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续继回到果胶的制作。经过一个上午的炖煮,得到了约45千克果胶。
现在正在考虑要不要将果胶转化为粉末,加长保存时间,这需要加入麦芽糊精粉。
麦芽糊精粉是一种碳水化合物,是从植物淀粉中提取出来,主要来源是玉米和马铃薯。
显然,不能指望这个村庄能有这种东西,这也是工业时代的产物了。
从零开始制作的话,显然,我是不行的。毕竟我也没有怎么接触过这种物品的制造流程。
虽然可以慢慢摸索,但现在不好这么做,时间需要很多。不过,就算没有麦芽糊精粉,也不影响果冻的制作。只要赶在果胶变质之前。
唉,制作果冻只是一个临时想出来的方案,并没有在各方面都有考虑。尤其是果胶的保存,之前把果胶粉和液体果胶的保质期弄混了。
液体果胶是决不可能有十几个月的保质期的!但是,如果方法得当,保存到制糖工作完成是没有问题的。
具体方法如下:
避免潮湿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在凉爽和黑暗环境下的存储、容器要紧密贴合、没有其它的东西混入。
我将保存方法给洛加和罗高讲了讲。
他们将果胶都放在洛加家一个阴凉房间的大缸里,并密封好,果胶的事情暂时完结。就等到收集到足够的目标树木汁液了,那么就要等到五天后了。
这一下,就有一段时间的空闲时间了。
该干些什么呢?
想了半天,觉得对现在夕东岛还是不够了解,那就多弄点信息吧!
“话说,村长,昨天来的那群人是什么来头?”于是,午饭之后,便去找正在烧水的村长了。
“他们是大南方商队,主要在南方地区实行经商活动,总部在夕南。”村长盯着灶台里的火焰,慢慢地对我说。
“你们对他们贸易烟草吗?”我继续问。
“什么东西长得好就卖什么,今年森林里烟草长得很多,就都收起来卖了。”
“哦。”原来是野生烟草,怪不得没有看到烟草田,然后继续问:“那现在统治夕东的政权是什么?”
这是一个重要问题,我一直都想知道的。
“夕南政权,他们以夕南为根据地在40年前统一了整个夕东岛,建立了夕东自由共和国。”村长顿了顿又说:“现在夕东自由共和国情况还是不错的,至少人口在平稳增长,从40年前的15万人,增加到现在的20万人。”
增加到了20万人?这比大灾变前夕东岛的人口还多,那时夕东岛也只有14万人。当然,当时旺卡本身也没有多少人,一直是地广人稀的状态。不过也可以推断出来,旺卡的幸存者发展得很好。经过百年的发展,让人口反超大灾变之前。
“首都是夕南吗?”我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问。
“是的,现在夕南是许多重要人物的居住地,有估计两千重要人物及服务人员生活,一般人是很难定居夕南的。”
“这样啊。”我点了点头。
嗯,大灾变前的夕南,只是一个一千人口的小镇。但现在直接成了一国首都,人口翻了两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是不错的。
“之前吗,我以前你和南方海域遇难的夕南船只有什么关系,就把你先安置起来,等商队来时送回去,以获取夕南政府的好感。”村长又自顾自地说:“但现在看来显然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啊?”这就是他们安置我的原因吗?
“不过吗,我们还是会继续安置你的,只要你能让我们更接近大灾变前的世界。”
“额……十分感谢。”我想了想:“那么能带我去双河村吗?我需要了解一下更大范围内的地区。
“去双河村的话,可是可以,但得注意,不要试图了解双河村的玉石业情况,他们对这个十分敏感,容易滋生事端。”
我点了点头,说:“什么时候带我去看看,目前我还有一些时间。”
“任何时候都可以,只要你能去。”
“好吧,那明天去看看。”我决定了。
“那好。”
等待明天吧!
今天就这么过去了。
……
“从这里看,双河村挺大气的。”站在一座小山丘上,朝着双河村的方向看去。
只见两条不大不小的河流分别从双河村两边流过,这应该就是双河村名字的由来。
我心里默数了一下,双河村有32座房子,人口估计在100人以上,比湖东村大了不小。
身后的两名村民也跟了过来,他们要去双河村办一些事,顺便也带我来到了这里。双河村离湖东村在五公里以内,走了约一个小时的时间。
很快,便进入到了双河村的内部。
双河村内部与湖东村相比并没有什么不同,就是耕地的数量多了不少。而在村子西边的河流对岸,有一座孤零零的大山,这座大山的高度目测超过200米。山脚之下,人来人往,这些人都在运输着一筐筐石头,目测这里就是玉石的产地。
考虑到,村长提醒过不要对双河村人问玉石行业的情况,因此我就算与双河村的人交流,也没有问和玉石有关的事情。
但是我还是通过对大山下的远距离观察,了解到一些信息。
在山下的那些双河村村民数量约20人,应该占了双河村五分之一,或六分之一的人口。
这占据的人口比例并不少,而且开采玉石这种事情,多数是壮年男人去做。也就是说有相当的青壮士年去干玉石行业,那么双河村的玉石行业带来的收入绝对很高,不然不会这样。
除此之外这次去双河村,还得了一个重要信息。双河村西北方向,也就是夕东岛的中部地方,有一处遗迹,这处遗迹据说是从大灾变前就存在的建筑。
这个信息是从几个应该是从外地回来的村民在闲聊时听到的,他们也只是提了一下,并未细讲。不过引起了我的极高注意,但他们随后就离开了,无法追问。
我想,如果是真的,那么应该有必要去看看,也许可以获得什么东西。
在回到湖东村之后,我向村长问起来夕东岛中部遗迹的事情。
“那个村长,夕东岛中部有来自大灾变前的遗迹吗?我在双河村听到了这件事情。”
“应该有的,我以前听说过这件事,但并没有具体了解过。”
“那么,有其它来自大灾变前的遗迹吗?”
“夕东岛西南部也有一个,具体位置我不清楚。”
“哦。”
我心里已经做好探索遗迹的准备了,只要时机来临。不过吗,应该将果冻的制造完成了再说。
那么,时间还有四天。
在这四天的时间里,我也逐渐和村民们熟悉了起来。并增加对周围地区物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尤其是对村旁的森林与湖泊有了更多的了解。
这片森林里的物产极为丰富,长满了各种可以使用的植物。除了烟草之外,还有大量的野生果树,之前用来获取汁液的黑核桃树和柑橘树就是其中的两种。
除此之外还有野生的花椰菜、树莓、百香果之类的。当然,这是我能认出的,认不出的就更多了。
湖里面,据村民所说,有几十种水生动物。什么鳙鱼、链鱼、鲈鱼、鳟鱼之类的都有,还有草虾、樱花虾、河蚬这些非鱼类生物。
嗯,从大灾变中幸存下来的物种还不少,至少不用担心食物的种类过于单一了。
当然,这些东西是比不过双河村的玉石产业的,这是显而易见的。毕竟光靠这些常见的食物,是无法提起夕南政府的注意力的。那么看果冻完成之后,能不能在经济上与双河村对抗,至少要大幅度提升湖东村自己的经济水平。
在这四天过去之后,也就是来到了6月24日。
我查看了一下获取的树木汁液。从黑核桃树获得约了5.8加仑的汁液,从白桦树获得了约2加仑的汁液。这比预测的少一些,但也将就用了。
只能说醒来的时间选的不好,从春季天气开始变暖时开始收集汁液才是最好的时候,这是汁液最丰富,也味道最好的时候。当然,这不是我可以控制的了,等下一个春天时注意一下吧。
将黑核桃树汁液和白桦树汁液都各自倒在两个木桶中—这两个木桶从哪里来的我目前还不清楚,是今天上午洛加拿来的,当时也没有想太多,也没有问。
接下来便需要过滤汁液以去除可能的杂物,这一项行动又使用到了纱布,过滤出了一些小碎叶和小碎枝。不得不说,当时用布料覆盖在收集汁液的桶上的行为,属实是没有考虑周全完全没有预料到下雨了该怎么办。
在收集汁液的第8天,我才注意到这个问题,才弄了点避雨措施—用比木桶更宽的木板固定在收集口和下面木桶的上方。
而第九天时,还真下了半天小雨,如果没注意到这个问题,还真不好说结局会是什么样的。
过滤完汁液之后,需要加热汁液以迫使水蒸发掉,把将糖集中在剩余的汁液中。蒸发过程得在户外进行,在室内进行的话,蒸发的水蒸气会让墙壁上沾上糖分,进而破坏墙壁,导致虫灾发生。
因此,我让罗高和洛加在村庄空地处烧火,进行炖煮活动。
经过了一上午的炖煮,一直将黑核桃村汁液和白桦树汁液分别蒸煮到四十分之一,和八十分之一。
形成了,约0.55千克黑核桃树糖浆和约0.095千克白桦树糖浆。
之后继续进行炖煮活动,在将糖浆煮沸之后,等待其冷却,并开始搅拌糖浆。这是一个很耗体力的活动,要让糖浆中的水分彻底蒸发掉。
我与洛加和罗加轮流搅拌,一段时间后,糖浆停止散发蒸汽并且变得坚固时,就彻底完成了。
以糖浆含有大约32%的水计算,一共获得了约,0.374千克固体糖,这是由黑核桃树汁液制成的。
白桦树汁液则制成了约0.0645千克的固体糖。
十分不错,原材料齐全了,可以制成果冻了。
“这是最后一个步骤了吗?”洛加在旁边问。
“是的,固体糖制作完成了。”我回答着。
"真是神奇,树的汁液真的可以做糖。”罗高在旁边感叹着。
“等果冻制作完成,你们会更加感叹的。”我有些得意洋洋地说。
“那什么时候开始?”洛加有些急不可待地说。
“不急,慢慢来,先将晚饭吃完在说。”这些活动,已经消耗了今日大部分时间,暂且先休息一下。
“那是不是明天再来?”洛加问。
“应该吧,反正明天绝对要开始制作果冻的最后行动。”我这样说。
“好的。”
就这样,我们三人暂时又分散了。
我回到湖边守夜人的小木屋,静静地观看着旺卡现在的黄昏,看着红沙星慢慢地出现。
而一阵马叫声在这个时候突然响起。显而易见,这是外地人来临,因为村内是没有马的,上一次见到马,还是大南方商队来临。
不会就是商队来了吧?他们说过会再来的。
那么,便从小木屋里出来,朝着村北方看了看。
只见,有四个人骑着两匹马,来到了村子内。
那四个人在进入村子内后,便跳下了马,有两个人就守在了原地牵着马。另外两个人便向村长的房子走去,与村长不知道交流些什么。
我走过去,准备观察一下情况。
而村长一见到我过来,便一下子也走了过来,然后转过头来对他们说:“她就是钟诗韵小姐,你们和她谈吧。”
“那好。”其中一名蓝衣男人说:“钟小姐,你过来一下吧。”
“要干什么?”我问。
“谈一下交易。”蓝衣男人接着说。
“交易?。”我想了想,估计是因为果冻的事情吧。
于是,还是过去了,先问:“要谈什么交易?”
“造糖。”另一名绿衣男人说:“我得知了你用树的汁液造糖的消息,先过来看看情况,如果合适,我们会让你的方法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