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1日 五月十六 周三 老乔得病710天,居家康复第490天。
“大家好,我叫韦东奕,这是我的账号。”4秒钟,3句话,北大韦东奕涨粉2400w。
北大韦神——韦东奕在社交平台开通个人账号,发了一个极短的视频后,迅速引爆网络。
没有精心的包装,没有细致的彩排,一句再普通不过的介绍被网友疯狂点赞转发,韦东奕迅速冲上热搜,火爆全网。简单、真实、“笨拙”的韦神爆火。在一个虚构人设、炒作遍地、剧本满天飞的时代里,他告诉我们,什么才是一个人最大的魅力。
越专注,越简单
一张桌子,一台电脑,一个矿泉水瓶,还有纸箱和袋子,就是韦神办公室的全部。;每天办公室、水房、厕所三点一线就是韦神简单的生活。路线固定,时间固定,除了吃饭,就是上课、研究。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一个人只有在物质和生活上保持简单,才能有足够的精力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中来。对韦神来说,衣服保暖就行,水解渴就行,饭充饥就行。一切都没有他的数学重要。
有网友送他一个杯子,他也一直没有使用,依然是用他的矿泉水瓶。平时在食堂吃饭,经常就是白菜豆腐。衣服旧了破了也无妨,能穿就行。甚至有人爆料,他每月生活费是300元。
他拿到了青橙奖,也不去领奖。对他来说,好像荣誉也不太重要。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年纪越大越发现,生命本身,其实是一个删繁就简,去伪存真的过程。把生活过得尽量简单一些,内心才能更加充实。
周国平说:一个人只要肯约束自己的欲望,满足于过比较简单的生活,生命的疆域会更加宽阔。一个人真正的高贵,不在富裕的物质生活,而在于繁盛的内心。内心充实,才是过好一生的精神食粮。
越纯粹,越真实
其实这不是韦神第一次进入大众视野了。几年前,他就曾因一则采访出圈。那时候韦神手里拿着馒头、矿泉水瓶接受采访。他不善言谈,一直在用手转矿泉水瓶的提手。自我介绍像是在背简历。记者问他要不要对大家说些什么。他说一句:欢迎大家来到北大,我也不会说别的。醉心数学研究,不会说官话套话,也没有太多的物质需求,面对镜头甚至显得有些过于老实拘谨。
古人说:天然去雕饰,大概就是这一类人。他们对往来应酬、人情世故仿佛一窍不通,保持着最本真,最自然的反应。老师上课的时候,如果老师讲错了,他会站起来,指出老师的方法不够简洁,然后走上讲台,用自己的方式重新演示。很多人因此质疑他情商低,缺乏社交礼仪,但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对真实的执着。
老子说: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婴儿无虚伪无矫饰,不算计,不虚假,以最坦率态度待人接物。这样的人,一方面可以不违背自己的本心,真实地走在自己人生的路上。另一方面,他们不会耍心眼,是永远可以信赖的伙伴。
越专心,越丰富
面对自己的走红、生活,韦神给记者的回答简短而敷衍。但是谈起数学,他却像是打开了话匣子,谈自己发明的不等式,说新开的课程,甚至给记者推荐了两本数学书。
对他来说,数学就是一切。别人觉得他没有社交,没有美食,过得是苦行僧一样的生活。其实这样的人内心的富有程度是我们外人无法想象的。
心理学家马斯洛就曾提出过一个学说:高峰体验。马斯洛认为,这种体验是人类快乐的巅峰,是超越时空、超越自我的满足与完美。而这种体验恰恰无法在物质生活与人际交往中获得。只有真正达成自我实现的人,才能拥有这份体验。
所以古往今来,那些专注于精神生活的人,反而是更为富有的人。他们在人类的精神图谱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嵌入自己的生命,并为之努力,这就是他们的快乐。
庄子说:至乐无乐。真正的快乐,不是来自外界,而是来自内心的超然。专注是抵御物欲的铠甲,热爱是滋养心灵的清泉。精神富足者,一箪食一瓢饮亦足乐。拒绝被物质捆绑,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内心的自足和澄明,才是人生最好的境界。
看到这样一句话: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一个不修边幅、不善言辞的数学家能成为现象级网红,着实令人意外。但我觉得,也许不是意外,他的爆火,恰恰是对当下诸多困境的一个回应。也许我们可以摆脱内卷内耗,摆脱物欲裹挟,去掉那些无谓的包装和矫饰,找到内心的热爱。专注地走在自己的路上,发自己的光,像他一样,成为一个简单、真实、富足的人。
本自具足,不假外求。我想,这也许就是一个人最大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