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各大购物平台的营销实在太厉害了,但凡打开APP,琳琅满目的广告、大大小小的优惠活动,必定能让消费者为之驻足。像我这样经常需要购买生活用品,定力又不够强的人来说,逛购物平台无疑是对脑力和钱袋子的双考验。
明明只想购买一件必需品的,结果打开APP,脑瓜里想买什么早已忘记,眼里只剩下各种新鲜物品的打折广告(尤其当大数据能捕捉到个人喜好及时推荐相关产品时)。
虽然这个打折活动可能是虚高,虽然这个优惠物品自己一时半会用不上,就还是不忍放弃,忍不住就想纳入购物车,然后在结账的时候左思右想,摇摆不定,究竟要不要下单。
看见打骨折活动,心里第一感觉是捡了天大的便宜,但是眼之所见,结账金额可比原计划抬高了不止一倍。而更为宝贵的时间,就是在这样那样的产品诱惑,以及理智消费的相互打架中被消耗!
更要命的是,各大平台的活动产品不一样,为了更彻底的省钱攻略,逛完一家平台还会逛其他家平台,做下价格对比,然后发现其他家还有其他产品的优秀活动,于是又有了买买买的冲动!
购物平台有一种魔力,就是能让人不停的将页面往下刷刷刷,深怕错过任何一样好产品,错过任何一个打骨折优惠,即便我们最初根本就没有入手某些产品的计划。就是因为促销活动和饥饿营销,使人深陷不能自拔。
以前也遇到不少打折活动最低价的招牌,暗中抬高价格,或是活动结束立马来个更低的返场活动价,着实气人。但归根到底,还是自己的定力不够。
曾经望着身边不断堆积的生活物品,内心繁杂不已。物欲不断增长,只能使人迷茫甚至痛苦。看着别人有自己没有的东西,就在纠结自己要不要买,舍不舍得买,全然忽视自己究竟需不需要。
人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假如生活一直被物质所包围,总在要与不要,有没有能力去要,要了之后如何处置中徘徊苦恼,心灵何来静思的空间?充足的物质能带给人满足,但过度的物质会抹杀得到的快乐。
记得有一本书叫《人活到极致,一定是素与简》,是日本作者山口势子写的书。自从作者一家四口过上极简的生活后,反而有了更多的空间来与彼此相处,彼此关怀。而书中对于各个空间的极简收纳心得,则非常具有借鉴性。
想让内心停止焦躁,重获宁静,尝试将不经常使用、还占空间的物品从生活中清理出去吧。至于那些时时散发诱惑魅力的购物平台,不贪多,留下一两个实用的即可。
想买的东西列个清单,统一抽出一段时间,打开APP直奔主题,同类产品稍微比较下价格,选定自己喜欢的即可,常用物品放进收藏夹。
至于优惠活动、积分活动什么的,可有可无,不是必要的就直接忽略吧,毕竟感觉赚了点儿的痛快,实际是以时间为单位在做不平等交换。
当自己内心的物质欲望减少了,大脑才会腾出更多时间给心灵做滋养,心灵才有能力感受更多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