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美国如何培养核心素养:走进美国校园与课堂》 第三章红鹰是学校的办学图腾----格伦初中的管理故事
作者在这一章主要通过5个故事来介绍这所学校,分别是以红鹰为标志的“沙漠”学校,美好的教育是让学生时时感受到他们的存在,教室里的一次校董会,格伦初中里的标签,学生人手一本的管理手册。
一、建筑的差异
无论是这本书还是以前读过的其他国外学校的一些书籍,都可以发现国外的学校(这里就是格伦初中),规模不大,楼层不高,基本上都是一层,而且学校是属于开放式的。学校很注意环境氛围的营造。
我们的学校跟我们国家的国情有很大关系,除过农村的学校,人数少,环境好以外,只要是城镇以上的学校,尤其是中心学校,实验学校这样的优质学校,基本上标签就是大班额、大校额、高楼、拥挤。我们学校人数不算多,20亩地1500名学生,但操场面积太有限,影响了学生的户外活动,如果是在一层,那么我们得要多大的面积呢?所以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二、上课时间的安排
作者写到,格伦初中没有课间活动。在美国,有些学校的课间是2分钟,有些是4分钟,但都没有10分钟或15分钟,原因是他们的教室离得很近,走班制的学生很快就可以进入另一个学习场所。对此,校长的答案是“下课时间短或者紧迫的话,学生会有学习紧张感,而且快速走路,还能锻炼他们的身体。”是有一定道理道理,学生可以在紧张有序的安排里将时间用得更好。但是与学生的健康相比或者说人道主义相比,课间不休息学生怎么上厕所?如果上厕所迟到是不是影响了学习?
差异存在,可以了解,不可以刻意模仿。
三、校名的差异
今天阅读了前两个故事。在写这章内容之前,我想了一下,我们每一所学校会以什么命名呢?在我国,以人名命名的有逸夫学校,那是邵逸夫先生捐赠的学校。我知道的还有一所,就是辽宁盘锦的魏书生中学,纪念魏书生在教育方面的成就,贵阳李端棻学校,纪念李端棻。也许还有,但大多以历史传承或实验学校、高新学校、第几学校等这样的命名为主,可以说缺乏特色,或者说缺少了可以教育和影响学生的一个因素。
那么格伦初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格伦是美国首位环绕地球飞行的宇航员,创下了两次太空飞行间隔最长、年龄最大的宇航员记录,在美国航天史上是里程碑式的人物。“美国的很多学校会以历史和现实生活中获得非凡成就、推动社会发展的伟人命名,激励学生拥有伟人一样的品质。”就这一点来说崇尚英雄,他们从小处做到了。
四、学校精神文化的差异
我们国家每一所学校的logo是什么呢?一般都是学校的中英名,再加建校时间,或者办学理念的核心表述。据作者介绍,格伦初中的标志是红鹰。选择依据是“生物学上红鹰是小型猛禽,翅狭长而尖,背部和翅膀上的覆羽为砖红色,凶猛而勇敢,是鸟类中的枭雄。学校将红鹰选为标志物,旨在希望学生像红鹰一样具有坚强和勇敢的品质,在困难面前不放弃,不退缩,不言败。”就这一点而言,我倒觉得他们的精神图腾疼更具有教育性。
与我们一样,选定的学校形象标志,在学校各个空间无处不在,比如校园里到处插着印有红鹰的旗帜,在风中烈烈作响;学生学习手册,学校简介,家校联系册等,凡是需要印有学校名字的物品上全有红鹰的头像,非常醒目;在学区的体育比赛或者活动中,印有红鹰的校旗引导学生进入场地,激励及感召学生不断努力和拼搏;校服上也印有红鹰提醒每个学生要像红鹰一样勇敢。红鹰标志物其实是一种图腾文化,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特质,直观形象与文化植入的形式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深深的烙印。
五、学校建筑物命名
“学校引进了IB项目,旨在培养学生取得成功并成为积极进取的终身学习者,教育学生在智力、社交、情感和身体等方面健康成长,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应对我们所处的复杂世界,使其具备所需的技能和态度,为了人类的未来采取负责任的行动。”“ IB本身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成为关爱者、冒险者、思考者、交流者、开放者、询问者、自律者、博学者、平衡者和反思者。学校为了引导学生学习航天英雄的品质,达到IB项目的培养目标,将学校内所有的公共场所以IB项目的培养目标进行命名,如关爱者大道、冒险者之路、思考者大街、开放者大厅、询问者殿堂、自律者丛林、博学者之角、平衡者小街和反思者之椅等等。学校以耳濡目染、营造空间、培养角色意识的方式,积极引导学生成为办学目标所追求的人。”在这一点上,我们国家很多学校的建筑物命名也是以培养目标来命名的,只不过我们更多的是崇德行知健体这样的一些目标,显得宏大了一些。
在格伦初中,学生也会开展道德关键词主题教育月,比如从年初到年末,他们的主题词是勤勉、正直、忠诚、公平、值得信赖、责任、容忍、诚实、尊重、勇气、民主、关爱。他们还要求学生每天收看CNN电视节目,看完以后在新闻观看日记上记录新闻标题,新闻发生的地方或场景,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细节。建军节他们要求学生写信给保家卫国的军人。日常也会让学生绘制反毒品的海报。这些与我们的教育大同小异。
我比较感兴趣的是他们教室墙上贴的成长型思维的话语。
我犯了一个错误----我可以从错误中获得什么?
够好了----真的是达到最佳状态了?
我无能为力了----去试试我知道的其他方法和策略。
这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调适,更重要的是批判性思维的建构。
真的很喜欢这本书的内容和表达方式,明天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