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学生子夏,是个苦孩子。他的简介可以这样写:少年家贫,追随孔子刻苦求学,后由老师孔子保荐当了小官。孔子去世后,孔门内乱,子夏愤而离开孔门另起炉灶,到魏国讲学为生。不想事业失败,加之老来丧子,双目失明,生活赤贫如洗的接连打击,几近崩溃。后来配合曾子,参与《论语》编撰工作,才算给晚年找了个糊口的营生。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语出《论语·子路》)这句话,就是孔子推荐子夏当官临行前对他的教诲。
孔子教导他,当官也罢,做事也罢,有两个要诀:第一不要求快,第二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就难免忙中出错,萝卜快了不洗泥,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做,尤其是做学问这样的事情,那是一生一世的功业,急不得。佛语说“没吃三天素,就想上西天”,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求小利,光看到眼前那点蝇头小利,人没有大视野,大心胸,大格局,就坐不了大事业。
所谓工匠精神,有一个核心要素,就是人生的时间成本。中国古代艺术品,大多为帝王皇家所制,最奢侈的不是用料的讲究和工艺的繁复,而是制作工匠的时间成本。有些工匠穷其一生心血,只能造出一件物品,这件物品的昂贵程度,与今日机械流水线大批量生产的东西,完全没有可比性。
孔子一生思考三个“面对”,第一是如何面对仇恨。母亲被逐出家门,自己被剥夺继承贵族身份的资格,面对人生的奇耻大辱,如何雪耻,始终贯穿孔子的内心。复仇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面对,快意恩仇,手刃仇敌,一种是间接面对,依靠自身努力成长,随着财富地位的提高,获得敌方的认同,来夺回尊严。孔子选择了后者,“知耻而后勇”,正是因为遭受的羞辱,激发了内心强烈的上进欲望,仇恨成为孔子不断追求知识智慧,不断提升社会地位的原始动力。
但面对仇恨,渴望复仇,是低级的意识阶段。
第二是如何面对命运。命运,是一个由内在主观意志和外界客观事实共同造就的现实存在,两种因素,两种力量相互博弈。就像物理学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当内心意志足够强大时,主观所产生的反作用力大于外界的作用力,人就可以左右掌控个体的命运。反之,如果主观弱小,而外界力量过于强大,人就会无力对抗,被外力所操纵,任凭命运的摆布。所以,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角度,命运都是可以被转换的,这取决于内外两种力量的博弈结果。
第三是如何面对未来。常人所理解的未来,指的是生命状态存在时,也就是活着时能看到的明天,而孔子的未来扩延到生命状态结束后,思想意识依旧存在并对后世产生影响。
面对三个面对,身处三个系统,人生格局就此不同。
我曾经非常喜欢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思想我们的思想。
思想我们的思想,所有的哲学都在我们的思想中,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发现自己的思想,只有发现自己的思想的人,并且加以追问思考,才能真正称为有哲学思考的人。
人是思想的动物,光是知道思想,而没有对“思想”加以思考、分析和批判,那么就忽略了人的思想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而对于孔子一生,我总结出一句话“热爱我们的热爱”,正因为无怨无悔,百折不回的热爱,最终造就了伟大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