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直击核心

奠定直击核心的教练基础。

1.、教练对话的三个关键元素

  开端:

目标是建立信任和融洽的关系,让客户自由分享。包括开场问题、客户故事、听完故事后的第一个问题以及对话合约。

  中间:帮助客户意识到他们所处的困境及其背后的原因,促进思维上的转变。

  结尾:让客户将学到的内容付诸行动,建立支持体系,并通过协作结束对话。

2、教练对话的开端:

  开场问题:

应避免预设议程,允许客户分享他们当前最关心的问题。开场问题应引导客户聚焦于对他们有价值的内容。

客户故事:

客户通常会分享细节和例子,教练应从“直升机视角”倾听,将故事与客户本身区分开来,避免陷入细节。

教练行动的方向,对人不对事;教练提问的方向,对事不对人。

第一个问题:

在客户分享完故事后,教练应提出一个开放式问题,帮助客户从故事转向更深层次的自我探索。

1、为什么你很难对此事保持沉默?{对人}

2、是什么让你很难对此事保持沉默?{对事}

3、你认为是什么让你很难对此事保持沉默?{对人对事}

在平常的交流沟通中,我们习惯于采用第一种方式来问问题:

为什么你很难对此事保持沉默?

而第二种提问方式,即是什么让你很难对此事保持沉默?我们则不常使用。

提问的方式不同,其带来的影响也不同。

第一种提问方式隐含有不理解甚至质疑的意味,给接收者或回答问题者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需要他们进行解释,这很可能使回答者产生不适的感受。

相比之下,第二种提问方式则保持中立,从客观或无立场的角度出发提出问题。这种方式让接收者或回答问题者有充分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思维和感受,而不会引发不适。

最主要的是,在我们的沟通语境中,很少采用第二种以“是什么”开头的方式来提问。这或许是值得我们反思和改进的地方,因为更加中立和开放的提问方式往往能够促进更加深入和真诚的交流。

对话合约:

教练和客户应就对话的焦点和预期结果达成一致,确保对话有明确的方向。

3、中间部分的核心:

  帮助客户识别他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背后的原因,促进思维上的转变。

  通过提问引导客户深入探索他们的动机、思维方式和行为。

4、结尾部分的目标:

  帮助客户将对话中学到的内容转化为实际行动,建立支持体系,确保客户能够在对话结束后继续推进。

5、避免教练设定议程:

  教练应避免无意间设定对话的议程,确保客户能够主导对话的方向。教练的职责是保持对话的聚焦和推进,而不是引导客户走向预设的解决方案。

6、对话合约的重要性:

  对话合约是教练和客户就对话焦点和预期结果达成的共识。教练应在对话过程中不断确认和调整合约,确保对话始终围绕客户的需求展开。

7、直击核心的教练方法:

  强调通过深入提问和探索客户的动机、思维方式来帮助客户实现自我觉察和转变,而不是简单地解决问题或提供建议。

通过这三个关键部分的有机结合,教练可以构建一个高效、深入的对话,帮助客户实现自我觉察和行动上的转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