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网上流传了一个小女孩背诵乘法口诀的视频。脑袋里本就迷糊的数字在母亲的呵斥声中越发显得混乱。小女孩背得痛哭流涕,大汗淋漓,我们看的哭笑不得,忍俊不禁。仿佛是看到了童年的自己,同样的呵斥声中,紧张的背诵着那些远远超出我们理解范围的天文数字,实在背不出就会急得大哭,满脸的委屈与无可奈何。但即便如此也博不来一点同情,因为大人们觉得,不是你背不好,是你不好好背。即便你不聪明,多记几遍,总该记住了。
从念小学起,老师和我老妈对我说过的最多的话是“笨鸟要先飞!" 简单的一句话传达了两层含义:一是你够不聪明,二是你得比别人更努力,才能获得你想要的东西。估计老师更偏重于第一种,因为我在学校里一直默默无闻,胆小,不爱说话,和同龄的孩子比起来显得相当的木讷。我妈则偏重于后一种,和大部分80后家长的心态一样,老妈总是喜欢给我设立假想敌,总是希望我比别人家孩子再努力一点。可是他们都没发现,在他们眼中如此非主流,有许多地方待改造的我,总是能把音乐课上学过的歌词记得很牢,唱的很美。总是能全神贯注地画完一幅又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可惜他们没能发现。于是我这只笨鸟只好认真的学习并牢记追赶其他聪明或是普通小鸟的“先飞”原则。
渐渐的,习惯了在做一件事情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明明是很简单的事情,根据“先飞”的原则,总要先在脑子预演几遍,才能放心,第二天面对时,一副如临大敌的架势。还好因为准备充分,结果都还不差。可是离开了校园,情况开始有了变化,我诧异的发现,不是你先飞了,问题就都解决了。这条读书时万能的法则失灵了,我很愤恨,暗叹:这岂不是不给笨鸟活路?连唯一一条适合笨鸟生存的法则都被打破了。
我抱怨过,消极过,失望过。然后有一天我想:“是谁规定了笨鸟就一定要先飞?所有的笨鸟都知道这个法则吗?带着这样的疑问,读了很多书籍。之后随着接触的人越来越多,知道的故事越来越新鲜,方才恍然大悟,原来不先飞的鸟儿也可以活得很好。首先,他们完全接受了自己不聪明这个事实。像《阿甘正传》里面的阿甘说的一样“Stupid is as stupid does”(蠢人做蠢事),何必非要和聪明人争个你死我活的。用你全部的智商活出你能想到的生活难道还不够么?其次,我发现这样的人虽然不聪明但却相当睿智,他们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不盲目跟风,亦不妄自菲薄。林子再大,鸟儿再多,似乎都和他们无关。他们在乎的只有自己停靠的那棵树,和与自己志同道合的鸟儿,生活平静而其乐融融。
而活得最累的要属我这种类型笨鸟了。明知道自己是谁,可以过怎样的生活。却因为习惯了先飞,习惯了追赶,而忘记了自己内心真正的渴望。因此常常在努力前进的道路上迷失方向,时间久了才发现原来通过努力追赶才能获得的并不是你想要的东西。只有在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时才需要靠努力来克制自己不满的情绪。在做自己适合并喜欢的事情时,其实你没有付出多少努力而单纯的在享受做此件事的美好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