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母校,整整半个世纪了。人的一生能有几个半世纪,我又觉得那是一眨眼工夫,真是时光如流水,日月似穿梭。
年近七旬,我常常回忆起我敬爱的母校——荫营中学(原阳泉三中),尤其是在年老的近几年的梦中。我怀念母校,她让我既幸福又痛心。说到幸福,是母校成就了我辉煌、幸福的人生,说痛心,是我在追梦途中那辛酸与艰辛——往事如天空点点繁星。
50多年前,那是1965年的末夏——8月份底临开学报到的日子。快入秋了,天气仍是酷热,人常说“秋老虎”嘛。午休刚过,家里来人了——我刚毕业的小学教导主任刘新挺老师,他满头大汗、急匆匆地从三里地外的西垴村赶来(西垴小学是我小学就读的母校)。她告诉母亲,我考上了荫营中学,成绩很不错,今天是该校报到的第三天,荫中来电话催促:今下午快去报到,6点前不到,学校将录取下一名入学新生。
这时已是下午三、四点钟,父亲早已出工下地干活儿去了,母亲着急地催我哥:快去地里找你爹去,回家商量是否报到的事。
唉!“只参加参加升学考试,不再念了,家里太困难、弟妹多,让她帮她妈做做家务吧。”这是六月份中考前父亲与多次来家探访的郑校长约定的。我站在家院门楼荫凉下招待着刘主任,静侯哥把早已出工的父亲找回来。
也许是刘主任的苦苦磨缠,也许是我优异的考试成绩打动了父亲,只记得气喘吁吁从地里赶回来的父亲,擦着流淌的汗水沉思片刻终于发话了:“去吧,收拾行李,快去报到吧!”
要知道,我家住在偏僻的小山村,徒步到荫营中学足有八里路程,那得住校啊!得备好铺盖、洗涮用品、日常换洗衣服……更着急、棘手的是住校的火食费。我只管兴奋——又让我念书了!哪晓得在当时急促、紧张的一幕中父母是如何为我筹备这一切的。天哪!兄妹六人,我排行老二,哥患有急性膝关节腿病,只有爹一人挣工分养家糊口,家里哪来的钱供一个女孩子家上学?试想,在那紧要关头,爹做出这么重大的决定,需要下多么大的决心?
刘老师在催,荫中学校教务报到处在等,我在大家焦急、匆忙地准备后随哥带着行李上路了!
哥用借来的自行车拖上行李,我兄妹俩急匆匆一路小跑,赶往荫营中学报到。八里路,好长的八里路——下一道火石岩大坡,拐几个大弯,再下一道白毛梁大坡,再上一道下荫营小坡,哎哟!气喘吁吁、汗流浃背的我和哥,6点前终于赶到学校新生报到处。
接待我们的是教务处史碰怀老师,我们作了登记,紧接着便去找班主任。
我和哥一边擦着满头的汗水,一边走进了一间十平米大小的小屋(后来才知道那是岳老师的宿舍)。哇!班主任岳老师正在召开十八班新生班委会呢。
她見我进来,便微笑着亲切地把我介绍给面前这五、六个班委:“这是咱班的XXX同学……考试成绩……田XX第一,她第二……xx同学来迟了,不急啊,快去找总务处安排住宿。
我边走边想:从六月份考试完后,我第一次听到我的考试分数。“只去参加参加考试,不再念了……”父亲的那句话让我无心去关心我的升学考试成绩,今乍听到,我不知有多兴奋!
直到今天,50多年过去了,我还清楚地记起班主任岳老师那和蔼、可亲的笑容;还清楚地记得她那清晰地一句:不急啊;我的脑海还常常浮现出岳老师向班委同学介绍我时的情景及当时我兴奋的模样。
随后,总务处秦老师便领着我和哥去安排住宿。我想,在这新生入学的三天里,我缺席、耽误了好多班里的事情,哦,三天内同学早已报到,班委会还选定了。
走进宿舍,已是黄昏时分,天渐渐暗下来了,宿舍里己点上了蜡烛,七、八名女生均把自己的床铺收拾得齐齐整整。见我到来,她们一拥而上,立刻帮我放置行李……因床铺已分配完毕,秦主任赶忙为我找床板、凳子……我被安排在门口临时搭起的床铺上,我安住了下来。
哥将我安顿下来后,他走出宿舍要返程,天早已黑了下来。后来听妈告诉我,返回途中,路途要经过入秋黑压压、茂盛的庄稼地,哥不敢继续赶路,只好走进邻村老乡家,求人家帮忙送一程(那年,哥才18岁,比我大6岁)。
报到后我住校了,那时的火食费每月8元,我那贫困的家庭哪能拿的出。最初靠母亲买鸡蛋的几个零钱勉强应对,后来,学校经研究确定我为二级贫困生,为我减免了火食费。(后来我才知道,我的火食费减免申请书,竟是我小学班主任秦德扬老师为我递交的申请书。秦老师是晋东南人,听说他退休就返乡了,他若健在,也是80高龄的老人了,我想念他,祝他健康长寿!)。
学校火食费的减免,我一个月也只拿四元钱了,三年苦读,1968年底我们领了毕业证,初中学业结束了,(在我的记忆里,学业三年却没有一张毕业照)我成了一名名不符实的初中生。
我虽只上了半年初中,但母校的这一呼唤,在我人生追梦的路上关键地有力地助我一程。我万分感激母校对我的培养教育之恩。试想,没有这一把这一程,我,一个贫困家庭,一个瘦弱的女孩子,定会是别样的人生。谁会想到,我会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母校啊!母校,你这一催促,让我的人生梦启程!
母校啊!您的这一呼唤,让我有了不同的人生:莘莘学子,来吧!快来报到!知识改变命运!
母校啊!新的曙光迎我踏上人生幸福旅程,远航追梦!
我离别母校荫营中学,己经50了。转眼间,我在教师岗位上退休了。这50年里,我的人生旅途虽艰辛,但我收获了许多,我在荣耀中展示成功:
1968年拿到初中毕业证,我回乡务农,在劳作的田地里,我挥洒汗水辛勤耕农,我成了乡亲们眼中的精灵,挽谷苗、锄玉米地、割麦子、下地播种、捆麦秆……农活干得样样精。
1970年,我被大队推荐当了民办教师,年终全乡教学成绩考核,我因拿第一而出名,教师大会我登台“讲用”,“向xXX学习”的口号声荡漾在乡礼堂上空。一年后,民办教师转正,我为成为一名人民教师而无尚光荣。在区优秀教师表彰会上,坐在主席台上,作为“主席团员“的我无比兴奋。我因相继出席区、市各级表彰大会而在当地出名。
1978年,我在市里安了家,调回了城。进了名校工作,我更加发愤(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