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是xx写作培训班四十五期学员:雪阳。通过近段时间学习,逐渐有了一点关于写作方面的感悟,于此写下来,期与大家共同探讨,以求进步。
不知大家是否与我一样,很早之前,就已经有了小说梦。希望有朝一日,能象神笔马良那样,用心写出一个世界。那是一个只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
如此才不负韶华,不负此生。
但想归想,应该从何处入手才能尽快成功呢?
为此,我翻阅了好多书,其中有介绍说,想把文章写好,平时必须多背名篇佳作。大作家巴金,正是先把一本《古文观止》背得滚瓜烂熟,之后才渐入佳境的。
那时候还上初中吧,在那个花一样的季节里,生性腼腆的我,每天下午放学后,就走到村南的一条偏僻小道上。环顾四周无人,才拿出当时最爱看的微型小说,低头瞧一眼范文,再抬起头,面对着芦苇缝隙间的夕阳大声狂读。
但没过多久,我便放弃了。
实践证明,我只能背过二十多篇小说,和一百多首古诗。再背下去,往往前后文章交织在一起,脑袋里乱哄哄的,全乱了套。
也有人说,好多大作家都是先仿写,慢慢才找到的感觉。
于是,我又根据兴趣,选取《白话聊斋》为对象,开始艰难的仿写。然而,当我把听说过的故事仿写完后,无论如何搜肠刮肚,竟再也找不到可用素材了。
后来,当我再次研读小说,就不仅只感叹作者的文笔优美,还暗暗惊叹文章的取材、立意、布局之巧妙,那一切都不是一介凡夫俗子所能造就的。
有一段时间,我开始频频给报社投稿。虽然所有信件都如‘泥牛入海’般,一经寄出便没了音信。但如今回想起那段青葱岁月,却依然令人无比怀念。
在 漫漫期待中有苦涩更有甘甜,那也是人生的另一种美。
忽然有一天,姨妹来我家玩,不经意间浏览了我的大作,随后,毫不掩饰地说:“谁写的?什么玩艺!”
她的嘴角向后缩了缩,并从紧绷着的唇齿间发出‘嗞、嗞’的声响。
我的心情就好象风起云涌的海浪,呼啸着与突兀的礁石相撞,瞬间,碎成了一片迷濛的水雾。
那一刻,我的世界坍塌了。
她鄙夷不屑的神态,纵使已经越过重重岁月,依然使我清晰记得。
<二>
从那之后,我对自己的写作能力严重产生了怀疑,不再动笔。
当岁月拂去曾经的忧伤,当理想照进现实,当闲暇无聊的时候,面对隐藏不住的白发,我常常思考,人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人活着又有何意义?
我无助,痛苦且焦虑。
也许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但于我而言,一个声音早就从心底倔犟升起:唯有书写,才能令我心安。
前段时间,偶然在网上听到李老师的课。
课后,我细细总结了之前失败的原因:其一,背诵不是必须条件,况且每个人的先天条件还不一样;其二,文章必须多写,多改,再在不足方面有针对性的练习。
但谁能指出在哪方面存在不足呢?思虑再三,我报了本次培训班。
每次听课,我都选择在日落西山后。一般此时,行人稀少啊,行走在小区外的马路边,唯有拂过脸宠的风与我相伴。而风的寒凉,又使我浮躁的心沉寂,沉寂下去,一如这夜色苍凉。
还记得那天,天上突然飘起了雪花,不一会儿,就积了半指厚。走在路上,嚓嚓的响。
此时,王老师在课上开始答疑。他那略带雌性的声音象潮水般,通过耳机双线阵阵涌入耳膜,进而敲打起我的心窗。
我问:“老师,没有写作话题怎么办呢?”
“用乐高式法积积累素材啊。”
我又问:“想写故事又该如何入手呢?”
“可以先把故事的八步列出,对应填充好后就是写作大纲了。”
听完课,我就好象无比虔诚的老和尚,突然受到佛祖的指引,灵光乍现。
当时,我就甩开膀子,三步并两步往家赶去。
来到书房,当我兴冲冲的在纸上列出故事的八个部分,然后再想继续往下写时,却再也写不下去了。
为什么呢?
躺在床上,思忖良久。忽然想起老子的一句话: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一就相当于文章中心思想,二好比是我所列的故事八部法,三才是故事的枝末血肉。
而故事血肉的填充,不仅来自于日常生活中的仔细观察,也来自于对各种素材的研究、积累,更来自于能从生活小事脑洞大开,并继而把件件小事串在一起,形成一个完美故事的能力。
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
梦中,我听到北方大地上传来咔嚓、咔嚓、巨大的声响,我明白,那是家乡大河上的冰川正在寸裂。天气渐暖,又一个繁花似锦的春天将要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