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览:
第一篇《谈张国荣》(公众号稿)
第二篇 随笔《姑娘,打尖儿还是住店?》
第三篇《叶先生和花姑娘》小说书评
第四篇电台稿:《东风破—— 国风歌曲的经典代表》
第五篇《人到底是快乐的吗》——知乎上的回答
第六篇原创歌词:听
第七篇关于爱情的一篇随笔
第一篇《谈张国荣》(公众号稿)
谈起张国荣,我们对他的印象大多停格上世纪末那略显怀旧风的荧屏上,《倩女幽魂》中的张国荣笑容晃眼,他是最风流倜傥的宁采臣。《霸王别姬》中的他粉墨登场,把程蝶衣形象拿捏到了眉眼之间,兰花指上,可谓是一笑万古春,一啼千古愁,哀艳到极致。 导演陈凯歌提到其中一场戒大烟的戏时说:“我这边一喊停,张国荣哭成泪人,久劝不止。我劝不住也急,我说你是哀哀如丧考妣啊。这人戏不分,张国荣是做到头了。《霸王别姬》成就了粉丝喜爱的程蝶衣,更诠释了“不疯魔不成活”的张国荣。
美国CNN评价他道:“他是亚洲顶级巨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拥有令人激赏的演艺才华。” 的确,演艺,导演,编制,词曲创作,演唱都是他的专长,他是影视歌坛多栖发展的代表,短暂一生殊荣无数,出道26年,演出过19部电视剧,61部电影,出过60多张唱片,唱过260多首歌,举办过300多场演唱会,无论从数量,还是水准来衡量,他都称得上国际艺术殿堂里闪耀的一颗明星。
除了一生殊荣,他的人品也不负其“谦谦君子”的形象。世人对张国荣的誉赞数不胜数,有一句话令我特别深刻:” 和他的才华比起来,他的容貌不值一提,和他的人格品质比起来,他的才华又不算得惊艳了。
除却可能会随着时代进步而褪色的电影作品,他作为一个偶像,带给粉丝们的正能量经得起岁月的考量和人性的打磨。
要说作为一个单纯只喜爱张国荣歌曲的路人粉却深深被他感动的理由大概是:张国荣一生不忘做自己。
他,洒脱,无畏,一生敬业,追求梦想,他不因时间的流逝而改变丝毫,即使死前都保留着独立的人格。
他对爱的理解或许超越了那个年代,但他爱的问心无愧,爱的坦诚却不虚张。他的一生低调做事,以善待人,他虽是一个时代的锋芒,生前身后却都散发着温和不刺眼的光。
如果说一个人来人世走一遭也就短短三万多天,那么他能为自己的生命拓展宽度的也就活着那几十年。
可这个人物,张国荣,死后的十四年,粉丝数量不减反增,人们或许禁不住感慨天妒英才,却也能见证一个:生前不报,身后报的偶像,他生前善果累累,那些受过他帮助的人,被他感动的心,都会将爱蛰伏于岁月,留藏在世间。张国荣活出了生活的本色,不枉人世走一遭。
“不施粉墨就站在光明的角落……” 他的歌声在我听来遥远又亲切,清晰却很神秘。对我们九零后来说,他不太像那种凌晨抢票就能买得到演唱会门票的时代巨星,倒像是被世人刻录在留声机里的一段岁月传奇。
第二篇 日记随笔《姑娘,打尖儿还是住店?》
憧憧往来的人们互相打了个寻常的照面后便继续往前,似乎谁也不意外谁隔夜的倦容。我时不时搅拌着没有热气往上冒的汤,等候着下一列车次。
北站附近的一家餐馆里,几个风尘仆仆入座的男子在我旁桌坐下,菜上的快,以至于位子还没坐热,大家就开始畅叙幽情,坐在中间那个留着平头的中年男子声色乐呵,后背挺得笔直,那满脸止不住的欣喜好笑要把天款到黑透了为止,他晃了晃手中那瓶啤酒,眯着眼睛故意压了压声音:“明明自个儿也是风华正茂,早上对着镜子刷牙的时候,一看镜子,还是忍不住想喊自己一声大爷!操!” 讲到后面时,男子已经不吝啬自己的大嗓门,有种拍案而起的架势。但他手中的啤酒却在甩下的一瞬间小心翼翼的顿在了桌上,举手投足间十分霸气,也不显得粗犷。
在众人的哄笑中他没再继续讲下去,干了半瓶啤酒随着众人一起笑...只是他眉间那很不明快的落寞劲儿似乎随着什么一起流淌出来,居然搞得红了眼眶。 我有点惊讶,不由得想起那句“只是未到伤心处..”,虽然他没有落泪就是了。像他那样漂泊不定的异乡人,每次累得得绷不住时,或许匆匆压下的情绪都像石头一样,成了心头的坝。
于是眼前那些颔首的,闹腾的,笑笑不说话的面孔一时间都有些沉默,那多年来不知几个形容词能道出的感受,终于都在男人那不地道儿的粗字上,决了堤。
我撇回了头,没法儿感同身受,只觉得在这公共场合理当兀然的北方口音逢上此时此景,变得意外的和谐,就像负负得正一样,好像没有任何不妥。
我不禁想到武侠小说里各路豪杰聚在酒楼的隔间里一饮三百杯的画面,若干觥筹间的豪言壮语,交错着,翻滚着..众人们深知这地角天涯,后会难期,却还是在末了把含着的那句“珍重”道出,语气悼怅,说太慢怕坏了,说太重呢又怕散了。无论好汉还是女子都一派侠士作风,敢来迢迢领这惜别之情。 江湖中人风尘仆仆中搁下的那句“来日方长”恐怕是遥遥无期望不见头的,似乎大侠们从不缺谁陪在身边,又总是欠了谁一场道别。
扯远了,不过这要是古代,刚才那些在路边对我吆喝的话语都得变成:“姑娘 打尖儿还是住店?”
看了眼手机:22:05,我第一次觉得饭店外这十点不到的夜色,孤立得如凌晨三点的一般,好像有些难熬。
第三篇《叶先生和花姑娘》小说书评
命运是什么。命运可控吗?真好奇叶先生本人会怎么回答。
叶先生是谁呢?看完这篇小说后,我会这么讲述他:
“叶先生是个卖棺材的,看得见别人死期后,他似乎需要更多的厚道支撑自己过活——叫人直面死亡。于是他给自己弄了个横幅:如果能直面死亡,死亡不过就是一口墓地。
看得到人的大限,叶先生活得多么孤独和无趣,“反正短命的长不了,长命的也死不了”,无论中间悲喜,似乎都过得毫无期待。
然后,“保命墓地”出现了,一群乌合之众不仅贪生怕死,还愚蠢至极,叶先生看着因果已定的群众们,无力叹了口气。
阳光破碎在花姑娘出现的那一天。花姑娘出现,叶先生对命运的推测失去控制。”
明明慌了的叶先生,却强行笃定,他的内心活动是这样的: “他知道,花姑娘不死,他的墓地就卖不出去,他更知道,花姑娘还远不至死。" 这句话是我心目中文章的点睛之笔,也是作者运笔时的传神写照——这种句式和语意上的陡峭、刻薄形成了文章的气韵,从人物的心里活动来说,又陡然倒尽讽刺,又坏又飒 ,使人欲罢不能 !文章多处有此体现,例如“保命墓地”这四个字的强烈讽刺感———乌合之众们认为,头不可断但脑子可以没有!
再读这篇小说,又是到了“他知道...他更知道“这句话,我只觉得刺骨的寒风裹着人性之恶阵阵逼来...结合前面 “重金买通将死的年轻人加入 反墓地联盟”、“顺势卖给了垂垂老矣、却命不该绝的老者”...等,我开始不停的感慨:
叶先生怎么就这么坏呢? 怎么就这么“会做生意”呢!?
将死的年轻人究竟有什么软肋,以至于离开女神,携重金投诚了呢?
...
意图闯入人性秘境的自己开始难以推进,仿佛缓过来后才发现自己皮肤上多了几道只见骨头不见血的微小伤口。
这种深刻的微创是优秀小说的共性:放眼社会,大中取小,以小见大。
一般小说往往对社会全局有了观察和思考后还不足矣,若找不到使力的,具体而微的突破口,多么正确和深刻的主题都显得空乏无力。但这篇文章做到了,作者其他小说,也都印证着这一点。
阳光破碎在我重读第三次。第三次读 “他知道,花姑娘不死,他的墓地就卖不出去,他更知道,花姑娘还远不至死。” 我对叶先生有了新的看法。
这句话显得人物对命运的拿捏过分笃定,与叶先生整体形象中“渴望未知”的谦逊有些违和,且男女主在前期发展的空缺在这句话上似乎有了郁结;
再结合前文对花姑娘的人物塑造的缺失,这句话好像蓦然划破了二、三次元壁,将穿着叶先生戏服的作者倾倒出半个身子,令人五味杂陈,无限深思。
....
不过正是在这句“穿帮”的话后,叶先生才更加鲜活起来:
在花姑娘戳自己十一刀后,他开始措手不及,开始怀疑人生,开始“呆呆的”、“顿时醒悟”。而前文中的叶先生,则像是被提前剧透了的演员,“理所应当“的批发金手指,走剧情,绕反转。
这时的叶先生,不再随便diss乌合之众,也不再老成持重。
他发现自己也和那帮他所谓的蠢人一样,过于”我以为“,他失控了。他发现自己只是乌合之众的耙子,他低估了群众的力量。他总是看得见生死,可却看不清命运,看懂了命运,也敌不过岁月流转。他低估了未知的力量。
他想叫人直面死亡,却难以面对六十载光阴的森森白骨。
“他瘫倒在地上。”
从写作手法来看,此时的叶先生,是在既定的剧情里自由生长的叶先生,是“限定第三人称”视角下的叶先生。
前文中的叶先生更倾向于是上帝视角下的叶先生,而角色的单一、客观的叙述就让人物(形象的)存在感略弱。且一些涉及到剧情走向的过渡中,少了些血肉:描写(环境描写),或是配角的引出、主角与其他人物的互动等。这些东西的空白显得场面撑不起“上帝视角的叙述”。
而文章的一气呵成和精简又显得作者急于铺排逻辑,为了反转而反转,反而因悬疑的滴水不漏、“作者全知全能”而失去节奏感,紧张感和想象空间。也显得作者控制欲太强等~(坏笑)
不过,描写的简略更体现了本文立意的功底之强,真正达到了以意遣辞,神韵俱佳的境地。这与自己写作的习惯:禁不住画面感的诱惑,耽于描写和议论,反而在叙事上节奏拖沓无力等形成鲜明的对比。想起杜牧说:“ 凡为文以意为主,气为辅,以辞彩章句为兵卫,未有主强盛而辅不飘逸者,兵卫不华赫而装整者。 ”
这篇小说立意之深刻,主题之多义,刻画人性的角度之刁钻,使人物和人物,情节和情节间张力和嚼劲十足,禁得起想象(比如大圣人的子孙到底是什么人的原型..),更禁得起反转。
对于我来说,这又是一篇延展性和学习价值特别高的小说,爱了。
命运是什么,我想我能回答了。叶先生从看得见别人的大限、滥用特权、再到被命运倒挃,这中间经历的一篓子反转,就是自己的命运呀。
命运的本质就是反转吧。
第四篇电台稿:《东风破—— 国风歌曲的经典代表》
Hi大家好,我是C萌,今天想和大家从编曲 旋律唱腔与词义去聊一聊中国风歌曲,那么综合我个人的偏好,以及近二十年来华语乐坛上所流行的中国风歌曲的代表,我今天选择了东风破这首歌作为引例。
东风破这首歌曲是迄今为止方文山和周杰伦合作过的中国风歌曲中第一首在词曲编曲上最为完整的中国风歌曲代表作,王力宏牛津大学演讲时列其为华语音乐三十年十大经典的水平。
作为一首标准的中国小调歌曲,曲风委婉没有张牙舞爪的重拍,主歌部分以琵琶不疾不徐的节奏拨弄着,一个说书人开始将一段故事娓娓道来,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他目光悠远,轻轻诉说,让人不禁再猜这其中的思念和漂泊,是否有黏带他哪怕一丁点的愁绪。
在主歌要进副歌前有一小段渐强的仿古筝声的编曲,1: 01s,一个清脆的过场像是忽地揭开了回忆,至此,这个说书人的情绪开始有了波澜,‘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 接着一直到荒烟蔓草的年头就连分手都很。...副歌的结尾,歌词用荒烟蔓草的念头,就连分手都很沉默...
间奏适时拉了一段意境。远的二胡,我的想象中,说书人自此便端起茶抿了抿,在二胡间奏的末尾的-声民族鼓声中不折痕迹的收回了心事,继续平铺直叙.....
为什么是在这里收回了心事呢,我前前后后将这里听力几十遍,发现这声民乐系的鼓点是首次出现,虽只此一声便戛然而止,却为无尽的回忆留了白,婉转而不哀伤。
如果说前面的琵琶和扬琴的拨弄让人不禁一闭上眼进入一个把酒画桑麻,采菊东篱下的时代,副歌前的古筝拉扯出了“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的情绪,那么从这段悠长深远的二胡便是“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的释然,丝毫不逊色于前面的琵琶,说它是东风破的点睛之笔也不为过。
再次说道这首歌的成就,可不仅仅是如此,它是第一首完完全全符合“三古三新”(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6大标准的中国风歌曲。
方文山和杰伦当年也因此获得了金曲奖的最佳作曲与最佳作词,还记得王力宏在牛津大学演讲时列东风破为华语音乐三十年十大经典的水平。我个人觉得呢,经典就是既能让平民大众朗朗上口,回味无穷,又能沉淀在时间之上,为专业殿堂所引据的东西,东风破这么多年来一直是我们心中的经典。
最后,再摘录一段方文山老师的描写:“在最后一段副歌中,用琵琶与二胡声作为结尾,将离愁一路延伸,令人回味再三,顷刻间让人生起一股错觉,觉得有段伤心可以回忆的过往竟是一件幸福的事”。
大概是吧,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虽然最终没有在一起,但却没有没有了那种撕心裂肺,仓皇失措的痛苦,在多年以后,有的只是一股淡淡的,安静的,甚至是宿命的沉默。
第五篇《人到底是快乐的吗》——知乎上的回答
Chapter 1 “人到底是快乐的吗?“
要说人的本质,那就是丧。
人是一种需要消耗的生物——社会是人们消耗后的诞生品;人需要物质基础来充饥,才能不至于外耗至死,又需要安全感归属感来填补内耗,以免空虚而散架。假如不再有这些后天seize来的精神和物质的补给品,人就会消耗殆尽,丧成一堆灰,一具行尸走肉的空壳。
所以,人到底是很丧的,不快乐的。正因此,才诞生了一系列中和此不快乐的快乐。
比如努力时的快感和坚持后的满足感可以抵消空虚和颓废;比如为了满足自己奉献爱心的需要,而去助人为乐时的愉悦;为了从“不被爱”变成“被爱”,而学会了先爱自己。这些都是我们在生活中的快乐。
其次,人到底是不快乐的,可呈现出来趋势却是快乐的——时间被未来分成了若干份,时代在发展和更新,社会日益趋向文明,艺术,哲学和科学都在向前迈步,它们的发展代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此外,人类自身的消耗产生了沉淀,在时间的风化后依然屹立不动的沉淀物成了真理,成为古迹名胜,成为了经典著作,人类所创造的,本就是快乐本身。
Chapter 2
感知时间
我们与时间一开始并没有什么默契与瓜葛,可日子久了,人与人之间就尽是差异了。
人的状态大概分两类,心中有目标的,心中没目标的,有目标的人就像向东航行的轮船,他们的意志契合于行动,铺排在所有时间上的精力十分密集,少有空隙。一投入进去,就感觉时间过得很快,这就像向东航行的轮船,迎着东升西落的太阳前行必定会觉得日子变短,把得住黎明破晓之际,也轻悄收尾于夜,朝夕之间,处处有风景。
而没目标的虽然看似有更多选择,但从基于此的行为模式来看,“没方向”就是他们的方向,与上述的类型相对,他们朝西,只能追着太阳而行,这样必定感到日子变长。可很不幸,人最怕”你以为的“并没有”实际的“那么好”。时间向来无差别对待,在没有谁的一天不是以24小时计的,无法清晰的感知时间使你开始拖延,开始堆积,在今天的慌乱中解决昨天的混乱,从没有计划为明天着想,在日日与新的空虚和焦虑不期而遇中,将这一年划过。
我想,如何利用时间是能力所及,如何感知时间却是一种天赋吧,毕竟有的人一辈子都不知道这一生究竟怎么过的,只一念之间,生老病死都过去了。
Chapter 3
关于 熬夜
人有三衰六旺,阴阳调和要分明,熬夜成瘾的人通常都缺乏这种认识,若是白天没有丧极,总不致在零点时分还不舍将夜放行。浑浑噩噩躺下了,又放任感官在黑暗中格外清醒,再之后呢,扼住了清晨这道关,也过不去零点睡觉这个坎儿。最后只得碾着这一天的末尾,四脚并地地拽着它,企图像和面一般将其拖拽,拉长。只要我还没睡下去,这日期就不能揭过去,超出零点的几个小时都不纳入明天。这样一来一天长达30个小时,多么划算。
怪不得我们钟情于熬夜,在作息这个问题上,我们自有一套哲学观。
第六篇:原创歌词:听
说,说什么
每个人都在说却没人真正在听
主客寒暄落尽谁不安拉扯衣领
坚持几分自我才显得从容得体
嘿,我懂你
不安的时候显得最彬彬有礼
握麦的手攥紧
高音略带颤音
最抗拒说我其实我还ok我本可以
你,你别害怕
其实我们每次都有在听
自从那个清晨你对我说你可以
整个冬天都不再严厉
我其实知道
有你桥都坚固隧道光明
愿你穿过原野沿途有所爱随行
释怀没得到和已失去更加坚定
第七篇 关于爱情的一篇随笔
“时间路过我门口,带走了生命带走了爱情”稍一发呆后,我在自己手账本上写下这句话...
二十出头的人,好像总是对这些抽象的概念较为敏感, 比如时间,比如爱情...经历的贫乏让我对爱情细节的想象也如此困难,这迫使我只能上升,抽象,提出伟大的问题:
我们拥有的时间止于死亡那一刹那,那爱情呢?它是否也在那一刻戛然而止?
千百年来,人们赋予爱情最浪漫的想象莫过于让它战胜死亡,《牡丹亭》中的杜丽娘与柳梦梅;《神曲》中的浮士德博士在真爱的指导下上宕碧落下黄泉;或是电影《人鬼情未了》中那对阴阳相隔的爱人。
如果说早期的艺术作品都在以死亡彰显要情的伟大,那么站在21世纪科技与科幻结合处的我们,是不是可以超越“生命期限”这个维度去试着触及爱情的本真了?
在基因编辑和人工智能和我们一同成长的背景下,似乎人们对“定制人工智能伴侣”、“保留前世DNA的记忆”、“穿越时空的爱情”的设定已经可以超越幻想,成为预期甚至是某种趋势...
或许未来某一天,人类已经可以掌握生命的长度,人类之种种痴狂,或痴爱,或痴于烟酒嗑药打游戏等都可以不再受脑分泌的控制。 甚至掌控Time machine,更加从容的面对生老病死,物是人非。
到那时候,爱情还会依旧吗?它会在时间的长河中流于琐碎和平庸,还是契合我们最初幻想那样——三生三世,亘古长青?是否还像今日般局促与不安——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失去时间,又无时无刻不在寻找爱情真迹。
要是爱情真变得永无绝期了的话.未来的情歌、电影、文学等大概都会转而歌颂“一刻钟的爱情”、“一首歌的爱情”、“《当断即断》”“《爱不动了》”……吧?
其实也不一定,婚姻或许能永无绝期,爱情……却从来都是相对的,稀缺品。这么一想,比起期待爱,我倒更希望活久一点,然后在几个世纪后的今天,再来老生常谈般的讲讲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