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朋友圈,让我们难以发现自己的无知

每天和朋友、同学、同事闲聊,或是刷朋友圈、微博、知乎——每天快“溺死”在巨大信息流里的我们以为自己知道了很多,实际上这只是假象……

今天上了一天产品培训课,休息时间和各个行业的从业者聊了各自所在的领域和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感觉大开眼界。一个直接的感受就是:和陌生人交流能有效地开拓视野和认知边界,尤其是其他圈子里的人。

我一直相信人以群分的说法,有共同兴趣和从事共同行业的人很容易认识和群聚,每天聊这个圈子里的话题,一起做这个圈子里的事,甚至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习惯都一模一样。

最可怕的是身边每天可以交流的人太固定。一个人的好奇心有限,注意力更是有限,和一个人相处久了就会发现,每天关注的东西都逃不出几个固定的话题,而自己也就被这几个圈子套牢了……我们认知的边界就这样固定在了几个圈子里。

借用一个信息技术领域的词:你和你的朋友们组成了一个“信息孤岛”,孤岛的海岸线圈住了你的认知范围。

人们本能是不愿意跳出这个圈子的,因为一个圈子可以给人很强的归属感让人始终处于“舒适区”。每天聊得话题可以插上嘴,甚至“发表自己的看法”,参与感那么强,赚足了存在感。

这种“孤岛”连万能的互联网都无法破除:在巨大的信息流中,你总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甚至你只能看到你感兴趣的内容。你的朋友圈、你关注的微博都是和你一个圈子、一个level的人,甚至各种媒体类App通过智能算法给你推送的内容都是根据你的关注范围量身定做的……

真是细思极恐:我们对信息的获取看似开放,实际上竟如此封闭!而我一直坚信,一个人的认知将逐渐成为他最大的竞争壁垒。尤其作为创业者,一个老板的认知边界必定会决定一个企业的边界。你还敢让自己的认知封闭起来么?

为了破除这个枷锁,我想到了几个方法,而我也打算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去践行:
每个月尝试接触一个自己从未涉及的领域,可能是这个领域的文章、书籍或影音。

逼迫自己每周认识1-2个陌生人,并进行不少于2个小时的面对面交谈。

改变心态,将“不感兴趣”的状态切换为“暂时还没感兴趣”。

效果怎么样,等过段时间我再写一篇践行后的感受吧。

最后
对我来说,最难的就是认识陌生人并且深入交谈
一是找人的成本太高,尤其是找到愿意和我聊天的人。
二是和陌生人正经的谈话我总会紧张而导致思维混乱。

反正早晚都要克服,所以我想干脆固定下来,当做任务执行:每周五晚,约一个陌生人见面,分享各自近期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

嘿,约么?

约聊联系微信:GX9595
地点:杭州下沙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亲爱的老公:今天是周六,你信守承诺,下午早早回家陪儿子去理发,晚上去超市买回很多孩子爱吃的,并在我忙着的时侯给我...
    wF随遇而安阅读 1,387评论 0 0
  • 暴风雨中,春秋亭。 一贫一富的两个新娘,在此相遇。 薛湘灵和赵守贞相逢于送嫁的路上,因避雨相识。赵守贞嚎啕大哭,因...
    李小竹子阅读 4,709评论 1 1
  • 这本书是关于他跑步和写小说以及他的一些人生感悟。我总结出几个词语:开店、工作、写小说,跑步、马拉松42公里,马拉松...
    小清新的娟秀阅读 3,658评论 0 1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