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孩子重塑教育》这本书第一部分的04“基础教育的使命:培养决胜未来的关键技能”。透视装基础教育暴露出来的弊端在于,孩子们将人生的定型时期全部用来准备考试,而不是为接下来将要面对的真实人生做准备。鼓励不必遵从规则和秩序,调动自我的积极性,对周遭世界心怀好奇和疑问,用不太一样的方法做事等,老师也鼓励孩子们在学校期间内,冒险、失败,再冒险、再失败,不断迭代,直到发现意义,达到终极目标,才有可能为日后成功奠定基础。
当今信息时代,我们的基础学科面临着改革,瓦格纳在数学、语文、外语、科学、历史和其他学科给出了改革创新的建议,而且均在成功案例来说明。
我国的九年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是教育的基础性工程。学生在学校只要学习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和行为品质就可以了。众所周知,我们的义务教育无限放大了自身功能和学校功能,恨不得念完九年就能马上成才。浮躁的社会对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教育不再姓“教”,不再姓“育”。一直以来,义务教育偏离了基础的轨道,自身也无所适从。
要改变这种怪状确实需要时间。不过,只要彻底改变“知识传授第一“的思想,问题还是好解决的,至少不需要漫长的时间。现实中,常常看到一些人为我们的教育在知识传授上的成功而沾沾自喜,岂不知正是在基础教育阶段所谓知识传授和知识获得上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堵塞了众多天才、怪才、专才、偏才的成就之路。所以说,基础教育绝不等同于知识传授与获得的教育。
新课标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尤为重视,这让我们也看到了教育的希望。但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学校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纸空文。这是要不得的,还是从一节节课开始,发挥一线教师的作用。教师要把创新理念融入进教学和育人中,自己先做一个有创新意识的人,不能再循着老路固执下去。当然,教师的很多荣誉来自于对学生的知识传授,为了荣誉,教师甘愿守旧,不愿创新。一位真正的教师是敢于创新,不断创新的人,而一切创新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很多天才、怪才、专才、偏才的成长之路,也无数次的证明了创新与实践的重要。
决胜未来的10大能力,第一条就是都会孩子学会如何学习,依次为有效沟通,与他建立富有成效的协作,用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失败管理,在组织和社会中发起变革,做出明智的决策,设定目标,管理项目;毅力和决心,利用自身的激情和才华让世界更美好的。所以我们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创新”,机制的创新、教师的创新、才能引导学生创新。决胜未来的能力也终将来源于学生的创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