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刘强东最近自己帮自己找了不少麻烦,但是他毕竟把京东做成了现在的规模,没有两把刷子也是不可能的。我比较认同他下面的一个观点:
“不管在什么样的国家,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一家企业的失败只是因为你的团队不行,没有任何别的因素,其他所有的因素都是借口。创业公司管人是最难的最重要的事情。如果说一家公司失败了绝对不是因为钱的问题,是团队出了问题。公司成功和失败永远是团队的问题,如果说哪个出了问题,我们从来不想竞争激烈、政策因素、市场因素,我们就找人的原因,业绩不行就是团队出了问题”。
我自身经历过很多失败,也见过身边很多的失败,除了人的原因,企业失败的其余所有原因都只是表象,要不就是推脱责任的借口,要不就是缺乏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企业失败的真正原因,归根结底就是招人失败、用人失败,或者留人失败,三者必居其一,没有其余原因。
一、招人失败
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招聘是所有管理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因为我们几乎无法改变一个人,只能选对人”。
杰克韦尔奇也说过:“我们所能做的一切就是把赌注压在我们所挑选的人身上。无论任何规模的企业,如果你在招聘的时候做出了错误的决定,即使在短时间内认识到这个错误并纠正,撤换那个员工的成本也将是这个人年薪的1.2-1.5倍”。
我认为韦尔奇还说轻了点,更多的时候,损失其实何止1.5倍,因为招聘人员不对,浪费了企业发展的宝贵时间,不仅造成企业的开支浪费,关键是失去了发展先机,这个损失是难以估量的。
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对于企业的管理者来说,技术和资金易得,而人才难求。能否在茫茫人海中招聘到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是所有管理者最关心的事情,也是最应该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做的事情。
小米创立初期,规模小,甚至连产品都没有,如何组建极强的团队。在最开始的半年,雷军80%的时间都在找人。他每天见很多人,跟人介绍他要做什么事,想找什么人,能不能给一个机会见面谈谈。像雷军这种互联网的“资深劳模”,即便如此,谈失败的比例也很高,他说每天恨不得从早上谈到晚上一两点,但仍迟迟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人,这是一种巨大的煎熬。但雷军认为事在人为,招不到人才,只是因为投入的精力还不够多,那就更多的投入时间和精力。为了找到一个非常资深和出色的硬件工程师,他连续打了90多个电话。为了说服他加入小米,他们几个合伙人轮流和他交流,整整12个小时。
我们看看小米的七位联合创始人:雷军、林斌、黎万强、周光平、黄江吉、洪锋、刘德,平均年龄43岁,平均有15年的国际和国内一流公司工作的经验和背景,个个都是专家,人人都能独挡一面,这样豪华的创业团队,想不成功都很难。
当然,雷布斯组建团队不差钱,也不差人脉,这些条件是一般创业者不具备的。但是在创业阶段,仍然建议创业者至少要花费70%以上的时间去找到合适的人。因为你没有把时间放在招聘上,你没有招对人,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因为招的人不行,你要替他们去干他们本来该干的事,你就更没时间去招合适的人,这样必须你自己去干的事情就更多,最后什么都干不好。
很多人认为,招人是人事部门的事情,只要找到一个合适的人事总监,就不用操心了。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人事部门只能大海撒网,协助提高招聘效率,至于网上来的这些人,哪些才是真正合适的人选,只有企业管理者才是最清楚的。
阿里巴巴创建初期,公司在500人规模以前,任何人加入公司,马云都要亲自面试。任何人,包括阿里巴巴的前台接待,甚至包括保安。所以,阿里巴巴能在今天诞生出一些传奇性的人物,很励志的人物,没什么好奇怪的。阿里巴巴今天的首席人力资源官,前面做过菜鸟物流董事长的童文红,就是从前台接待做起的,然后做行政经理、人力资源,管业务、管客服。最后,成为菜鸟董事长和整个阿里集团的首席人力资源官。在创业阶段,我们不能以自己比马云还忙作为借口而不亲自参与招聘,你之所以比马云还忙,我认为那恰恰是因为你没有忙对正确的事情。
如果这个前台接待是行政经理面试的,她的出路,应该就是行政经理。但是,因为这个前台接待是马云面试的,她就有可能成长为副总裁。很多跨国公司,至少坚持跨两级招人,阿里巴巴一度曾恢复到跨四级招人。
我们现在很多创业公司,规模并不大,企业管理者就将招聘这么重要的事情撒手给人事部不管,这样的公司能做好,真是瞎猫逮着死老鼠了,失败其实是更大概率的事情。
二、用人失败
招人是最关键的,当然要招到合适的人不是很容易,第一,很少有人有雷军那样的资本和人脉;第二,也很少有人有任正非那样的胸怀和无私;第三,有马云那样的远见和鼓说能力的人也不多。一没资本,二没股份,三没梦想,怎么可能招到真正的人才呢?
我们假设很多创业者都只是普通人,上面三个方面都有一点,或者至少一两个方面有一点。那么也不能一直干等,如果非要招到十全十美的人才能开始,那估计这个事情也就不用开始了。所以假设我们招到了基本胜任的人才,那么接下来关键就是如何用人了。
其实彼得原理告诉我们,每个人最终都会达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岗位上。著名的管理学家劳伦斯·彼得指出,每一个员工由于在原有的职位上工作成绩表现好(胜任),就将被提升到更高一级的职位;然后,如果继续胜任则将进一步被提升直至到达他所不能胜任的职位。由此,他导出的推论是,“每一个职位最终都将被一个不能胜任其工作的职员所占据。层级组织的工作任务多半是由不胜任的员工完成的”。
彼得原理告诉我们:胜任只是暂时的,不胜任则是永恒的。一方面是职位的不断上升,要求不断提高;另外一方面,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时代的发展,知识和技能的不断更新和迭代,如果停止前进,或者前进速度慢了,就一定会出现不胜任。
那么如何不断将不胜任变为胜任呢?我认为一是靠拉,二是靠推。人进来了,或者人上来了,不能就不管了,还是要拉他一把,让他站稳脚跟。然后主要是靠他自己推动自己前进,自我驱动,自我激励,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很多岗位的人都是不胜任的。最大的一个挑战就是如何学会宽容。在你的眼光看来,这个人一看上去就不合适,但你要容忍他现在的能力和他身上一些不完美的东西,然后告诉他应该达到什么样的高度,通过学习和培训帮助他提升。
在雷军看来,核心就是宽容,要拿放大镜看他的优点。光看到这个人有学习能力还不够,关键还得给他足够的培训和方向指导,一步一步让他提升能力去适应。
很多企业的管理者,既不能给予下属足够的培训和指导,又不能给予下属足够的宽容,给予更多时间和机会去促进他的成长。用人失败必然导致企业失败,只有用人成功,企业才可能成功。
三、留人失败
很多企业留不住人,即使把合适的人招进来了,也干不长久。下面的人不停的流动,像开茶馆似的,这样的企业肯定是做不好的。因为每个人要想做好一个事情,都需要熟悉环境并积累自己的经验。团队不稳定就很难实现经验的积累和传承,每年都是新企业,每年大部分都是新员工,每年都在交各种学费,这样的企业如果也能做好,那真是碰到鬼了。
员工离开的原因林林总总,其实只有两点最真实:
1、钱,没给到位;
2、心,受委屈了。
员工临走时还费尽心思找各种靠谱的理由,也是给双方留面子,人性本善,既然要走,又何必说那么多呢。但是作为管理者,我们一定要善于反省。我们带团队,得扪心问问自己,别人为什么要跟着你混?我认为不外乎下面八个原因:
1、你能授人以鱼:能给员工养家糊口的钱,生存是每个人最现实和最基本的需求。
2、你能授人以渔:能教会员工做事情的方法和思路,员工跟着你能学到很多东西。
3、你能授人以欲:能激发员工上进的欲望,让员工树立自己的目标,让他觉得跟着你有奔头。
4、你能授人以娱:能把快乐带到工作中,让员工获得幸福,穷开心也是开心嘛。一开心就暂时忘了或容忍了钱少的事情。
5、你能授人以愚:能告诉团队做事情扎实、稳重,大智若愚,不可走捷径和投机取巧,员工跟着你感觉踏实,离开你都觉得不好意思。
6、你能授人以遇:能给予团队成长学习和发展的平台和机遇,成就他的人生。
7、你能授人以誉:能帮助团队成员获得精神层面的赞誉,为成为更有价值的人而战,光宗耀祖。
8、你能授人以宇:能上升到灵魂层次,顿悟宇宙运行智慧,乐享不惑人生。这个有点难,能做到,那已经是精神领袖了,企业成功是水到渠成。
当然全部能做到的人微乎其微,但总要做到一两点才行,否则别人跟着你图个啥呢?每个人有不同的需求,要想对方与你长期并肩作战,就需要深入了解对方的诉求和追求,并在你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满足对方的需求。只有这样,对方才可能死心塌地的跟着你战斗到底。
满足了大部分人的需求,最后委屈的只有自己,所以说一个创业者得有多大的胸怀才能去做这个事情。创业真不是一个正常人该干的事,要经受常人未曾经受的苦难和磨炼。现在碰到朋友咨询我创业的事情,我经常对他们说:你一定要想好啊,创业失败是必然的,成功才是偶然的。而且关键是你一路上必然经历世界上最苦的事情和最黑暗的时刻,需要从内心深处把自己卑微到世界的最低层。
张颖说:创业3年的公司,93%的会死掉,活下来的只有7%,但是没有一个创业者,在上路的那一天是想要失败的。我们当然不要以成败论创业,这个世界正是靠这些无畏的冒险者推动的,而冒险注定充满着死亡。最后以徐锡麟的一首诗赠与所有的创业者: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本文作者李颖悟,孚利购商学院院长、智慧新零售双创学院院长,省市级领军人才,波尔多国际酒店创始人,孚利购科技联合创始人,高马溪茶业高级顾问,诺莱仕游艇会高级顾问,原华为十七年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