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阅读《哈佛商业评论》的一篇关于高效率学习的文章,深有感触,特引用文中作者观点,写一篇读后感。
文章引用心理学家莱恩·罗斯报名学习一堂计算机科学课程为例,罗斯比其他参加课程的同学基本都大了十岁,但是罗斯是学习型研究者,熟悉一种十分高效却被人低估的学习策略--自我解释。罗斯在阅读老师布置的文章时,不断地向自己提问。每读完一句话,一个段落,他都会问自己:“刚刚读了什么?它们之间是如何连接的?之前有过这种想法吗?”最后课程结束之际,罗斯发现,尽管他在计算机方面相对缺乏经验,但却能回答出很多学生答不出来的问题,也能比其他同学更能理解编程的逻辑性。
这就是自我解释型学习方法的魅力所在,这个方法围绕着询问自己一些需要作出解释的问题,比如:“这是什么意思?它为什么重要,作者想去表达什么观点或思想?”
在现代经济中,也许没有什么技能比学习能力更为重要,拿笑来老师的观点来说,最重要的投资就是投资自己。且有研究表明,进行自我解释的人比那些不做自我解释的人,学到的东西快出了三倍。
下面描述几种如何在学习中运用自我解释的方法:
1、跟自己对话
当我们在学习或阅读的时候,它能让我们慢下来,进入深度思考的状态,当我们沉浸在自我对话中,我们经常会问自己这样的问题:“我怎么知道我知道什么?我有什么困惑?我真的知道吗?”
不管是在听音频的时候按下暂停键,还是在阅读一本书的时候停下来思考一会儿,通过我思我想,都可用有效地提升自己的技能。
2、问问为什么
拿一个实例说明,我们看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有波浪?”可能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回答:“波浪与风有关,风吹过水面,水面就会泛起涟漪。”接下来,我们把问题更深入一下:“为什么风可用吹起水,或者有时候无风也起三尺浪?”当我们把问题细化到无法回答,就开始寻找答案,知乎、百度等,这个过程我们将会比直接查找答案学习到更多的东西,记忆也会更加的深刻。
3、总结
你可用在自己的生活中这么做,下一次当某人--你的老板、配偶或朋友给你发出一套复杂的指令,花时间口头重复这些指令。当你把所有东西复述一遍后,意味着你开始总结知识,就会更容易记住这写信息。
4、建立联系
自我解释有一个好处就是它帮助人们发现新的联系。发现联系有助于提升我们的记忆力。其实我们的自我解释就是在尝试建立连接,当你想明白为什么这么做的时候,是因为A原因引出来B现象,而B又引出来C。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对A、B、C这三个知识点建立了连接,也加深了我们的记忆力。
学习,更多的时候是一个人在进行,就像周伯通一个人在桃花岛练习左右手互博一样。通过自我对话,多问为什么,把信息口头复述,并把知识点建立连接,以此循环往复,达到自我提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