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对于大多数喜爱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人都不陌生。我翻开他时却有点好奇。
此书写成于1895年,为了这个年份,我专门百度了当年的大事,对于经历过高考的文科生来说,肯定不会忘记的《马关条约》就是这一年签订的。
我的第一个疑问由此产生,为什么一个100多年前的法国作品,会在今天中国的图书市场上声名鹊起?
通篇读过之后,了解到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用当今中国的眼光来看,是思想落后的,社会主义还处在被批判的萌芽期,大英帝国有着绝对的帝国统治地位,新生的美国像个少年朝气蓬勃。在这样大背景下生活的作者,说出的言论看上去就是落后且迂腐的,可是,他笔下绘出的那个法国世界,却和当今的中国有说不上来的相似。
举个例子,其中说到的,应试化教育、寄宿制学校、整个社会对于高官厚禄的渴望,并由此导致的就业困难。
当然,本书并非要解决社会问题。这也是我对作者最大的不满,他提出了一群社会问题,指责了历史上的群体野蛮人,批评了在成书时的法律制度与议会制度,却没有从根本上,给到任何解决方案。
整本书概括起来便是一句话:大家都是芸芸众生,凑在一起是群白痴,而这群白痴就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原因。
当然,我不能这样否定一个,有想法并被千万人阅读和理解的前人。可是,这种否定,却是事实。
以上文章写于2018年,因为某种原因中断,我想表达的内容更多的没有体现出来,未来重读,要做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