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16年,Science最近再次向全世界发布最前沿的科学问题:
Can we predict the next pandemic?
Can a human tissue or organ be fully regenerated?
What role does our microbiome play in health and disease?
……
新版125个问题中,有持续关注至今尚未解决的重大科学难题,如“宇宙是由什么构成的?”“我们可以阻止自己衰老吗?”;
也有“我们可以阻止全球气候变化吗?”“能量存储的未来是怎样的?”等具有挑战性的全球共性问题;
更有具有较强时代特征的医疗、科技的“量子人工智能可以模仿人脑吗?”“DNA可以广泛用作信息存储介质吗?”,其中“Is there a scientific basis to the Meridian System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即“中医的经络系统有科学依据吗?”赫然在榜,这项来自古老国度的特殊医疗体系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似乎格外引人关注。
恰逢冬奥,扬我国威
2022年2月4日,壬寅年立春时节,全世界人民共同见证了北京冬奥会开幕。
人们惊叹于开幕式表演的璀璨绚丽,惊叹于奥运圣火的巧思妙想,惊叹于古老的东方哲学与时代之变形成的强烈共鸣,也感叹疫情之下中国打开国门,迎接八方来客共襄盛举的“大心脏”。
冬奥会的到来,不仅大大增强了民族自豪感,更是将“全民健身”、“体育强国”的热潮推到顶峰。
据国家体育局统计,截至2021年10月,全国居民参与过冰雪运动的人数为3.46亿人,已实现国家体育总局在 2018年提出的“3亿人上冰雪的目标”。
机遇与挑战共生,#雪道的尽头是骨科#、#冰场的终点是急诊#、#骨科医生说一天9台手术,7台是滑雪滑的#也屡屡冲上热搜。
随着参与运动人数的增加而带来运动损伤增多,也让社会各界关注起中医药领域潜在的庞大市场。
无独有偶,北京冬奥村综合诊所设置了多个科室,中医科自然也包含其中。
虽然,奥运村的医疗保障多以运动损伤和外科为主,但传统中医的针灸、推拿、正骨等治疗手段,为运动员们缓解、诊疗多年冰雪运动、职业训练留下的新老伤痛效果明显而备受关注。不少国家代表队的医务人员、参赛队员慕名而来,体验中医非药物疗法的神奇。
北京冬奥会独有的中医医疗科,用其独特的技术带给全世界来参赛的运动员新的体验,更给炎黄子孙5000年来引以为傲的传统文化发展带来了希望与愿景。
国之瑰宝,惊艳四方
据报道,在冬奥会主媒体中心二楼中央,有过百平方米的“中医药文化展示空间”,该展区在内容设计上紧扣“阴阳五行学说”,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生命轨迹,运用8K、5G等高科技手段打造沉浸式体验。
10秒探寻:通过滑轨屏呈现的3D可视化经络图像,在10秒内可了解某一个穴位、某一条经络背后的奥秘。其中的四诊仪可将中医舌诊、面诊、脉诊、问诊整合在一起,提供数字化中医诊断信息。
药食同源墙:展现了一幅生活化的健康阴阳图。
天人合一屏:为参观者带来“四季变幻”“云游北京”“功夫打卡”三个互动式体验场景,传递了中医药文化的深刻内涵。
八卦多面屏:8块屏幕分别呈现《易经》八卦,并于地板投影出太极八卦图,屏幕上太极八卦图旋转不停,象征不断发展的世界与生命的生生不息。
望而知之屏:其中的“二十八宿”代表着中医“天人相应”的基本理念。
此外,“中医药高光时刻”板块更是记录了中医药发展的光辉历史。
随着一株小草讲述故事,每位客人很快被带入中医药的世界。
一幅国画演绎了中国古人生产加工中药的全过程,中医诊断法“望、闻、问、切”被浓缩在四个场景中;
一个巨大的“针灸铜人”告诉你什么叫穴位和经络,墙上的156种道地药材告诉你中药取材自然;
一株浙江出土的灵芝,印证了6800年前中国人就开始应用中草药。
想知道你所在国家与地区中医药立法情况,只要触屏,一目了然。
中医也曾送给世界一份礼物:植物青蒿,一种不起眼的小草,传统中医用于治疗虚热、中暑以及黄疸等疾病。
参考古人经验,结合现代科技,屠呦呦研发提取出的青蒿素,是当今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
恰逢北京冬奥,这是一个向各国奥运代表团传播中医药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舞台。
国家也在紧抓契机,充分展示中医药瑰宝的时代华彩,让更多世界各国民众认识中医药,通过中医药这把钥匙打开中华文明宝库,领略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少年中国,中国少年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在全世界有40亿人使用中草药治病,占世界总人口的80%。单是欧洲中医师、针灸师就有12万之多,针灸、植物药的运用及中医医师执业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已取得了合法地位。
全世界更是有70多个国家制订了草药法规,183个国家和地区已有各种类型的传统医药机构。
据不完全统计,国外的中医药从业人员有几十万人,国际上中医药从业人员达50万人,这其中90后的年轻人成为主力军。
18岁的谷爱凌大杀四方;17岁的苏翊鸣从CCTV—6跳到了CCTV—5;2001年出生的李文龙成为了“全民小儿子”,这届冬奥会中国的年轻人带给了我们太多感动。
时代的一粒尘变成了人类身上的一座山,在那些被偷走的时光中,越来越多人看到了年轻人的力量。
那则叫《后浪》的演讲也曾火爆网络:
“你们拥有了,我们曾经梦寐以求的权利——选择的权利,你所热爱的 就是你的生活,你们有幸 遇见这样的时代,但是时代更有幸,遇见这样的你。”
现在的年轻人,白天是三里屯绑着脏辫的嘻哈潮人,晚上就和年代剧里的鲁迅先生共情;
平日里穿着干练套装高跟鞋的陆家嘴白领,说不定是某个汉服文化节的常客;
既能在网红店踩坑又种草里浮沉,也能转头打卡博物馆、蹲点文创雪糕;
就连95后的达尼亚也因为去中医馆刮痧而错过了部门同事的生日party。
这些看似割裂又矛盾的生活切面,映照出当代青年的真实写照:每个年轻人的胸腔里,或多或少都跳动着一颗横亘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心脏。
那么,在国家大力弘扬中医药的形势下,作为主力军的年轻人又该如何讲好中国医学的故事呢?我们拭目以待!
文/达尼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