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
“三岁看大”,从三周岁起,孩子开启人生的新阶段,从幼儿园生活开始成为一个“社会人”,他们逐渐从集体中自我觉醒。从分离焦虑到自在生活,幼儿园小班转眼将结束,这一学年,孩子的心理都经历了哪些变化?让我们一同解读孩子的心理成长。
01、集体归属感的形成和螺旋式深化
孩子从一个独立而相对封闭的小家庭走向一个有很多陌生小伙伴和老师的幼儿园,对这个大环境的适应需要很久,而真正适应是从他建立对幼儿园和班集体的归属感开始的。
孩子凭感觉和情绪认知事物,而非逻辑。一个地方带给他的印象可能就是角落里的一朵小花,一个人让他产生的感知可能就是长发飘在风里的香气。事实上,很多小朋友最先产生对幼儿园的感觉不是“好玩的游乐场”,就是“可怕的惩罚地”,这源于入园前家长的灌输——幼儿园往往被夸大为“充满滑梯玩具的乐园”或者“不听话便被送进去的小黑屋”。得到第一种印象的孩子一开始特别愿意去幼儿园,但过不了几天便会失望,幼儿园生活的秩序性令他产生焦虑;得到第二种印象的孩子则焦虑前置,他对幼儿园事先有了恐惧感,入园战战兢兢,但接下来反而可能好转。
无论是哪一种,孩子都会表现出一定的入园不适,突出表现为与父母的“分离焦虑”。从一个熟悉的亲子环境到一个陌生的集体,孩子的不安不亚于“被扔掉”。他们从来没有离开家人的视线独自吃饭、如厕、玩耍、学习、睡觉,这一系列动作需要有强大的安全感支撑,而三周岁的孩子显然不能驾轻就熟。
孩子不能控制好情绪,于是刚入园的一天中大部分时间很多孩子都不高兴。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被送到这个地方,即使陪过园的孩子也仅能稍微缓解部分焦虑,而不能因此完全适应。一天中最高兴的时候就是下午临近接园的时刻,如果妈妈按约定时间准时出现,孩子便多了一丝安全感。迟到的妈妈则增添了宝贝的丧失感,而那些接园时也大哭的孩子情绪则异常敏感,他们需要更多的爱的充电。
“温柔而坚定”,如果妈妈可以做到,你的孩子就会慢慢从焦虑中成长,适应新环境,结识新伙伴,开始真正的幼儿园生活。走出分离焦虑与建立归属感是“辞旧迎新”的质变,而这次飞跃之前常常是漫长而痛苦的,孩子的童年并不是无忧无虑,事实上,从他们出生那天起,孩子的人生就伴随阵痛了。
孩子看似是反复无常的,可能睡前还说着“幼儿园真好”,可醒来便委屈地哭着说“不去幼儿园”了。但孩子内心已经发生了变化——他认可了幼儿园的“好”,但又不接受幼儿园的“不好”,这时他的认知是极端和利己主义的。(“我”可以享受到的玩具、和“我”玩的朋友是“好”,“我”必须遵守的规则是“不好 ”)。这正是建立归属感的关键期,所谓认可并不因“完美”,只有接受某个事物或人的“不完善”,完成自己与其关系的协调,才最终建立了与其的全部联系,形成归属感。
在有归属感的集体中孩子感到自在、舒适、习惯,因而爱。借由这种升华了的情感,孩子得以实现情绪和人格的相对稳定。而这期间会经历无数次的螺旋式深化。
“我们幼儿园”,当孩子随意说出这个短语,恭喜你,你的孩子终于找到“组织”了。“我们幼儿园有很多植物,有心形叶子的树、矮矮的草莓丛、挂满葫芦的藤蔓”,“我们又有新玩具了”,“我们幼儿园总吃好吃的”,“今天XXX没跟我玩”,“老师没让我发贴画”,“李老师没听见我大声地叫他”……种种小事,孩子会时而开心,时而失望,然而这才是她真实的幼儿园生活,真实的情绪。
当孩子自动将自己归属于幼儿园的一员,无论这里豪华还是简单,快乐还是伤感,他都感到自己属于这里,他知道他应该在幼儿园里度过珍贵的幼年时光。
02、规则意识与道德的初步形成
规则意识与自由散漫是对共存的矛盾体,尤其是孩子入园之初。而随着幼儿园生活的深入,规则成为孩子必须学会遵守的准则。规则的载体是教师,教师的权威性令规则得以执行。要想在幼儿园自在生活,遵守规则必不可少,其实对于孩子来说在幼儿园守规律很简单,因为有大环境。而回到家孩子很难再“装”,他们会宣泄这一天的“压抑”,肆无忌惮地退行。比如,突然“不会”自己吃饭了,需要抱着,甚至胡闹。
小班前半年这种退行尤其明显,但后来你却会发现孩子将规则内化了,无论在幼儿园、家里还是外面,他都能自觉遵守某些规则,他的服从从外服从渐渐过度到内服从。对于权威、规则的维护与崇拜发展到了极致,他认为一件事“必须”是“这样”,而“禁止”是“那样”,任何人无一例外地都要遵守。
这时的孩子很有“原则性”,像个小法官,对于某个行为,孩子会以是否符合秩序来判断“好”“坏”,而不是个人好恶。与孩子相比,成人更轻易破坏规则,我们把它叫做“灵活”,的确,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的,但面对清澈的儿童,成人常感到羞愧。孩子的道德感正在形成,他必须用规则与爱建构他的世界,一个纯净美好的世界。
言出必行是这个阶段孩子的重要品质,他也非常看中同伴、师生、亲子之间的承诺和约定。孩子很坚定地信守着“你答应我的事”,他的世界中,每件事、每个行为都在它应有的轨道上运行,这时的规则就是他的道德,他建构的世界似乎充满理性的光芒。如果成人食言,孩子的世界将瞬间崩塌,就像积木城堡一不小心倾覆。一件小事的破坏力量也很强大,因为孩子眼里无小事。
有一次我答应女儿只洗身上不洗头,但因为我把花洒不小心浇到她头上便顺势给她洗头了,我认为可以理解的事却让女儿嚎啕大哭,一直重复哭喊着“你答应我不洗头的”,撕心裂肺的声音。她哭了很久,我非常后悔和自责,我意识到自己轻易背弃的承诺让孩子的世界崩塌了。这种破坏力究竟有多强不得而知。在她平静后,我试着修复这种破坏,“对不起宝贝,妈妈没做到和你的约定,妈妈承认错误。”“你自己说的不洗头,你为什么还给我洗,你骗我”,孩子认定我是骗子。“是水不小心洒到你头上,妈妈觉得还不如顺便洗了,不然头发就不好闻了,对不起,妈妈没想骗你”。这样重复说了几遍,孩子似乎理解了。
孩子建构的世界势必会崩塌,真实世界的面貌既不是乌托邦,也不是万恶园;孩子的世界一定会重建,在幻想的废墟中逐渐显出真实的轮廓。孩子的世界就是在不断崩塌又不断重建中完善的。但作为父母,我们还是要保护孩子的纯真,让他们主动推翻一块积木,一座城堡,而不是被动地承受一次又一次的灾难。信守与孩子之间的承诺,就是加固了孩子世界的地基。
03、性别意识与审美的分化
刚入园的孩子很少有性别意识,甚至分不清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在伙伴的选择上更看中年龄,而并非性别。你会看到新入园一段时间的孩子常常是男女混玩,三五成群的在一起。男孩也会玩娃娃家、化妆游戏,后来,孩子开始愿意和同性伙伴玩耍,而排斥异性。这时起孩子有了性别意识——他注意到男女之别。这是形成性别自我的重要阶段,孩子只有回到同性伙伴身上,才能发展出性别的自我认知,拥有人格中的性别特征。
经过排异阶段的孩子又会重新寻找异性伙伴,这次他们是有意识有选择的交往,是了解自我后的“弥补自我”。与异性伙伴的友谊是发展完善人格的重要方式,只有从异性伙伴身上,我们才能弥补性别自我的局限和不足。
性别意识带来审美的分化。男孩喜欢更阳刚的游戏与玩具,女孩偏爱漂亮柔和的那些。男孩关注“是否有趣”,女孩注重“是否美丽”。孩子模仿成人世界的道具也有了选择的分化:男孩不停买飞机、汽车模型和玩具枪,女孩不断要娃娃、化妆品、裙子。当然,这只是大多数孩子的变化,有些孩子则表现出不同的偏好。有些妈妈很迷惑,自己的儿子还是喜欢和小女孩玩过家家,也挑衣服,怕孩子有性别错位。这样的担心其实大可不必。注重形象的男生有很强的审美敏感,而这正是他不同于他人之处 甚至过人之处。
女孩天生爱美,这个阶段的小女孩将“臭美”发挥到极致。高跟鞋、长头发、连衣裙,每天都幻想着自己是童话里的公主,而她自己并不觉得是不可能的。要求自己搭配衣服是每天早晨令妈妈们抓狂的,而女孩们对此乐此不疲。她们甚至要求妈妈也打扮地漂亮一些,”朴素”已经说服不了她们了。妈妈对女儿太过注重外表的担忧也与日俱增,担心发展下去今后因此贻误学业。其实也是多虑。小女孩的审美敏感期非常宝贵,她并不只是注重外表,如果你细心观察,便会发现四五岁的女孩欣赏一切美的事物。一片恰好飘落的叶子、一轮橙红的夕阳、一只蠕动胖身躯的毛毛虫……这些美她都能感知,并用很美的孩子的语言描绘出来。
语言的发展有赖于审美的水平。这也是为什么通常相同年龄的孩子,女孩的语言表达能力远超男孩。虽然语言是左脑的功能,但审美脑(右脑)却像养料一样,源源不断补给着。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反而艺术大师多是男性——一旦被开发,男性的右脑脑洞更大。
无论男孩还是女孩,被好好保护和支持的审美敏感会让孩子成人后拥有不错的眼光,无论是识人还是选物,无论是艺术还是生活。
04、自我意识的发展:主动感与内疚感
相比上一阶段,四五岁孩子的自我意识又有所发展。随着孩子身体的成长,运动和协调能力的增强,他们的活动范围和可以做的事情更多了。好奇心与主动性更强了,他们很乐于自己完成一些事情,也愿意帮忙整理衣物和干家务,虽然常常笨手笨脚,却乐此不疲。
家长应给予这阶段孩子更多的机会与信任,让他们发挥主动性,而不是嫌弃他们做不好或害怕有危险。提醒和保护是必要的,但不要因噎废食。更不要否定和责备孩子,那样会让孩子产生内疚感,认为自己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自我效能感便是从这时形成的。这与两三岁时不合实际的“全能感”不同,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客观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知道哪些事是力所能及的,哪些是“我不会”的。
但内疚感也不可避免,因为不是每件事鼓励了就一定能做好的,挫折的感觉也会相伴。内疚感是必要的,它与羞耻感一同,形成敬畏与良心。这就是成人世界的自律和道德。
然而太多的内疚感造成自卑。四五岁孩子的内疚都是内归因,因而父母要开导他,有些事情没有做好不仅是能力不够,还有条件不允许。对于那些完成了的挑战,及时而恰当的称赞增强孩子的自信,同时也培育了孩子消化内疚感的能力。
自卑的种子是幼年种下的,重要来源就是父母的压制。主动感与好奇心驱动着幼儿取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而这种精神驱动着世界的发展。每个孩子都天生有着强大的动力去发现和探知,如果因父母的不承认和嘲笑为孩子种下自卑的种子,将扼杀掉他的创造力,并扭曲他的人格。
没错,就是那么重要。
结语:
为什么说孩子是未来的希望? 那是我们从他们身上看到新生与成长,孩子带走我们的腐朽,带来生机,甚至重新来过的勇气与力量。
孩子的变化不仅是属于孩子的,更是源于你我的。孩子从不停下成长的脚步,而我们只有追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