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是人的一种正常的人格特征的维度。之所以说它是个维度,因为它并不是两个极值,即不是简单的“敏感”或“不敏感”,而更像是一个变化的区间。
太宰治《候鸟》里讲:“太敏感的人会体谅到他人的痛苦,自然就无法轻易做到坦率。所谓坦率,其实就是暴力。”
高度敏感的人会被动性洞穿对方的难处,就不能无动于衷,总想着为对方分担一些,就算是要委屈自己,往往敏感的人在事情未发生前就提前自我创造了痛苦。
一些过于敏感的人会懂的共鸣:
一、当别人狠狠地伤害了我,我的内心OS:“我不应该被这样对待,我要把那些人踢出我的生活!”
别人:“那件事不好意思哈!”
我:“哈哈哈没事没事!不是你的错,都是我不对...这个小礼物代表一点心意就请您收下叭!”
二、律师们是怎么做到在争论的时候不哭的
三、当有人给你发了一条消息,你一打开发现只写了你的名字,
于是你静静地坐下来,
开始回想过去五年来做过的所有错事。
四、情感上的塑身衣,令人窒息。
五、你从不为伤害我而道歉,但我却一直在为这件事难过而道歉。
六、某人:“你在哭吗?”
我:“哈哈哈哈哈没有啊,你怎么会这么问。”
七、“我忍你就差不多只会忍你176次哦,我这人没有这么宽容。”
八、别人:“你能接受建设性的批评吗?”
已经开始哭的我,“当然了,你说吧。”
九、人家主动低头的时候我会瞬间原谅他,甚至觉得是不是自己太小气了。
十、一件事情联想千万,每天都跟自己的多余想法作斗争。
十一、明明是帮别人的忙,人家不满意的话还是觉得自己罪该万死
如果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比作成一幅拼图的话,太过敏感的人则常常会为了回避冲突,而将尖锐的凸面朝向自己。这便是性格敏感的人最常遭遇的困境之一:丰富的同情心,加上敏锐的感知力,让他们容易吸收别人的感受,体会到他人可能会忽略的微妙之处,造成的结果就是让自己感到情绪疲惫。
电影《中国合伙人》中,有一句话,是很多人的座右铭:
“年轻的时候,不该什么都不想,也不能想太多。想得太多会毁了你。”
除此之外,内心高度敏感的人常常伴随着社交焦虑,担心自己主动接近的时候得不到欢迎,付出的期望得不到回报,于是很难鼓起勇气迈出社交第一步。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过:
“人性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性格敏感的人易于移情,很容易受到周遭环境的影响,体谅到他人的痛苦,从而放大自己所有的感受,与人交往的时候总是打开雷达,时刻处于侦查状态。
“他们两个人为什么距离我这么远?”
“我刚刚是说错什么了吗?她的表情不太好。”
“我觉得大家都在盯着我。”
那么,内心敏感的人究竟应该如何自处呢?
首先,保护自己的内心。人类是性情动物,受到环境和情感的左右是很正常的表现,在收到外来的气氛感染的同时,冷静分析,尽量感受积极的力量,在感同身受的同时切勿忽视个人幸福感。
其次,就是筛滤信息。可以敏感,但不执着,要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无需对他人的情绪负责。对身边的事物保持高度的敏感,但不要任由他们完全霸占自己的内心,让自己裹足不前。“人活着,应该学会怎么让自己开心快乐,这才是终生大事。”
有一些人是透过一种滤镜看这个世界的:在这个滤镜的作用下,他们看到的世界有着更高的对比度和更高饱和度。因此他们一直是用一种更生动、更激烈的方式感受着这个世界。
这种更加激烈的代价,很多时候不是由自己选择的。但有更激烈的痛苦也能感受到更深邃的喜悦;看见更多的丑陋,也能看见更多的美好。应该还是值得的吧。
正如冰心写道:“如果你的心简单,那么这个世界也就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