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认为,帕金森病的核心病机是“本虚标实”: 肝肾阴虚:肝主筋,肾主骨生髓,肝肾不足则筋脉失养,引发震颤、僵硬。
气血两虚:气为血之帅,气虚则血行无力,肢体失于濡养,导致动作迟缓。 风痰上扰:阴虚生内风,痰瘀阻络,风痰相搏,加重震颤与肌肉强直。
因此,治疗需“补肝肾、益气血、化痰息风”三管齐下,而黄芪的巧妙配伍,正契合这一辨证逻辑。
黄芪性温味甘,归脾、肺经,被誉为“补气之长”。《本草纲目》称其“益元气,壮脾胃”,现代药理学发现,黄芪中的黄芪多糖、皂苷等成分可调节免疫、改善微循环,但其核心价值仍在于中医辨证:
补气生血:针对气血两虚型帕金森(症见乏力、面色苍白、震颤无力),黄芪配伍当归(当归补血汤),可提升气血运行能力,缓解肌肉僵直。
息风通络:针对阴虚风动型(症见头摇肢颤、头晕耳鸣),黄芪与天麻、钩藤配伍,既能补气固本,又可平抑肝风。
化痰祛瘀:针对痰瘀阻络型(症见肢体麻木、舌质紫暗),黄芪搭配丹参、地龙,可益气活血、疏通经络。
黄芪+天麻+白芍:补气养血,柔肝止颤,适用于震颤明显伴乏力的患者。
黄芪+龟板+鳖甲:滋阴潜阳,适用于肝肾阴虚、虚风内动者。
帕金森病的治疗是一场持久战,中医的智慧在于“标本兼治”——黄芪补气为“本”,息风通络为“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