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婕
在姑苏城里有一方老宅,名曰“嗜闲居”。取自明代文人高濂的《遵生八笺》:“余嗜闲,雅好古,稽古之学,唐虞之训;好古敏求,宣尼之教也。好之,稽之,敏以求之。”这里,是团扇手艺人李晶的工作室。
制扇,至善。李晶在一袭扇面上描画着东方的意境,或是疏荷沙鸟,或是白菊红芍,一丝一扣之间,竟是这般风风雅雅。
不熟:许多报道都喜欢给您加上“85后手艺人“这个前缀,您自己是怎么看的呢?
李晶:我觉得一些媒体喜欢用“85后”这个词是因为大家普遍对手艺人的印象都是年纪比较大的,大家会觉得年轻人在做这件事情是个亮点。这只是大家习惯的一种表达方式吧,我并不排斥这样的说法。而且其实我觉得85后的我年纪也不小了。
至少我会让大家知道,手艺人并不只有那样的老人家,还是有很多年轻人愿意做这样的事情。手艺这个东西,我觉得自古都跟年龄没有关系。大家总是会有标签,比如年轻人比较擅长运动,年龄大的人总是默默无闻,年轻人比较创新,年龄大的比较传统。这些都是比较标签化的事情,有的时候并不就是这个样子。所以也希望大家能对我们手艺人有更多的认知,手艺和任何行业都一样,不一定只有年龄大的人在从事,也不是年龄越大就做得越好。
其实“手艺人”这三个字也是有点标签化的,大家都觉得手艺人就一定要兢兢业业,默默无闻,不一定的,也许也会有偷懒的手艺人。这和任何行业都是一样的,不需要把它太过频繁化/标签化。当然了也不要把我们这门手艺太贬低,例如觉得这没什么用,为什么还卖那么贵。希望大家比较客观地看待这件事情,单单这三个字并不能代表什么东西。
不熟:这几年随着《我在故宫修文物》,还有您也参加的《了不起的匠人》这样关注传统手艺的节目越来越多,传统手艺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那么从您自身的角度来说,目前传统手艺发展的现状如何呢?
李晶:我觉得就目前而言,现状并不是很成熟。就像我刚刚提到的标签化,这是由于整个行业还没有达到一个很健康的状态,人们对你停留在固有的认知。对于手艺来说,前几年这还是一个很封闭的环境,只有懂的人才会去玩它。比如说你去买一个名牌包,很多人不懂这个包是什么材质的,工艺好在哪里,只是觉得这个东西好看,我认可,就买了。但是手艺这个东西只有内行人才会去买,这几年情况有所好转,不仅仅只有内行为了收藏/升值而购买,会有很多以前没接触过传统手艺品的人来买。他们想法其实很简单,觉得这个东西好看,其中包含了很高的文化价值,所以就买了。很多人来买我的扇子,他其实并不知道这里面的手艺好在哪里,也不想收起来放个十几年二十年再拿出去卖,只是觉得这个扇子很好看,想买回去自己用。那么我觉得这其实是个很好的状态,就是人们是因为喜欢和纯粹的审美欣赏而去买它,不是因为其他一些功利的原因。而很多传统手工艺的东西在古代就是这样,本身就是拿来用的,像团扇就是很简单用来扇风的,只是在历史文化的发展中人们把它做的很精美,就有了文化和审美的价值。
不熟:所以您是希望手艺品走入市场,走进大众生活的?
李晶:对,我希望大众可以去认知它。不一定每个人都会去购买它,但是文化是很多元的。当有人花了相对高的价钱买一把扇子的时候,不要觉得他肯定被骗了,这钱花的不值。大家应该去了解它,而不是说到手工艺就想到古董啊古玩啊,高深莫测得无法接近。并不是这样的,只要你想去了解可以去了解,甚至是消费。在消费的过程中你也会学到很多,你会知道有这样的传统工艺存在,会知道这工艺背后有怎样的文化背景,这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而言,也是一个很好的推广方式。
不熟:我们了解到您不仅仅对团扇工艺很有研究,您对京剧/昆曲都有着很深的热爱,那么在您的团扇作品中会融合进这些艺术形式吗?
李晶:不会那么直接地体现出来,喜欢传统文化的话就知道这些艺术本身就不会是很直白的。很多人问我你喜欢京剧/诗词,会不会把京剧的唱词,诗词的意境放进团扇里。我不会那么直白,但是这些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的创作。我们传统的审美本身就是含蓄的,以小见大,这放在团扇里是这样,放在昆曲里,放在园林里,放在诗词里都是一样的。这些对我的影响非常大,比如我学习戏曲,那我知道戏曲里讲究轻重缓急,我喜欢书画,那我会了解其中的起承转合,构图的疏密关系。
我们的传统文化和西方的很不一样,我接触的这些传统文化对我制作团扇而言是非常有作用的。我们做手艺这一行,不会要求做出来的东西有多精美华丽,但一定会追求这个东西是文雅的是“有味道的”,技术上的东西可以通过练习不断积累打磨,只是时间的问题,但是更需要有文化的修养加入进去。戏曲演员也一样,他们不单单要把嗓子练得响,唱得好,表演得好,更重要的是要有文化修养,这会让他的艺术境界变得不一样,我们传统手艺也是如此。
不熟:那么您会有自己欣赏的艺术家吗,不管是传统的还是当代的。
李晶:那就太多了, 我们的文化艺术有很多种类,比如诗词,我很喜欢李清照,晏几道,温庭筠。还有宋代的很多书画作品,像马致远的,宋徽宗的,有些作品我也会通过一些工艺把它体现在团扇上面。真的太多了,还有现当代的许多戏曲艺术家,像张世铮老师,沈世华老师,柳继雁老师等等,都是我非常尊敬的艺术家。所以这个范围是很广的,没法说谁对我的影响最大。
不熟:团扇也是一门很有历史的手艺,那您现在做的团扇和那些古董团扇有什么异同呢?
李晶:其实团扇是一个很大的分类,我们复原也制作了很多团扇,但其实还有很多种类是可以发掘的。我做的团扇几乎都是基于传统的样式,但是也有一部分是完全创新的,是古代完全没有的,也有一些是在现有的样式上进行一些小的革新。我觉得没有办法定义什么是古代的,因为团扇的历史很长,哪怕是清代的团扇和清代之前的也不一样。我自己不管做出来的团扇样式是什么样的,都必须以中国传统的风格为基础,要让这个东西一看就知道是中国的,而不是变成巴洛克风格或洛可可风格的团扇。所以即使在一些技艺和装饰上加入了我自己的个性和审美,也都不会跳出我们传统的审美。
不熟:除了传统的缂丝等工艺,会有一些新的技术融合进去吗?
李晶:我们有将首饰与团扇相结合,这个首饰上运用等镶嵌工艺就不是传统的,是我们现代的工艺。但在图案/布局上都还是中式的感觉,有很多客人来会问,这个扇子是新做的还是老的,这说明我们的团扇是保持传统味道的,我们不会做一个机器大生产的现代化的东西。
不熟:所以您还是希望借团扇把中国传统的东西传递出去?
李晶:是的,希望大家通过团扇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当然了这也是我擅长的东西,我很喜欢我们的传统文化。
不熟:那么这样一把扇子的制作需要多长时间呢?
李晶:这要由扇子上的工艺决定,有的比较简单,只需要几天或者几个星期,也有的很复杂,就需要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在制作过程中我会不时加入自己的想法,有的时候我也会不知道怎么继续下去,那我就会停下来,等有想法了再接着做下去。但除了我的个人作品,对于其他的团扇制作我还是很讲究效率的,我不希望把团扇变成一年只出十把甚至更少的“奢侈品”,我希望尽可能地去满足大家的需求。例如一些工艺简单,价格相对低的团扇,不仅我会做,我的助手/徒弟也可以很好地完成,那么就可以让他们大胆地去做,确保想买的人可以买到。所以我的作品都不落款,就是希望喜欢的人都可以来买到,而不是觉得这个东西很矜贵。归根到底我们希望这种工艺恢复它本来的面貌,在古代是什么样子,现在就是什么样子,它并不是一种奇货可居的奢侈品。我也希望大家对我们能有一个了解,这个东西并不只有我一个人在做,是有很多人一起在完成的。
不熟:像通草花/绒花等手艺的传承似乎比较困难,但您的团扇手艺是有很多人共同在传承,这是为什么呢?
李晶:其实像通草花/绒花这样的工艺,本身并不会很难,我们团扇其实也是,不是那种怎么学都学不会的东西。但是通草花为什么相比之下传承得比较困难,我觉得是市场不再那么需要这样的东西了,你看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不太有机会用到了。例如我们上班的时候就不会戴着一朵绒花,但仍然有一些场合会用到,像人们结婚的时候或者一些传统的文化活动,这也是一种很好的传承途径。市场和传统工艺不是对立的,我觉得传统手艺不需要去一味迎合现代人的审美,但是也不能固步自封,认为我自古就是这样,你们爱买不买。手艺人应该去了解现代人对传统手艺的接受程度,去找到什么样的东西是能够满足现代人需求的,同时又能保持那种高雅的高级的层次。
一样东西有人买了才会有人愿意去学,一门手艺可以带来盈利,这样年轻人就会愿意学习。手艺其实自古就是这样传承下来的,而不是像很多媒体写的那样,即将濒临失传再呼吁大家来关注传承。就像你在许多采访过程中也接触了很多传统工艺,你也觉得这些东西很好很美,但是你不会自己去买一件回去。你只是觉得这样东西很好看,很了不起,但是和自己并没有关系,这不是个健康的状态。我希望大家认可和欣赏一件手艺之后,可以鞭笞督促我们越做越好,然后有条件的话可以去试着购买,这样手艺就很自然传承下来了。
不熟:您工作室叫做“嗜闲居”,是出自高濂《遵生八笺》中的“余嗜閑,雅好古。”那么“好古”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是“嗜闲”呢?
李晶:《遵生八笺》是明代高濂写的一本书,里面是许多关于起居,饮食,服饰等等的记录,反映了一种古代文人的生活方式。他们对于生活品质是有要求的,追求一种闲适高雅的生活,即使很多人追求仕途,但是骨子里对这些还是有要求的。而现代人的生活节奏都非常快,包括我自己,在很忙的环境中大家会反过来希望“嗜闲”。我创作的时候工作强度很大,所以我希望去“嗜闲”,我也希望大家能够在快节奏的生活中适当地放慢脚步,去享受生活。当然了也不是要大家都去追求那种车马很慢的生活,也不现实。例如在空闲时间可以去听一听昆曲,去感受一下这种文化,体味昆曲的唱词,看看我们传统的文化是什么样的。这和大家现在听摇滚乐,看一场演唱会都不矛盾。
不熟:您身上有一种高濂/沈复那样的文人气质,这和您的成长环境有关吗?或者是由于什么契机让您与传统文化结缘?
李晶:这和我的成长环境没有太大关系,我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对传统文化也没有过多的了解,改变我的我想还是戏曲。从高中开始在电视上看戏曲表演,慢慢就喜欢上了。戏曲是一个综合性的艺术表现形式,里面包括了唱念做打,音域,舞台,道具等等。在学习戏曲的过程中慢慢地对传统文化越来越多地接触,所以我想改变我的应该是戏曲。
不熟:近几年像白先勇先生的青春版《牡丹亭》,还有您的团扇,似乎都是用一种更为现代人所接受,更入世的方式来表达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的下放和姿态的降低,您是怎么看的呢?
李晶:其实手艺本来就是入世的,传统的手工艺本身就是为了要赚钱,不仅仅是文人墨客玩的东西,不是出世的艺术。我喜欢上昆曲也正是因为白先勇先生的《牡丹亭》,他的《牡丹亭》也已经演了十几年了,但是我并不觉得他把《牡丹亭》做的很现代,仍然是传统的,在唱词上也只删不改,保持原本的味道。但是他的舞台布置是很干净的,没有过多的道具,这也是我们中国传统的写意。例如一根马鞭就代表一匹马,演员挥舞几下就代表着走过了千山万水。而其他很多新编剧视觉效果中加入了许多具象的东西,提到车就必须放一辆车,这和我们传统的写意表现方式是冲突的。白先勇先生就没有这样,他所有的美学表达都尊重传统,但是他了解现代人的需求,在舞台上运用了现代的很高级的灯光等效果。而有的新编剧会为了吸引眼球而运用五颜六色的灯光,这是很低级的现代化。所以白先勇先生的《牡丹亭》既传统又现代,在尊重传统的同时又塑造了一种很高级的现代感,这当然和他的文化素养和审美层次是有关的。所以虽然我已经对这台戏很熟悉了,不会再去特意看,但是仍然不能改变我对青春版《牡丹亭》的喜爱和欣赏。有许许多多年轻人因为它而了解昆曲,喜欢上昆曲,我想白先勇先生做这件事情是功德无量的。放到传统手艺上来也是这样,不需要去排斥市场,而是要有正确的认知,找到传统手艺和现代的融合点。
不熟:那么您未来有什么规划吗?会接触新的工艺吗?
李晶:其实没有什么规划,走一步看一步,新的工艺也一直在探索,总的来说希望自己做的东西一件比一件好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