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我首先要向作家申赋渔表示感谢,看了他的书后让我也有了写写自己的冲动,可以说是我“懂事以来”看的最认真的书。
这本散文集描述了我20岁到26岁之间大大小小的人和事,其中涉及了学业 、工作 、日常 、感情 、旅行 、成家的一些感受,我记忆力不是很好,所以有一些事件会很模糊,但我会尽力去回忆,尽量去向读者公开我这个“相对普通的人”的秘密和内心。这本书可能不会让你学到些什么,但如果你有兴趣窥探别人的内心,那我是个很好的选择,我自认为是个集 善良到令人发指、变态到令人恶心、幽默到令人厌烦、愚蠢到让人发笑,于一身的人。
善良、变态、幽默、愚蠢这几个很飘渺虚无的形容词,任何一个拿出来都可以大致概括一个人。但其实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的又都有一些,可能从大众视野看来变态和愚蠢形容人少一些,更多的是说一个人多么幽默多么善良。但从我的角度来看,更多的人会在潜意识里评价另一个人愚蠢或变态。就如同我,我觉得所有人都很蠢,连我自己都不放过。
当然,这种负面的评价看似是在某些方面,但实际上,当你对某个人定性之后就很难改变。
还要说说5.27这个名字是我到新西兰留学飞机落地的日期,准确的说是2011年5月27日,那时我20岁过了4个月,故事也是从那前后开始。作为一本描写人和故事的散文集,我也就想当然的用了这一切开始时的日期作为书名。无论你怎么想,反正在我看来这是个简单粗暴又高深莫测的好名字。
在故事开始前,我要介绍一下我的背景,以便读者在看故事的时候,能够方便理解我的独特想法和思维模式。
我的爷爷奶奶算是中级知识分子,父亲是一名副厅级的人民公仆,母亲是一家银行分行的行长,家庭年收入100万左右。这个家庭构成在一般人眼里看着还算是相当不错。但家庭的缘故,使我在一些场合见过一些在我印象里的“大人物”,譬如当地市领导、区域富豪,见多了也就没觉得自己家庭有多好了,这就使我从小产生了一种自卑与高傲的双重性格特点。有人会说:这不是废话么!大部分人都这样啊。要我说其实有区别,我的自卑与高傲特别均衡。当然这也与我的家庭教育和遗传有关,我父亲就是极其的谦卑,总觉得自己能把工作默默干好就行,不求升官、不争政绩。母亲则很外放,拼命争取、炫耀功绩,总想做大事不满足现状。这也就导致我从小同时吸收了这两面的性格特征。今天想着改变世界,明天想着世外独居。这种心理时间一长,使我产生了一个魔幻色彩的梦想——桃花源处种着瓜果、养着牛羊,同时改变这个愚蠢世界。
说白了就是觉得自己可以不劳而获,同时还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的错觉。
李查德一家
李查德(Richard)家是我在新西兰的寄宿家庭。2011.5.27的傍晚,我伴着下班高峰的车流从奥克兰机场出发,坐着语言学校派来的小巴士,走走停停的来到了格林菲尔德区的寄宿家庭。
我深刻的记得,小巴把我放在李查德家门口时,我心里空落落的,恐惧的心情远超于想象中的新鲜感。
现在回想起来,可能是当时在国内做留学准备时,浏览的寄宿家庭负面新闻比较丰富,从而使我还没遇到任何事情,就有一种受害者的情绪。
见到李查德夫妇已是晚上八点半,经过了一套世界通用程序化的寒暄后,步入了属于我的空间,一个7.5平米的三角形卧室。房间内的物件虽然很旧,但却也让人来得安心。而那时我也变化成李查德家某样会吐钱的新物件。
这家人是标准的新西兰蓝领家庭。妻子是家庭主妇,日常工作是买便宜的菜,做简单的饭。没有想象中的热情,但还算是礼貌。丈夫是一名只有晚班的货车司机。工作日的每晚两点半我都会听到汽车发动的轰鸣。
一次我俩在门口抽烟闲聊,我问了一句:你们家房子值多少钱啊?李查德先生略显自豪的答道:嘿嘿 我估计40万新币吧!
我回了句:真便宜啊!我也该买一套。
至此,直到我离开李查德家,我俩再没有过任何交流。
其实李查德还有一个跟我年龄相仿的儿子,我猜大概是个无业游民。每日粘着朋克风格的恋人窝在屋子里傻笑,也不知笑些什么。时间一长听得我心里也略痒。与他的交集的开始,是在我来到新西兰的第二个星期,我用“重金”购置了一辆日产牌350Z的跑车。随着嗵嗵引擎与骄傲低音炮的轰炸。停在李查德家门廊外。
李家儿子与恋人从屋内探头出来,脸上没有了往常的笑容,仿佛在想这个来自第三世界国家的可怜人,从哪偷来的车啊!那刻后的三秒,李家儿子掩饰着惊奇,平淡的说了声“cool”。又与恋人缩了回去。
那几天,谜般的笑声好像不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