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带女儿出去玩。小区大广场上,只有我们娘俩,和一个不停绕圈慢走的老人。
我有点无聊,女儿却兴致盎然,在松树底下低着头搜寻着什么。突然,女儿喊道:妈妈,快来看!这是什么?
我跟着她到一棵松树底下,孩子从湿软的泥土上,捡起 一个类似松塔的东西。但是松塔是散开的,像一朵玫瑰花。接二连三的,女儿又找到两三个。
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松塔,也觉得蛮新鲜的。一开始还以为是谁特意雕琢成玫瑰花的形状,毕竟如果是自然形成的,那大自然的手太神奇了。
女儿显得很兴奋,开心地像找到了个宝物。
回家的路上,她又看到了别的“宝物”,一个细小的在泥土中很不显眼的一颗蓝色塑料心,像是什么玩具小零部件。她兴奋地捡起来,拿在手里端详。
我问她:你不会又要捡回家吧?
她开心地喊:那当然!
我噘噘嘴:多脏啊,你老是爱捡这些脏兮兮的东西。
真的,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这样,我女儿只要一出门,就会捡回一堆我们大人根本不会注意到的东西。
比如冬青树的种子,一棵棵红豆豆一样落在地上,我们大人根本不会在意,女儿却很开心,蹲下捡半天,捡好多好多,细心地装进口袋。
我们大人总会催她:天啊,你又在捡什么破烂啊,脏兮兮的,快走快走!
她捡回家的东西,有的还真挺特别,比如什么像蜂巢的大莲蓬、有着完美螺旋纹的松塔,但有的时候就是简简单单的一朵花、一根小树枝,我实在看不出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孩子总能发现这些东西独特的地方,比如——“这根树枝很结实,和别的树枝不一样”,欣喜地欣赏着。
我记得有一次在楼洞口的公共垃圾桶底下,不知道谁扔了一些五颜六色的塑料小石子,很小很小,我和孩子爸爸步履匆匆,恨不得能绕过那个垃圾桶,可是她却一下子在地上散落的垃圾中发现了这些小玩意,捡了好多装进自己羽绒服口袋里。
我和孩子爸爸走在前头,一扭头发现怎么孩子不见了,一看她又蹲在地上“捡破烂”,气不打一处来。
我厉声道:垃圾桶旁边的东西你也捡?多脏啊?!上面全是细菌和病毒!
女儿委屈巴巴地答道:回去洗洗不就干净了吗?妈妈你看这多像一颗颗钻石啊!
她略带惋惜地说:我实在是捡不完了,我真希望咱们回来的时候这些钻石还在,我把它们都捡回家。
我差点没晕过去。
但其实后来女儿把这些小塑料石子清洗干净,放在她的塑料公主城堡玩具上当作钻石,真的很漂亮,一点也不像从垃圾堆里捡出来的寒碜样儿。
美丽的“钻石”,就这样被女儿从脏乱的垃圾堆里发掘出来了。
我有时候就在想:相比孩子,我们大人是怎么丧失这种能力的?
我们年龄比他们大,经验比他们足,学识比他们多,但是感知生活的所有感官,都比他们退化。
他们的感知器官永远打开着,在稀松平常中找寻着不一样的地方。
他们不会被外在的东西所迷惑。好看的东西,不会因为在垃圾堆里,不会因为上面有细菌病毒,就变得不好看。
而我们,却很容易被外在的东西迷惑了双眼,而看不清本质。
就像《小王子》中传递出来的信息那样,成年人对人和世界的认知不再出于心灵的、情感的需要,而是以功利、物欲以及固有的模式来衡量事物的价值。
就像——
当你向成人介绍一位新朋友的时候,他们从不会问你: “他的嗓子怎么样? 他喜欢玩什么游戏? 他是否采集蝴蝶标本?”
而是问: “他几岁了? 有多少个兄弟? 体重多少? 他的父亲挣多少钱?” 在成人的思维逻辑里,了解了这些就真正的了解了一个人。在他们充满功利性的眼光中,再美丽的事物也难逃被金钱标准衡量的厄运。
“如果你告诉大人: ‘我看见一幢漂亮的红砖房子,窗前摆着天竺葵,鸽子在屋顶栖息…’他们便无法想象这是一幢怎样的房子。你必须对他们说: ‘我看见一幢值十万法郎的房子! ’他们就会惊叹: ‘多漂亮的房子啊! ’”
这种成人逻辑也影响了我们对幸福的追寻。
我们的幸福被消费绑架了。我们往往觉得购买汽车、衣服、物品、房子才会使自己更幸福。想想那些汽车广告就行了,仿佛只有你拥有了那辆广告上的汽车,才会有一家人快乐的出游。
我们的幸福被完美绑架了。比如婚姻,我们会幻想一个完美的伴侣,有钱有能力,父母无负担,彼此相处和睦、情投意合,如果婚姻生活不像这样的话,那么说明我们没有找到那个对的人。
我们讨厌痛苦,拒绝苦难,觉得没有痛苦和苦难才是幸福的一生。
就像我女儿发现的那些漂亮“钻石”,我们觉得是垃圾堆里捡来的,上面有细菌和病毒,就压根看不出它本身有多漂亮了。
实际上,如果你想得到美丽的“钻石”,就必须接受它是从垃圾堆里捡出来的,然后把它拿回家,仔细地清洗干净。
就像柯苏《在喧闹的世界里清醒地活》中传达的信息:要想得到幸福,就要坦然接受不幸、苦难和不完美。
因为生活就是如此:一个接一个的苦难,虽然其中大部分无法解决,但这并不会阻止我们幸福地生活。
最后的最后,我依旧感动于我的女儿,在这一片杂草和垃圾堆中,一下子就发现了小草已经感受到了春的气息,结出了米粒般大小的小白花。
而我,定睛看了好久才发现。如果不是女儿提醒,我压根都不会看到这片杂草和垃圾堆中,已经开出了小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