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年轻的石油工人,
突患白血病。
经济上的压力,精神上的重负,
让他的家庭陷入灭顶之灾。
骨髓配型成功,给了他生的希望。
但,巨额手术费用,
又让希望,变成绝望。
就在他无力抗拒命运的漩涡时,
一只手搭住了他的肩膀。
一只手,两只手,无数只手……
那是工友的手,
那是工友捐款的手,
把他从死亡的边界拽回了人间。
3年过去。
他手术成功,基本痊愈。
7月5日,王占富和妻子李威来到辽河石油报社,专程送上一面绣着“爱心捐助恩重如山 善行义举终身难忘”的锦旗,感谢报社员工在其治疗期间捐款21840元的善举。
“我的身体已经基本痊愈,希望通过《辽河石油报》感谢长期以来无私帮扶我的人。”王占富说。
那个寒冷的冬天
年轻的作业工突患白血病
王占富是一位石油工人的儿子。13年前,他通过市场化用工就业,成为辽河油田公司辽河工程技术处的一名作业工。
他干过操作手、班长、大班司机,在非常艰苦的作业一线吃苦耐劳、任劳任怨。2012年,他恋爱了结婚了,并很快有了一个女儿。如果不是突如其来的噩耗,他会和大多数的石油员工一样,工作顺利、家庭和睦,过着平凡而美好的小日子。
2013年12月的一天,作业小队的一名操作手请假,当过操作手的王占富因为开作业机又快又稳,就主动替班。在寒冷的野外干了一个通宵,天亮下班后,他给李威打电话说半个小时就走到家。结果李威等了两个小时,他也没到。
大雪纷飞,李威很是担心。
终于,王占富推开家门,说自己双腿没劲儿,没想到走了这么长时间。
“那天他跟我说,自己高烧了一夜,现在终于退了,可我给他量体温,还是三十九度八……”李威声音颤抖地对记者追述那“黑色”的半个月。
当晚,李威让他请假,他说没事,第二天晚上又去队上修车,修到凌晨3点多才回家。
李威坚持让他请假,他说现在队上人手少,要是请假了,大班司机的活儿没人干。
这样,又坚持了10多天,才到油田总医院就诊,结果却不啻晴天霹雳:白血病。
他才34岁。
妻子、母亲、岳母抱着8个月大的孩子,和他一起赶到天津,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治疗。
“那可是个好小伙子!”提起王占富,曾经带过他的老队长赞不绝口,说他在工作上是一个特别认真的人,为人朴实又厚道。全队工友对他的评价也都很好。
他技术过硬,在处里的技术比赛中获过奖。他当班长期间,冬天站在井口,身上总是溅满泥水,没多久就冻成一身“冰盔甲”。
他就是这样在油田最苦最累的作业工岗位上尽职尽责。他突发重病时,熟悉他的人无不心疼和惋惜。
能借的都借到了,却杯水车薪
治疗费用成生死“槛”
在天津治疗期间,仅3个疗程的化疗和辅助中药治疗,就花费30余万元,其中,自费近20万元。这主要是输血治疗花费较高,几乎自付。
无法遏制的焦灼感,令李威几近崩溃。“刚结婚两年,一点积蓄也没有,就突然得了这么大的一个病……”她只好跟亲戚朋友借,能借的都借到了,农村的亲戚甚至卖了水稻,凑出三五千元来救命,但这些只是杯水车薪。
王占富一周需输两次血小板,李威经常到医院外自己找血源,有时一天就要花费近万元。
患病前,王占富一个人养活着全家。李威从沈阳工程学院毕业但无固定工作,2013年4月生育女儿后便在家专心照顾小孩。
王占富的父亲也是石油工人,于2011年因病去世,家里积蓄花空;母亲是家属,没有工作。他老家的亲戚都在大连盖县农村,经济能力有限;妻子老家在农村,12岁时父亲就去世,母亲拉扯两个女儿上大学,所以双方家庭及亲属都有心无力。
王占富患病后,全家陪伴他在天津治疗。他只能吃高压锅做的饭菜,高压锅端进病房后打开锅盖,才能确保“无菌”。老母亲每天端着高压锅走20多分钟的路,送到病房,蹒跚的背影在医院长长的走廊里往返。她患有严重的糖尿病,每天服药,病情加重了,也不去看病,一是没有心情管自己,二是想省下点钱给儿子。
李威因为着急上火,到天津后孩子就吃不到母乳,只好喝奶粉,这也增加了开销。租房想找更便宜的,但没有灶台无法给王占富做饭,只好在离医院稍远些的地方租带灶台的房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为了压缩生活费,岳母只好抱着外孙女回家。
工会发出倡议
工友们纷纷伸出援手
自从王占富患病的消息传开,熟悉他的工友对他牵肠挂肚。
刚开始,他所在的小队16名工友自发捐款8000多元。
大队领导知道消息后,专门召开动员会:“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王占富就有生的希望。他的家人不放弃,我们对这位兄弟更会不离不弃!”2014年2月10日,大队领导和小队长带着捐助的16700元,专程赶到天津看望王占富。
2014年8月,天津方面传来喜讯:王占富骨髓配型成功,可以实施骨髓移植手术。
生的希望来临,可面临35万元的手术费押金,他真的无能为力。
事情引起了辽工处党委的重视:不能让一名作业工就这么倒下!处工会向全体员工发出倡议:伸出援助之手,拯救工友的生命!
2014年8月11日,辽工处网站的通知公告栏上发布了捐款倡议书。各基层单位、机关科室员工踊跃捐助。
王占富所在的大队开始组织第二次捐款,95名员工再次捐款9950元,一些刚参加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复员军人等新员工也加入到了挽救这位素不相识工友生命的队伍中,驻外地项目的员工不能来现场,就打电话找人代捐,甚至还有10多名劳务外包工也你50元他100元地献出一份爱心。
短短两天时间,1397名员工捐款96195元,处工会在第一时间将善款打入王占富账户。
工友送来的善款
让他有了战胜病魔的勇气
王占富曾经想放弃治疗。生的希望和没钱的现实,让他的情绪大起大落,性格内向的他有一天突然对妻子说:“这辈子我对不起你,等下辈子一定还你!”李威顿时泪如雨下。
打那以后,她没睡过一天安稳觉,晚上躺下时一幕幕往事就浮现出来,回忆两个人恋爱的甜蜜,孩子出生的幸福,等孩子大一些自己去创业的憧憬……不知何时朦胧欲睡,突然想到他得的是白血病,一切甜蜜的往事都成为幸福的幻影。这样的夜晚她不知熬过了多少次。“打击太大了,王占富他自己偷偷地哭,总念叨咱孩子的命怎么这么苦……”
王占富患的是髓型白血病,相比淋型治愈率高。虽然经过化疗后效果不错,但化疗毕竟没有骨髓移植的效果好。配型成功后,李威找主治医生咨询移植到底该不该做,得到医生肯定回答后,她骗丈夫骨髓移植不需要太多钱。可王占富偷听到她在电话中说医生让准备约80万元时,他坚决反对做移植手术,对妻子哀求:“咱回家吧,吃中药,好就好,不好就算了。”
就在夫妻二人想“打道回府”时,工友的善款交到他们手中。
“想都不敢想,会有这么多好心人来帮我们,这给了我俩很大的力量。我跟他说你看看这么多人帮你,咱们有希望啦!”在妻子的劝说下,王占富终于同意继续治疗。
爱心能量不断汇聚
他成功实施骨骼移植手术
辽工处党委将王占富的情况上报至辽河油田公司党委后获得密切关注,在油田公司相关规定范围内,提供了一切可调配资源。油田公司工会选派专业人员,全程对王占富及其家庭成员开展心理辅导。
辽河石油报社也组织记者采访报道,呼吁辽河油田员工伸出援手,拯救一位工友的生命。同时,向报社员工发出倡议:“辽河报人为王占富爱心接力!”短短数日,募集爱心捐款21840元。
报纸新闻刊发后,迅速获得辽河油田公司各单位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关注。“爱心能量”不断汇聚,围绕一名普通员工生命和其家庭幸福的拯救之战打响了。
2015年1月,王占富在河北燕达医院顺利进行了骨髓移植手术。
经过两年后续治疗和休养,目前,王占富身体状况明显改善,体重逐渐恢复正常,免疫能力极大提高,正常生活已无大碍。曾经为其牵挂的无数“家人”们,终于可以心获安慰。
“当时我躺在病床上,时常会产生这样的感觉——我就像一艘在大海上迷失的小船,当我找不到回家的路,企业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善举就像温暖的海浪一样奋力把我推向生的彼岸。这些年,有太多的人牵挂我、帮助我。所以,感恩的话语说不完,这份恩情,我们报答不尽……”王占富说着,眼泪又禁不住流下来。
尽管王占富已经出院,辽工处对其家庭的关怀丝毫未减。为了改善其经济状况,辽工处约请专业厨师对李威进行免费技能培训,培训结束后,还将尽力帮助她找到适合的创业机会。
文字作者:白玲玉 袁野 郭举
摄影作者:杨光 李浩 郭举 李丹凤
编辑:生姜乌梅
转载使用请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