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新年好各位~
今天是2月7日了,刚才我在知乎上回答的一个问题,觉得值得分享,就顺手贴过来。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能有所收获。
原问题:为什么说『好问题』比好答案更难,更有价值?答案如下。
这么牛逼的问题居然没人问?(WTF!),我只好自己问一下,再自己试着答一遍了。 看看能不能答出来……
下面,对这个『问题』本身,我们提几个问题。通过这几个问题来认识这个『问题』。
好的『问题』给人更有价值的感觉,这感觉体现在什么方面呢?
——它使得这个问题相关的事实或现象更容易的被理解、更深刻全面的被理解。前者降低了认知难度,让知识得意被更多人认识(更容易了嘛);后者呢,让我们更好的认识世界(包括我们自己)。好的问题常常给人启发,帮人打破认知边界,突破认知习惯,充分调动认知资源。好问题本质上是提升了效率。
提出好『问题』更难,难在哪里?
从本质上说,不断提出好问题(的目的)是对认知效率的不断提升。你以为你的问题就是最接近真相的地方,但还有更近、更高效的『提问方法』『质疑角度』,所以,好问题的难,难在对环境认识的深度、复杂度、广度、角度,最好的问题,永远在变化。就像,牛顿曾经问的『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到爱因斯坦的『苹果掉落的速度如果比光速更快会发生什么?』
“难”在人们对于崭新的未知,只有有限的框架和模型,有限的见识,“难”在『不知道自己不知道』,难在大众常陷于无法跳脱的封闭的信息循环。
问题从哪里来?『问题』的终点/重点在哪里(keypoint)?
以中学为例,老师要出一道『好问题』,他要明确:考察学生什么知识点、这个问题的难点和陷阱在哪里(好老师专业挖坑)、如何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老师的问题目的是检验、锻炼、激发学生。
我们人生、工作中的问题,是谁出的呢?你多半脱口而出『是生活出的呀,是生活出的问题,要我们去解答。』不不不,生活没有问题。生活只是给了我们一个情境,这情境会给我们带来一种感知,如果我们不喜欢这种感知,就会提一个问题:从造成我目前感知的A点,到有我希望有的感知的B点,要怎么走?我们不需要回答生活的问题,我们需要回答的是自己的『问题』。问题只是基于愿望和感触,对现实情境的某种角度和方向的感知、描述与探寻。
如何在生活中提出好问题?
生活中的『问题』价值应当如何评价呢?——a.我如何更容易的从A点走到B点(降低认知难度),b.这个问题本身是否能让我们刚好的认识、面对世界?事实上,人人都会不时的陷入谬误,因为人们常常过于草率的关注a,而对b缺乏足够的重视。——不是所有我们感觉『有问题』(不舒服的感知)的情境,真的有问题(效率低)。有时候,可能是我们的感觉本身『出了问题』(更低效率)。
对于『具体事物、科学、乃至于自己本身』,提问题的“正当(合理)目的”是什么?——让它能帮我们对自己和外界更容易有更深刻的认识,乃至基于这认识可以更高效的做事,更幸福的生活,这就是好问题。(我们有无数个问问题的角度,但是真相只有一个)
如何提高问问题的能力呢?
不断问自己,什么更重要,什么最重要?
不断问自己,还有哪些信息是我可能不知道的?
不断问自己,还有哪些信息是我不知道自己可能不知道的?
不断问自己,还有哪些信息之间的联系我没想到的?
我对环境和情境的分析够客观吗?
还有可以从哪些角度分析环境/问题?
还有没有从更深/高层次(意味着更多信息)理解的可能?
问题的深度和高度,角度,有什么特殊价值呢?
更高层次,意味着更多角度
更深层次,意味着更多信息
更多角度,意味着更多方向和可能性
谁/如何更容易收获好运气/好问题?
收获好问题就是收获幸运,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认识『问题』的本质,意味着你有机会提升每一个问题的效率,从思维底层加速成长。言归正传,多看书的人,比较容易产生好问题;多做事的人,比较容易产生好问题,真诚的人,常遇好问题;坚持持续思考的人,常遇好问题(所谓顿悟);愤青也比较难遇到好问题(情绪导致主观);自大的人比较难遇到好问题。点赞收藏转发的人,至少会收获一个好问题(别问我『为什么』这对你不是个好问题:-D)。
举例:历史上有什么高价值(高效率)的NB的问题?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客观上来说,战争是人类社会最高效的进化方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