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力
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未来区分人才的重要标志。
创造力与每个孩子未来都息息相关
孩子未来的竞争更加残酷
在未来30年,机器将替代人类50%的工作
孩子未来竞争的突破口是价值
价值决定孩子未来的生存
专业技能+创造力=价值
当具备相同专业技能时,创造力才是强有力的竞争优势,因为创造力是不可能被替代的。
智能家具代替了服务人员
智能机器人代替了送餐服务
智能客服代替了人工客服
无人驾驶代替了司机
智能翻译机代替了翻译
扫码下单代替了服务员、银行职员、超市收银员
逐步成熟的人工智能开发系统
没有你,是可以的
创造力越强,价值就越高,孩子就越不可被替代
0~1的过程
发现 想象力 看见别人看不见的更多素材
可行 创新思维 把素材重组、排序、搭建对现实有用的结构
实现 执行力 把搭建好的结构落地产出
想象力是最高级的见识
想象力与生俱来,小时候最丰富
固有的规则和认知,把想象力越锁越紧
5种破坏孩子想象力的行为
1.纠正孩子的“离奇想法”
孩子早期的想象具有夸大性,因为他们还不能分清想象的事物与现实之中事物的界限。比如: 孩子有可能想买一个比房子还大的汽车,想登着梯子爬到月亮上。
2.阻止他们探索
孩子的好奇心非常宝贵,可出于各种原因,父母常常不能接受孩子在好奇心驱使下的种种要求。
比如: 用水果刀自己削苹果、把整卷纸都泡在水盆里、用床单在客厅搭个帐篷……
3.替孩子做事
想象力不是“想入非非”,而是来源于生活中的创造。家长一味代劳,会让孩子失去动手动脑的机会。
而孩子在做事过程中,会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反复实践,这些经验会为发挥想象力和创意提供源泉。
4.给孩子提供标准答案
孩子到了提问的敏感期,总把“为什么”挂在嘴边。父母为了正确回答孩子的提问,恨不得翻遍所有的百科全书。其实孩子的每一个为什么,都可以有很多种答案,父母可以试着问问孩子的想法,或者跟他一起去找找答案。现成的答案会束缚孩子的头脑,让他失去思考的动力。
5.对孩子进行过早过多知识灌输
丰富的表象是想象发展的基础。父母应尽可能让孩子接受丰富、生动、形象的刺激,并为其创造一个开放和多元的活动和感知空间,让他们尽量多地接触和认识客观事物,形成丰富的表象。
不要做破坏孩子想象力的罪魁祸首
怎么培养想象力呢
1.父母要清空成年人的心理预没,接受“不完美”。
2.鼓励孩子对“可能性”的思考
几十年的研究都发现了,多培养孩子关于各种不相关可能性的思维,那么他们的未来就会更加有创造力。而且如果孩子具有较强的可能性思考能力,未来在工作中的优势也会非常明显。
3.对孩子的“折腾鼓捣”宽容些
孩子的思维发展过程
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
创造力=想象力+创新思维+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