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6日,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发布《考古小生看<芈月传>(一)》。本来是和同学闹着玩的小文章,没想到受到大家极大的关注与支持,我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并献上第二集。
当时,我在福建太姥山的国兴寺参加考古发掘,每天一大早就去工地,中午稍作休息,下午继续工作到四点半。夜里就在乐视网上看《芈月传》,因为每天只播放两集,想多一集都不行。
说实话,我对这种“宫斗戏”没有太大兴趣,最初只是看看美女罢了!看着看着就觉得很多地方不对劲,于是继12306网的“连连看”之后,我又发现了一款好游戏——《芈月传》大找茬!
它不仅集娱乐性与知识性于一体,而且难度系数不高,是业余考古爱好者的最佳选择。
1、战国时代有葡萄吗?
在第13集中:少司命祭祀大典开始前,屈原指挥众人布置“会场”,众多宫女摆设好案子,将各类水果放置其上。果盘中有桃子、杏、梨,以及葡萄!
剧中截图:果盘中可见葡萄
葡萄原产于西域,汉武帝派遣张骞开通丝绸之路后,才将那里的葡萄引进中原。战国时代的楚国人,能够吃到吗?
记得去年我在录制《你不知道的陕西》时,碰到的第一个题目就是:“秦始皇吃过石榴吗?”石榴和葡萄都原产于西域,别说是楚国人,就连秦始皇都没有机会吃到!
2014年6月录制《你不知道的陕西》中的截图
2、芈茵姐姐的嫁妆,好壕呀!
在第14集中,芈茵出嫁之前,向贴身的侍女,一件一件地炫耀自己的嫁妆,简直太经典!我反复看了好几遍,直呼:“好土呀!好豪呀!”
剧中截图:芈茵在炫耀自己的嫁妆
①青玉羽觞
芈茵首先炫耀的一对青玉羽觞,又称耳杯,是中国古代一种饮酒的器具。由于两侧的耳,如同鸟的双翼,故名“羽觞”。考古发掘的羽觞多是漆器,也有陶器、金银器、青铜器等,但玉质羽觞极为罕见。
②琉璃珠
在介绍这件物品时,芈茵说道:“虽不如随侯珠,但是也相差不远!”(应该是“随侯”,不是“隋侯”,字幕打错了!“隋”这个字在隋朝才出现)
战国制造琉璃的材料,是青铜器铸造的副产品,因颜色多种多样,也被称作“五色石”。虽然和玻璃有些区别,但是两者较为接近,而剧中的“琉璃”,分明就是珍珠嘛!
湖南长沙经的楚墓中,就出土过许多琉璃珠,我在网上找到长沙市博物馆收藏的琉璃珠图片,大家一看就明白。
四眼琉璃珠 1983年长沙市麻园岭M1出土
③蜻蜓眼
接下来,芈茵又开始介绍蜻蜓眼:“据说是从极西之地来的。”可是她所拿的金饰件中镶嵌的三颗“红宝石”,分明就不是蜻蜓眼!
蜻蜓眼为玻璃制成,也是一种琉璃,因为外形像蜻蜓的复眼,因而得名。公元前2500年人造玻璃首次出现在西亚及埃及,直到公元前10世纪的地中海沿岸,才开始在玻璃珠母体上镶同心圆,制造出“眼睛”效果。
我国考古学家在新疆轮台群巴克发掘的公元前八至九世纪的墓葬群,就出土了不少蜻蜓眼珠。但中原直到在春秋战国时期才突然出现,期间并没有任何发展过程,因此只能用贸易品来解释。
芈茵所说“随侯珠”的故事,大体如下:随县的曾侯曾救助过一条受伤的灵蛇,后来在一个月圆之夜,这条蛇口衔明珠献予曾侯,人们就把这些珠饰称为“随侯珠”。
有趣的是1978年在湖北曾侯乙墓中,出土了173颗带有蜻蜓眼纹的古玻璃珠,很有可能与“随侯珠”有关。
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早期蜻蜓眼
④玉佩
芈茵自豪的说道:“这套玉佩是用上等玉石做的,这些都是威后指定宫里头给的嫁妆!”
威后果然待芈茵不薄,可别小看这些红红的玉石,俗话说:“玉石挂红,价值连城”,这些没准还是极为稀缺的和田红玉!
⑤犀角杯和带钩
芈茵指着犀角杯和带钩说道:“分别是用金、银、铜、铁、犀、玉、琉、错,八种质材做成,这些都是大王赐的!”
大王真是不会赏赐,女孩子要带钩干嘛?所谓的“带钩”,类似今天的皮带扣,当时的女子主要穿裙,用不上这个的!
⑥赤玉珠串
《后汉书·东夷列传》:“挹娄,古肃慎之国也。在夫馀东北千余里,东滨大海,南与北沃沮接,不知其北所极。土地多山险。人形似夫余,而言语各异。有五谷、麻布,出赤玉、好貂。”这里提到的“赤玉”,为今辽宁省朝阳市产之“战国红”,乃玛瑙的一种。
1979年在河北省平山县战国中期中山国贵族墓地的发掘中,出土了作为项饰单独使用的300余粒珠、管。经过研究,可能与“战国红”材质相似。
真正的赤玉珠串 (图片来自网络)
3、秦楚边境有界碑?
第15集中,芈姝远嫁秦国的送亲队伍,转眼到达秦楚边境,高大的“秦界”碑赫然呈现!通过特殊的仪式,芈姝向列祖列宗告别,送亲队伍亦自此返回。
剧中截图:秦楚界碑
我国古代对边境线的划分,并没有今天这么严格,多是以高山大川为界。类似“界碑”的竖立,已经是近代的事情了!
这让我想起去年9月4日,和家人一起去内蒙古额济纳旗的策克口岸,参观中国和蒙古界碑的情景。当时想绕到碑背面看看,身旁的军人立马将我制止,类似的情况在战国时代,应该不会有吧?
2014年9月4日在中国和蒙古的界碑前
4、秦国可以沿街做生意?
在剧中,无论是边境小城武关,还是都城咸阳,大街上都热热闹闹,随处可见摆摊设点的商贩。这在当时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剧中截图:武关城街景
剧中截图:咸阳城街景
我国古代的城市曾经一直实行里坊制度,将居住区和做生意的区域划分开来。买卖东西必须去专门的“市”,大街上不能随便经商,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北宋时期。
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所以当时的咸阳城内,绝不可能有如此热闹的“商业街”!
5、辽代的黄釉提梁壶?
在第31集中,黄歇在四方馆看见芈月,正要靠近时,却被张仪阻拦。张仪拉着黄歇去一小店聊了起来,这时桌上出现的“皮囊壶”吸引了我的眼球,这是釉陶吗?
剧中截图:张仪和黄歇对饮
在第34集中,黄歇因无法见到芈月,再次来到这家小店借酒消愁,这时他又拿起了那件“皮囊壶”。这回我可看的清清楚楚,分明就是辽代的黄釉皮囊壶,现在故宫博物院有一件跟它极像!
剧中截图:皮囊壶亮了!
故宫博物院藏辽代黄釉提梁壶
皮囊壶是辽代极具特色的文物,常被作为辽代墓葬断代的重要依据。按照类型可划分为“带穿孔”和“有提梁”两大类,黄歇所用的这件,就是“有提梁”的这一类。
6、仰韶文化的尖底瓶?
在第34集中,黄歇在酒馆进食之时,有一孩童冲入酒馆,正预上前告知他消息。此时画面上出现三件整齐排放在木架上的尖底瓶!
剧中截图:左下角的尖底瓶亮了!
尖底瓶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典型器之一,主要出土于半坡、庙底沟、西王村类型的遗址中,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之后就很少见到。
半坡遗址博物馆藏尖底瓶
7、西汉的鎏金银竹节铜熏炉?
剧中经常可以看到,秦王一边看书,一边和大监商量事情,有时芈月还在旁边帮忙整理书柬。大家注意到案边的鎏金银竹节铜熏炉了吗?
这可是一件著名的西汉时期文物,1981年出土于陕西省兴平市茂陵东侧陪葬墓的从葬坑。器物由炉体、长柄、底座分铸铆合而成,炉口外侧和圈足外侧刻有铭文,记其原为未央宫物,后归阳信家,应是汉武帝赐给阳信长公主及其丈夫大将军卫青的赏物。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西汉鎏金银竹节铜熏炉
以上几点,是本人这两天看《芈月传》时,随手截取下来的。内容也是凭借自己平时的积累,未经过深入研究而敲打出来的。因此,如果有哪些不妥之处,请大家指正!我们可以借此机会,相互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