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回忆录,英国作家珍妮特·温特森的作品——《我要快乐,不必正常》。原著的书名是《Why be happy when you could be normal》,翻译成中文怎么都觉得别扭,但是,又想不出更贴切的来,抓狂的感觉。
1985年,珍妮特·温特森因半自传体小说《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一鸣惊人,之后,常常有人问她:这本书中哪些是“真实”的,哪些又是“虚构”的?温特森用《我要快乐,不必正常》作了全面的回应。一个被基督家庭领养,被生母抛弃,不被养母善待的一个女孩的成长、奋斗,与众不同、排除万难、活出自己的真实故事。这部作品是“麦家陪你读书”推荐的第246本名著,上一周,每天早上我和我的小姑娘一起听书,她听得津津有味儿,也提出了一些疑惑。
她不止一次问我,温特森究竟是女孩还是男孩?她是一个女孩为什么又爱上女生?
我说,因为她从小缺少母爱。
她又问我,快乐为什么就不必正常呢?
我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正常是别人嘴里的、眼里的,快乐是自己的。
珍妮特.温特森的回忆中有太多不美好的画面,但是她却并没有沉浸在痛苦的哀伤中,而是将叙述的重点放在了自我成长上。她说:“我讨厌自己默默无闻,我想要有意识地选择生命和生活方式,即便我在刚出生时就是个败将,也要为自己找到出路。”成长的过程中,她没有把时间花费在怨恨等等消极抵抗中,而是抓住时机不断突破、前行,活出自己。正是因为她的坚韧不拔、努力拼搏,才有机会得到教师拉特洛太太的帮助,考入牛津大学,最终成为了一名她自己心目中的那样一位作家。
从小热爱读书,却被养母禁止,于是偷着看,甚至把书背下来;16岁因为爱上一个女孩被养母赶出家门,从此自力更生;因为居无定所、满腹诗书,结缘拉特洛太太。似乎,冥冥之中,一切皆有定数。终究还是她的勇敢和努力成就了优秀的自己吧。
YQ结束后,我又有很多书要买来看。人生,唯有自渡,而书,可以帮助我们跨越黑暗、消除烦恼、摆脱孤独,体验不一样的人生,并获得力量活出自己。最后,再放上作者的一句话:“生命不只是一支从子宫飞往坟墓的时间之箭。照自己的意愿活得头破血流,也好过听从别人的安排,虚张声势地过浅薄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