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问你母爱像什么?当我在脑海中思索答案时,脑中不禁想起李侨的《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我的回答觉得像风。风没有形状,没有实物,就如同母爱,总是需要你去用心感受那饱含母爱的叮咛,唠叨,嘱咐等。
我的母亲是一位平凡的农村女性,从我记事起,她总是喜欢说“有风真好”,我一直不知道她的意思。父亲开过船,开过拖拉机,一直在外边奔波,家里家外都是妈妈一个人忙。忙累的时候,她总是喜欢到村头的桥上去吹风,“有风真好”是她的口头禅,然后很快又投入到农活的忙碌中。
小时候的我很调皮,经常跟村里的孩子跳河洗澡,比赛跑步,跳绳等,但凡只要跟运动相关的,我妈总是笑眯眯鼓励我,多玩耍,多运动,别人家孩子忙着替家里分担农活,我只需要去尽情玩耍就可以,因为喜欢风的妈妈,总喜欢早起,她说“早起三光,晚起三慌”,所以很多事情被她早早完成了。儿时的我,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我的运动能力在村里也是数一数二的。有人说那时的我像风一样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我在想总喜欢风的妈妈是不是也更喜欢自由,而她也在她能力范围之内,给我更多的自由。
在高三的紧要关头,我曾因好友辍学而动摇,甚至考虑过放弃学业。那时,不识字的母亲却用她最朴实无华的语言为我拨开迷雾:“不要有压力,考不上就回来上班,考上了我们就去读,无论如何,妈妈都支持你。”这几句简单而真挚的话语,如同和煦的微风,轻轻吹散了我心头的阴霾。在母亲的鼓励下,我轻装上阵,毫无压力地超常发挥,最终考上了心仪的学校。
填报志愿时,许多同学选择了留在江苏省内,而母亲却鼓励我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她说:“去更远的地方看看吧。”于是,我踏上了前往天津的求学之路。虽然“儿行千里母担忧”,但母亲始终给予我自由与力量,让我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
毕业后,我在天津定居并买了房子。我带母亲来天津游玩,然而忙于工作的我并没有太多时间陪伴她。母亲总是告诉我:“这里高楼大厦太多,没有风。”每天忙完家务后,她喜欢去公园看湖、看树,驻留许久。站在高高的亭子上,当微风轻轻吹过,她会笑着说:“有风真好。”那一刻,我想母亲或许真的是风的女儿吧。她热爱自由,热爱大自然的风,于是我送她回到老家,让她在熟悉的环境里感受风的自由。
怀孕时,母亲自告奋勇来照顾我,整整呆了六个月。我好奇地问她:“这里没什么风,你怎么待了这么久?”她笑着说:“因为有你啊,你就是妈妈的风。照顾好你,我的心里就有风了。”那一刻,我们母女俩相视而笑,内心充满了温暖与希望。如同春天的风孕育着新生命,寄托着新希望。
后来老二出生,母亲又照顾了我整整一年。那一年里,有母亲和父亲在身边,我觉得一切都那么顺利和美好。我们经常一起去公园散步,感受夏日的凉风习习和秋日的微风和煦。
然而那年冬天外公病危了。母亲需要回老家照顾她的父亲,那一头是她病重的父亲,这一头是我和孩子们。来回奔波让母亲憔悴了不少,最终外公还是离开了我们。那段时间母亲很久没有笑容,也没有再说过“有风真好”。在一次聊天中她提起很多往事都是关于外公,她说:“从今往后就像断线的风筝了。”我紧紧拥抱着她,那一刻我深知自己应该给母亲更多的“风”,更多的陪伴与关爱。
但现实工作压力大,照顾两个孩子,处理家庭琐事让我筋疲力尽。整日愁眉不展,母亲见状提议我们去爬山。一个冬日的周末,我们全家来到了天津蓟县步行爬山。老大老二爬不动了,就抱着走,我们选择了一条人迹罕至的道路,最终爬上了黄崖关长城。冬日的风寒风凛冽却让人异常清醒。在爬完两个多小时的山路后,我们终于到达了顶峰。休息时母亲又拉着父亲去爬一处陡坡,那坡度陡峭我看了都感到害怕,但母亲却坚持要爬上去。她在那个陡坡停留了很久,我不理解她的举动,但她始终没有解释。等他们安全回来后,母亲深情地对我说:“也许这是最后一次机会了,我也越来越老了,当成我最后一次来的时候,会更加有力气,山顶的风真好。”父亲说:“山顶的风多冷呀,都快冻僵了。”但母亲却说:“冬日的风会让人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
那一刻我愣住了,恰好一阵风吹来,山里的树沙沙作响,好像也在赞同母亲的看法。我突然明白人的一生其实很短,生活不易,但睿智的母亲却深谙其道。不识太多字的她,却有着超然物外的感受,是生活的磨练,是时间的沉淀,给了她风一样的力量。从那以后每当我遇到困难我都会想起母亲的教诲:“有风真好”这句话,成为了我前进的动力。即使在生活顺风顺水时我,内心也多了一份笃定,因为我知道那是喜欢风、追逐自由、无畏前行的力量。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有风真好”不仅仅是一句口头禅,更是一种信仰和力量,它让我相信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心中有爱,就能感受到风的温暖和力量,只要心中有梦,就能迎着风的方向展翅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