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三万里》拍出了我想象中的大唐,它是站在盛唐极具代表性诗人的角度,我觉得没有违和感。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认识唐朝,本就是始自那些朗朗上口的唐诗三百首,其次源自历史课本。历史课本是后人撰写的,但是唐诗却没有任何演绎。所以从诗人的角度去看那个朝代,我觉得相对更客观。
诗人和历史时代是分不开的,那些闪耀的群星正是因为历史背景的足够浑厚坚实,才能创作出如此灿烂的文化诗文,文化自信是建立在足够的国家自信基础上,万国来朝的盛唐自然给了这些群星创作资本。
蒙曼说,古时候几乎所有的诗人都有一股雄厚的报国之心。但是唐朝太过强盛,人才济济,朝廷不缺一个太白,或许这是李白的遗憾。但是也正是这种遗憾,恰巧造就了李白的诗文成就。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或者这才是人生。
回头看,轻舟已过万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