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我们的家乡,民风更古朴些,连饮酒也多以交际需要为主。如新人订婚、喜得贵子、乔迁新居、贺寿、生孩子。甚至于找个名目,都能来一点花生,切一盘猪头肉,有滋有味地对啜。男人们见面,常常第一句话就是:“有空喝两盅。”成了他们的口头禅。
我的家乡盛产谷菽,家乡人酿造技术高超。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前,几乎村村都有人家酿米酒,俗称黄酒。多则三五翁,少则七八坛,终年饮用。烧酒作坊也比比皆是。
家乡人不仅善酿且善饮,然情好客,对酒的讲究颇多。喝酒也就成了一道独特的习俗风景。
待客时,一般北为上,陪客的人坐在背对门的位置,宾主分明。端起酒杯,必须喝够三杯,也就是常说的“端三下”后才能吃菜。齐喝为“同天喜”,与客人们一一喝称之为“走官儿”。家乡人喝酒崇尚“三”,也有“神三鬼四王八二”之说。
劝酒是最为常见的习俗。陪客的人会千方百计让客人多喝,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于是练就了一句俗话:先干为敬。这还不够,又总结出了一套俚语: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感情厚,喝不够;感情薄,喝不着;感情铁,喝出血。
猜拳也是有趣的风景。经过上千年的口头相传,使行酒令成为酒文化的精华。席间,两人喝至兴头,常常斗酒。伸出手指,高一声低一声地比划着,口中念念有词:一杯敬,哥俩好,三桃园,四季财,(家乡人猜拳忌五)六大顺,七个巧,八匹马,九勾子,全来到(十)。大有不把对方喝醉不罢休的气势。
近年来,随着经济条件的提高,人们也日益注重健康。猜拳的场合日渐减少,竞技式的酒风,“以酒论英雄”的豪气不见了。人们在酒桌上,闲谈碎语之间,更注重的是一种平和淡然的心情,一种和谐欢乐的氛围。
饮酒,不再是仪式、不再是竞争,而成了生活中的享受。雅俗共赏,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