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时间匆匆,从我在简书创建了第一篇文章开始,已经过去了整整10个月了。也很开心在这过去的一段时间内,写下了6万多字。然而这带给我的并没有多少快乐的回忆。
因为每当我写完一篇文章之后,总是忧心匆匆地期待有更多的读者能够阅读我的文章,也十分向往有些读者会喜爱我的文章,并且给我点个赞。
然而时间一点一滴的消逝,我在焦灼的等待中重复着刷新自己的页面。
实在令人非常抱歉,我的文章只有了了数人阅读。
我感到非常的失望和气馁,我多么希望能够像那些优秀的作者一样,一篇文章就有上万个人阅读,更有数千人不断地点赞。
也许是自己的文笔实在有限,又或者自己的标题写的不够吸引人。
所以,我买了很多关于写作的书,也浏览了很多关于写作的资料。
在这其中我了解到:写作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自我成长的过程。
我认为这个观点非常正确,任何有才华的人,都需要亲自动笔将自己脑海的里文字刻画在纸张上。
也从来没有一篇初稿能够成为经典。
所有优秀的文章,都在不断的修改和思考之后才能呈现给读者,让读者能够享受片刻宁静的休憩。
我不断地尝试,不断地积累,不断地在敲击着键盘,只为能够留下自己的文字。
我阅读名著经典,读到深处还会记录一些自己的所感所想;我阅读那些优秀的文章,想要从中学习到关于写作的诀窍。
即使没有人阅读,没有人评论,没有人点赞。
我不会再气馁,我不会再抱怨。
02
在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忽然发现,简书上推荐的一些文章全是关于“写作”这个话题的。
例如讲些一些靠写作变现的、讲解如何投稿公众号的、讲解如何做自媒体的等等之类的话题。我不清楚是因为简书运用了大数据的运算规则,只要我点进任何一个话题,而刷新出来的作品全部都与此相关,又或者是简书整个平台都在推荐这样的文章,好吸引那些有写作爱好的人,希望通过写作变现的人群,投入简书的怀抱,企图真的考写作实现月入过万的理想。
当然以上这些功能性文章也十分的优秀,但是我希望看到更多的故事性文章。
想要在那样的文章里,透过字里行间跟随作者翱翔在他所创造的世界里。
偶尔,我也会看到一些阅读量非常少,甚至没有什么互动,但是文笔非常精致的文章。
我很奇怪为什么这样的文章阅读量这么少,起初我还以为是作者刚刚发布的,但是一看创作的时间,我反驳了这个自以为是的观点。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许是我与大众之间的品味有些差距。
但是随之的深入,我发现他们的文章确实写得十分优秀,只是他们跟别的作者的互动非常地少。
我想这就是大概的原因吧!
然而他们的写作量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少,甚至不乏有些坚持日更的作者。
我不由得感叹,这样的作者实在是太专注于自己的作品了。
后来,我跟当中某个作者发私信。他告诉我,他只是在空闲时间,写下一些文字,发表在网络上。不论读者多或者不多,他都坚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不被任何事情干扰。
我多想买张机票来到他的城市,跟他面对面坐在某个小酒馆一起畅谈人生。
人生最大的理想,不就是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吗?!
从那以后,我也不再纠结自己的读者会有多少,也不再关心自己写的文章是否有人点赞,不再被那些苍白的数据左右自己的情绪。
写作是的我爱好,能不能变现,有没有读者其实都无关紧要。
写作是为了取悦自己,写作是为了与自己的灵魂相遇。
为面包而写作,不久就会窒息我的天才,毁灭我的才华。任何刚劲的东西,任何伟大的东西,都不会从一支唯利是图的笔下产生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