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意恩仇,也许大家觉得那是英雄豪杰的行为,其实不是这么回事,所谓的快意恩仇就是让自己的想法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那种感觉确实很豪迈,大多数人一定想体验这种感觉,那么,只要你敢爱敢恨,就能做到快意恩仇。
在人际交往中,爱需要表达,恨也需要表达,敢爱敢恨的人才是一个活得洒脱的人,尤其是在爱情和婚姻中更应该如此,如果爱和恨都没有表达出来,那就是憋着爱和憋着恨,憋着爱憋着恨就叫做负爱和负恨,敢爱敢恨就是快意恩仇,恩也好,仇也好,我们要将之表达出来,心理才会健康,心情才会愉快,也才可能会有深情的关系。
我们常常说:“男人不坏,女人不爱”。其实,所谓的“坏男人”无非是敢想敢说敢做而已,他们想说的话不会憋在心里,想做的事情就立即去做,“坏男人”因此反而能和对象结成深刻关系,因为“坏男人”敢于表达,敢于暴露。
在一段关系中,如果总是怕说错话,怕对方生气,怕说出自己的不满,对方因此就会和自己绝交,这样的关系状态并不是最好的状态,永远不会进入到深情的层次。只有能那种既能接受你的爱,又能接纳你的不满情绪的人才可能和你建立深情的关系。
我们东方许多人,性格比较含蓄,对别人有什么不满,总是藏在心里,不和别人沟通,一定要等到矛盾激烈到不可调和的时候才一股脑儿说出来,这个时候才说,已经太迟了,这一段关系是很难修复的了,闹僵是必然的结局。
大家常常看到美国的电影中,许多夫妻离婚之后依然相处得很好,就是因为他们平常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他们将爱也说出来了,让对方知道了,他们将恨也说出来了,让对方清楚了,由于彼此间的表述清楚,沟通畅达,双方之间对对方的需求喜好非常清楚明白,知道了自己哪些方面是对方十分讨厌的, 哪些方面是对方喜欢的和需要的,因此,如果双方还相互在乎对方的话,那些让对方不喜欢的事情就会少做,而让对方愉快的事情则会多做,夫妻之间的感情就容易修复。而如果自己实在无法达到对方要求,自己的某些习惯或者缺点难以更改,则会坐下来心平气和地离婚、因此,离婚之后还可以做朋友。
有些人能够大胆去爱,但是不敢大胆去恨,他的爱也会显得有点单薄。容易像是傻傻的痴情人,因而,在恋爱中,也会处于弱势的位置,灭掉了恨的人,也像是缺少了力量。
心理学家曾奇峰说过:“在你面前,我很好,所以我就爱上你了”意思就是,在你面前。我很好又有用,所以,我喜欢和你在一起的这种感觉,所以,彼此就相爱了。相爱就是双方在一起一种愉悦快乐的感觉。
而太追求清白无辜的人,太喜欢包办事情的人,就会处处表现出自己的好和高尚,就会把“我很好”,“我很有用”,等种种好我留在自己身上,而把“你很坏”,“你没用”,等种种“坏我”投射到对方身上,因此让对方感觉到活得很压抑,对方的感受就很糟糕,有一种负罪感,在关系中,如果一方有负罪感,那么他又如何在你面前内心安宁而自洽呢?所以在关系中,不要处处为难自己,总是原谅对方的过错,总想做个处处宽容大度的人,这样只是会把对方宠坏,对于关系的改善无丝毫好处,反而会让关系快速恶化直至结束。
因此,在关系中,我们要适当做“坏人”,甚至“报复”对方,实际上就是正确表达你的恨。有些夫妻明明关系已经形同陌路,可是却总是迟迟离不了婚,原因是因为一方太对不起另一方,像这样的情况一般需要受委屈的一方将恨发泄出来,才会迅速离婚。
有个朋友的故事就是如此,在婚姻中,她一直忍受,原谅,原谅她前夫的家暴,忍受对方的出轨,忍辱她前夫的彻夜不归,她一点也不采取报复的行为,她只是想做个清白无辜的人,做个好人,家中的责任也一切承担,但是她内心愤怒无比,她的恨一直都在,并没有消失,只是憋在心里而已,因此,尽管她早就提出离婚,但她前夫很久没答应。就是因为她的恨没有向她前夫发泄出来,她前夫的内心无法安宁。直到,她的弟弟把她前夫打了一顿,她的恨发泄出来了,这位朋友前夫的负罪感减轻了,才迅速结束了这段令她痛苦万分的婚姻。
所以,她还和我说,她很后悔当初不明白这些道理。否则早就应该将自己的愤怒和恨表达出来,那么,就早一天解脱了。
当然,说要敢爱敢恨快意恩仇,并不是说我们就可以肆意妄为,不分对象去爱去恨,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爱恨都是有原因的。
同时,爱与恨也要讲究原则:给予对方的爱比对方给自己的要多一点,表达的恨,给对方的比对方给自己的少。这样的关系才可进行良性循环。
去爱去恨去了解,人才能充分活过,在关系的世界里充分展开自己,才能拥有彼此,乃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