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租的公寓位置真好,在亚运村中心的慧忠路,直通奥林匹克公园的东门。
下楼西行,从慧忠路与安立路交叉口到北苑路,只过一个红绿灯就是奥林匹克公园东门,步行也就十分钟。
我第一天到北京就在公园里喝茶,以后基本每天要去转一圈。
凡是景区,都在重复着昨天的故事。
游人如织,到处都是举着手机、相机的拍客,为的是留下到此一游的纪念。
我兴致起时,会和一些游客聊几句,毕竟当了30年记者,虽然退休了,还有“职业病”的病根。
今天进到水立方北侧时,眼前一面红旗飘过,隐约看到郑州字样。
老乡见老乡,情近心丈量。
我跟进观察,只见十来个青年将红旗展开。
仔细看旗上的字,原来是设在巩义的郑州成功财贸学院的学生。
了解得知,他们是该校往届毕业生,分布在北京各单位工作,今天周末,相约来聚会。
为聚会特意制旗,说明大家共有的河南情结和母校情结。
郑州成功财贸学院我比较熟。
2012年,该校出了个感天动地的姑娘。
她当年21岁,叫李翠,是该学院大二学生,
她2012年3月9日发现癌症,4月9日去世,生死之间仅仅30天。
但这短短的30天,姑娘由惊悚到冷静,直至临终做出两个惊人决定,一是希望加入党组织;二是捐献遗体和眼角膜。
活着的人满足了即将逝去人的心愿,她含着微笑闭了眼。
我当时受聘于人民日报河南分社,采访了这个英雄,从此对郑州成功学院有了崇敬之情。
这些学生听说过这个英雄学姐的事迹,他们为之骄傲。
到鸟巢广场漫步,看到一个老人旅游团。凑近攀谈,原来这是来之红色老区的老人团。他们是江西赣州的农民,年龄全在60岁以上。现在日子好过了,他们就组团来首都,看看毛主席当年住的地方是啥子样子。
在奥林匹克公园一角的嬢嬢庙,我遇到了来自新乡的4个大姐,她们在天安门城楼前照了相,紧赶慢赶往这里奔,只想在嬢嬢庙里许个愿。谁知还是慢了一步,庙宇5点关闭了。
她们坐在庙前愿语了内心想说的话,还要赶夜车回去。
在水立方广场,我在选拍感兴趣的场景,一个姑娘叫我大叔。
我站定看着她。
她是个导游,带团来奥林匹克公园,想要个“全家福”,请我拍照。
她问我贵姓,我笑着说,你如果不忘邓小平,就会记住我的姓。
拍照时,她大声叫:“邓叔帅不帅?”
众人大声应和:“帅!”
这张带着“帅”的口型定格,带着老邓的服务留在了他们的记忆中。
他们是西安团,分手时,他们纷纷向我致谢。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这句话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