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说话,按理说不是什么难事儿,但是对于一些人来讲却是一件非常难的事!
东北人天生嗓门高,脾气暴,有时候明明是一句陈述的话,但却用另外一种激将的态度去表达的时候,就很容易引起对方的愤怒,我们最常听到的应该就是那句,你瞅啥瞅你咋地,接着就是能动手绝对不吵吵!
最近我在观察我爸爸跟弟弟的沟通方式,他们彼此之间的状态让我看到了复制模式,比如早上起来的时候,我爸会说很大声很火的说:你就不能少玩点手机呀?然后我弟也会很火的回答说我这有事儿。两个人喊完了彼此都不愉快。
如果是我只是单纯的这样一句对话可能这样说会更好,爸爸可以很和蔼的对儿子说,儿子你要少看一点手机,手机对眼睛不好,你这样一直看下去会伤害到你的眼睛!弟弟同样也可以换一种口味回答爸爸:把我没有在玩我现在正在用手机处理事情…
同样的一句对话但是不同的态度我相信一定会有着不同的结果,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对父母、对爱人、对孩子又有多少可以用和蔼的态度去说话,却一定要带着火气去表达呢?
有一个朋友点外卖点多了就立即把其中的一单退订,但是店家可能是没有及时看到还是把这份订单给做了然后送了过来,朋友打过去电话和商家。说我这个订单不是退了吗怎么还送过来了?商家可能是态度也不够好,一味的在推卸责任,后来也不知道彼此说了怎样的对话朋友火了起来。
在我看来同样跟爸爸弟弟是一样的道理,我觉得朋友打过去电话去阐述这个事情的时候就是带着一种情绪,对方接到这样的情绪的时候内心肯定也不是愉悦的,如果彼此都能够好态度的话,那么我想结果可能就会有所不同了。
我们每天形形色色的会遇到很多人遇见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保护好我们的情绪,哪能时时刻刻都要把它带出来。一个人如果能够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他就能管好自己的人生,而一个拥有了良好态度的人我相信他也能够获得一些比别人更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