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2
向来喜欢动物的叫声特别是鸡和鸟儿的叫声,小时候甚至喜欢学鸡叫。
小时候,家里都会养鸡。为了鸡族安宁一般会选择性留一只高大帅的公鸡做鸡族的户主,自然打鸣报时是它的责任。每当大公鸡挺着胸脯“嘎个哥,喔——”,时,我也常常伸长脖子对着它叫,特别是最后那长长的叹息,我引以为傲学得最象。母鸡的叫声花样很多,觅食时一边搜寻食物一边随意地嘎嘎几声;下蛋前的叫声比较规律,声调亦很平和——“嘎,嘎嘎嘎”;如果找不到熟悉的窝,或者马上要生了,它的声调便急迫起来,瞬间高八度——“嘎,嘎嘎嘎嘎嘎嘎”;等到终于生下了蛋,不得了了,整座房子都能听到它高亢激动的声音,如果碰巧两只或三只母鸡差不多时间下了蛋,异口同声,那房顶几乎要掀翻了。每当此时母亲必会拿着棍子全撵了出去,而我也会跟着“嘎嘎嘎嘎”地叫唤起来。
小时候最喜欢听布谷鸟(杜鹃,子规)的叫声,“布谷——布谷”,空灵清透还似乎含着一股水汽。农人喜欢布谷鸟,把它的叫声解释成了一个个传说,“阿公阿婆,栽秧插禾”就带着时节的祈愿。虽从没近前看见过布谷鸟,但不妨碍我想象脑补它美丽的样子,并一直记得那有些哀怨的声音。
两日前陪父母在马峦山出游,听见斑鸠低沉的“咕——咕——”声和野鸡短促尖利“啯啯”声,不由想起十几年前的一个梗:那一年接母亲来深圳,小住不久的母亲和邻里言语不通。日常听得屋后树林里的鸟叫,一日又偶然听见布谷鸟的叫声,母亲惊讶地问我说:“奇怪!各个地方人的语言不同,为什么鸟儿的叫声却是一样啊!”我当即笑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