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楼夷老师的英文懒人读书法,边读边控制不住地笑,仿佛那个“能不读英文书就不读,懒人有空就该葛优躺”的楼老师此刻就慵懒地瘫在沙发上,一边逛淘宝给自己买懒人衫,一边指导读者们最“划算”地读英文。
和绝对简洁、锐利、博学的王烁老师不同,楼老师的文字洒脱、温暖、感性。我订阅BetterRead,本是向王老师学见识和写作,却不经意间遇到两位老师和朵拉、闹闹这温馨的一家。从文字中旁观他们四口之家斗智斗勇、爱恨情仇的生活,实在是一次订阅,两份收获。尤其推荐家里有娃的朋友们订阅,干货满满之外,笑声也满满。
说回英文懒人读书法。楼老师的主旨明确:对于懒人,英文书没事就别读,特别是虚构类的。如果非读不可,那就必须以我为主,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然后读透这个主题下尽可能多的原文。因为以解决问题为纲,所以读英文书不必求“读完”,最快可以看目录、简介和总结,最聪明的方法则是带着问题,瞄准章节。楼老师举例子:她的朋友心痒克林顿和莱文斯基的绯闻,买来原版的克林顿自传看当事人怎么说。新书到手,直奔桃色章节,没想到总共就一页。实在短了点,但也完成了朋友阅读的既定目标,书于是光荣退休,被供奉上了书架。如此正是懒人读书法的经典战例。
我自己概括:懒人读书法=问题导向+六经注我+主题阅读。这三条我全都认同,但仔细想来,自己居然全都没做到……
首先有些骄傲地承认,读英文书,我挺勤快。这些年陆续买的书,书架放不下了,疫情期间整理,居然已经是中英各半。从阿加莎的小说、《魔戒》三部曲、《基地》系列,到二战、冷战、国际政治,从商业著作、名人传记,到近代欧洲史、文艺复兴、经济学、心理学,都是我爱看的题材。中西对照,我的买书原则是谁写得好挑谁,能看原文就多了这层幸福。岔开说一句,楼老师和其他学者呼喊,一定要看原文,因为翻译参差,容易被骗。我100%支持“看原文”部分,却也觉得对英文书的翻译已是比较成熟,很少有(主观)“骗”的成分。我小时候看哈利波特的中文版,读大学了重看英文版,各有趣味。可能是因为记忆的偏差?也可能是自己当年受过翻译课的“苦”,深知翻译不易,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发作?总之正经地说,我看现在英文畅销书和经典书中文译本的问题不是“不够好”,而是“不够原味”,如同外地师傅做家乡菜,也好吃,但不自觉就带上师傅自己家乡的风味了。
其次,我读书有“必须看完”的洁癖。当年乔老爷去世,怀着不算悲痛(那时还不了解他的伟大)的心情和绝对赶潮流的心态,第一时间读他的英文传记,顺藤摸瓜了解到苹果有另一位创始人,天才极客沃兹尼亚克,就也买来他的传记读。那个枯燥啊!原来之前,我还是对极客这个词天真大意了。类似的事故不算少,我都只好咬牙含泪看完。我的感受是,差的英文书在“比烂”这一点上比差的中文书更执着,很多时候,明明已经把一个话题说得又臭又长了,作者还是不肯放过我,必须让书一烂到底。这也是英文书不多的缺点之一,懒人读书法教我们有的放矢,确能避开不少这样的坑。
关于主题阅读,我倒是对侦探和科幻类的书有大包大揽的阅读态度。除去高中被迫读的一些删减版名著,我看的第一本原文书就是Sherlock Holmes(《福尔摩斯探案集》)。那时大一?还是大二?总之有了一定的基础,情节如刀,文字似剑,一气呵成地读下来,酣畅淋漓。印象尤其深刻的是读《四签名》。早在初中我就读过《福尔摩斯探案集》中文版,可能还太小,那时读到《四签名》的故事,情节让我又怕又乱,中间插叙早年美国人民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我一度摸不着头脑。怎么,不破案啦?还是这书是盗版,串台了?读英文版则既流畅,又能在原文中体会他国历史、文化的细腻、微妙。这次鲜明的对比过后,以后我看侦探小说和科幻小说,就一律只买原版了。几年之内,仔仔细细,攒齐了阿加莎、托尔金、阿西莫夫们的每一本书。确实没有解决什么问题,甚至还有缺点:在中国买原版书,很贵。
和懒人读书法相比,我读英文书,一直随着喜好,信马由缰,既没解决过什么实际问题,也不曾对一个话题进行过深入研究,欢喜则欢喜,却更像在文字中看美剧,是纯粹的消费,绝少有理性的投资。
读英文书带给我快乐,但不能只为了快乐读英文书。
哎,得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