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实验证明:
如果将批评降至最低限度而着重强调表扬,人们的善举会被巩固,不良行径因为未被关注会逐渐弱化。
作家渡边初淳一也讲到过他创作的缘起,便是来自他善于寓教于乐的过于老师的事。
他写在杂志上的歌词被老师如此称赞:“你的歌词中如实表达自己情感的部分,写得非常漂亮”。
于是他高兴坏了,从此便喜欢上了国语。
A先生是花坛一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画家。
在他低年级的时候,他在家中用心花了一幅画,恰逢邻居家大婶过来玩,她看了一会A 先生的话:
“哎呀,小A,你画画的真漂亮。你大婶我吃了一惊啊。”
此话让A 先生欣喜无比,于是更加努力画画,之后又被大婶表扬。
就像钟表的齿轮一样,让小A连续不断拼命作画,不断前进。最后成了画家。
十九世纪的伦敦,一位少年立志要成为作家。
但他只上过4年学,因为父亲欠债入狱,被迫忍饥挨饿,在遍地老鼠的工厂打零工。
但他始终每忘记自己的梦想,惴惴不安地寄出自己写的一篇稿子。退稿信一封又一封但他从未放弃。
终于一篇文章发表了,他并没有拿到稿酬,但文章得到了一位编辑的肯定。
他抑制不住内心的狂喜,漫无目的地在街上走了一圈又一圈,不知不觉竟泪流满面。
那篇文章和编辑的鼓励照亮了他的前途。
他就是查尔斯*狄更斯。
约翰*格林斯堡实践了这一原则,发现:
在孩子身上找到一些优点,并大加褒奖。
令人恼火的行为很快就偃旗息鼓了,其他缺点也渐渐变得无影无踪。
为了得到表扬,他们开始主动把事情做好。
这些变化源于对孩子们的每一次小进步表示赞许。
虽然每个人都渴望赞许,但没有人需要虚伪和奉承。
所以,请由衷地夸奖他人微小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