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当我遇见一个人》~~不干扰孩子内在的成长节律
感受:想起儿子出生后的那几年,早教特别盛行,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早教开发智力都是当时最热门的话题。于是早早的预约了早教班,每周一次从不缺席,直到儿子上了幼儿园才跟早教班拜拜了。回想当时也只是出于从众心理,就跟上课外班一样,不上是不正常的,其实家庭才是早期教育的最好地方,父母才是孩子最好、最重要的老师。我们给予孩子爱和自由,在安全范围内,允许他去尝试体验各种事物,尊重他的想法,不打扰、不干预,不强塞,不自以为是地教育孩子就好。
书中说培养一个天才其实很容易,只要父母在孩子的精神世界面前保持谦卑,不拿自己有限的头脑去教育孩子即可。天不天才的先另当别论,如果能够做到,至少亲子关系会非常亲密与和谐。
想想当初儿子降临这个世界,我的初心就是只要他健康快乐就好,一切都顺从他的需求,要吃就吃,要抱就抱,哪有那么多要求,那么多的期待。但随着儿子慢慢长大,我们越来越偏离了,初心变成了“偏心”,常常带着挑剔的眼光,抱着为你好的姿态去教育他,结果两败俱伤。
最好的教育就是不教育,这是我努力的方向,少说多做,不评判,不指责,尊重和接受孩子的内心需求,给予他无条件的爱。就像今天早上叫儿子起床,叫了好多遍儿子也没起来,迷迷糊糊的说困,老公遛狗回来,已经7点多了,见儿子还没起,很不高兴的喊着:你是不去上学了吗?我说他困,就让他再睡会儿吧!老公摇摇头无奈的去上班了。我给班主任发了信息请假晚些时候到校,我的想法是,与其硬让他起来不如先让他睡够再去,这样儿子也有精神,情绪也不受影响,没睡好的滋味特别难受,我深有体会,孩子身心健康比啥都重要。
发生的已经不能改变,想跟儿子搞好关系,唯有改变自己才是唯一的途径。
感赏儿子,用他特有的方式来提醒我改变。
感赏自己,有意识地坚定的走在改变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