今天看浙江大学的公开课《王阳明心学》两节课,在跟着这位老师讲课的过程中,我突然发现我有个我从未想过的问题,立志问题。
我可以说,我从小到大,从无大志向,也无小志向,我就像那没有舵的小船,从刚出生,到现在工作了,我还是觉得自己,茫无目的地漂浮在我生命无边无际的海洋中,无法靠岸,也许,一生都靠不了岸。
而如果一开始,就有了志向,那就像一艘有了舵的小船,朝着自己的方向一直努力地向前进,终有一天,我的小船会靠岸。
这就是有没有志向的区别。
而我到现在为止,我的步履从小学老师开始教我读书写字的第一天开始,到初中,高中,大学,工作,全部都是自己,随意的漂流,飘到哪里就走到了哪里。
我开始担心,也不愿意自己做那无边无际海洋中漂浮的船只,我想有个舵,我想自己去掌舵,我想自己能够靠岸,我不想一生终将在海上漂流,这很痛苦。
我曾经看过一则寓言故事,两个人到了沙漠去挖井,其中一个人,在这里挖一下没挖到,在那里挖一下,还是没挖到,到最后,这个人被渴死了。而另一个人,就着某一个地方,一直挖,一直挖,终于挖到了自己的水。
这则故事,到现在都能给我很多的启发,我当然想成为后边的那个挖到水的人,可我现在做的确是前面的人干的事,在生活里,不断地寻找目标,寻找兴趣,开始这里倒腾一下,那里倒腾一下,最后,终将成空,然后,我的时间,在我假装地忙忙碌碌的工作中,全部花完,而我,迅速衰老,直至死亡,我也许都不知道我这一生,到底做了哪些事,到时候,空留一声叹息,挥挥手,离开人间。
所以,到了现在的26岁,我开始认真地审视自己的生活,审视自己的内心,我,想要做什么,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能做到什么?
这些问题,在我的脑海里,已经想了无数次,有几条线路也开始渐渐地明晰:比如我自己的工作,我要去考临床执业医师,然后考中级技师,然后考研究生,这是关于我自己的本身工作范畴。比如提高自己的部分,要从三级心理咨询师考二级心理咨询师,比如,我一年最起码要看56本书,今年大大小小地也看了将近40本书,比如,我要每天坚持写作,最近坚持写作之后,发现我能对别人写的书的结构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更能接近作者写作的意图,我喜欢这样改变的自己。
暂时,我的大脑,就想了这些短期内的目标。
然而,从长远的生命来看,我的目的就是做到健康的生活在地球上,不论什么事情,都没有我能健康地生活更重要,一切以生命为本。其次,要不断地提高自己心灵地境界,人的一生,不管是富裕还是贫穷,终归是要生存,生活,最后一抔黄土,提升自己心灵,对自己看待事物的看法都有帮助,视野不再狭隘,不做井底之蛙,勇于突破自身的局限,升华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