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世纪末的法国,出现了几个被视为艺术革新的重大突破的艺术家群体。这些艺术家抛弃了传统艺术中“模仿论”的理论,用独特、富于个性的方式诠释自己的观念,其中最有名的群体是后印象派。这一艺术运动强调了个人的主观性,影响了20世纪现代艺术。虽然大多数人会立刻想到野兽派画家马蒂斯和立体派画家毕加索是后印象派的成员,但是我们必须指出这个流派还有一些其他的艺术家也在发展一种新型的艺术,比如塞尚、凡高和高更等。
塞尚主张对物象进行简化或几何抽象,以便用几个基本的色彩单位来概括无数细节。这样他的画中的色彩不是表达光线,而是成为表现画家的主观感受的主要手段。例如,他在一幅静物中常用三种基本颜色(蓝、紫和黄)重复使用,构成整个画面和谐的效果。高更也对这种“简化”风格作出了贡献,他作画时不使用调色板,而是在画布上直接将颜料混合得到各种色彩,因此画出的颜色一般都很浓重。这样画家们在绘画过程中可以通过大块颜色的组合运用将以往的灰调子作品加以颠覆。比如我们以前学习过的莫奈的作品大多色彩鲜明但总体暗淡的作品到印象派末期也开始改变画风转而运用鲜明的颜色提高画面视觉冲击力,在法国艺术评论家库图瓦夫斯基的推动下后印象派开始重视颜色的搭配与和谐。
高更在颜色上的运用尤其大胆,他作画时将不同颜色的颜料直接混合调和使用,使画面颜色对比强烈、浓烈鲜艳。他的这种手法使得画面的整体效果更为突出,使观者能一眼就注意到画面的主要部分。同时高更也强调颜色与感情的关系,他认为红色可以使人想起快乐和爱抚;蓝色可以使人想起大海和天空;绿色可以使人想起森林和田野等等。这些观点对于后印象派画家来说无疑是一种启示。
后印象派画家们不再追求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描绘,而是更加注重表现自己的主观感受。他们认为颜色本身就具有情感和象征意义,因此他们通过运用不同的颜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念。例如,梵高的作品中经常出现高纯度的黄色和蓝色,这两种颜色在梵高看来分别代表太阳和星星的光芒,象征着生命和死亡。他的作品《星夜》中天空的颜色就是运用了大量的蓝色和深紫色,给人一种宁静、深邃的感觉。而梵高的另一幅作品《向日葵》中黄色的花瓣则象征着生命、活力和希望。
此外,后印象派画家还经常运用黑、白、灰等颜色来强调画面的空间感和深度感。例如在梵高的作品中经常会出现黑色或深灰色的背景,这些颜色不仅增强了画面的空间感,还使得画面更加具有视觉冲击力。
后印象派画家们认为艺术应该表现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情感,而不是客观事物。因此他们开始简化绘画的形式,以更加突出表现画面的主要部分和情感表达为主要目的。例如塞尚的作品中常常会出现简单的几何形状和抽象的构图方式,这种简化的形式使得观者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在画面的主要部分上。
高更同样也对绘画的形式进行了简化。他的作品通常只有很少的物体和人物,构图也十分简洁明了。这种简化的形式使得高更能够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念。
后印象派画家们还尝试将绘画的形式进行抽象化处理。他们认为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更好地表现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情感。例如梵高的作品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不规则的线条和形状,这些形状通常都代表着某种情感或象征意义。这种抽象化的形式使得梵高的作品更加具有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后印象派画家们在绘画的色彩和形式上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他们通过运用鲜艳的颜色、简化形式和抽象化形式等方式来表现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情感。这些创新性的手法对后来的现代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后印象派画家们对绘画色彩与形式的革新为现代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们的作品强调了个人的主观性,不再追求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描绘,而是更加注重表现画家的情感和观念。这种艺术观念对后来的现代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野兽派、立体派、表现主义等流派都受到了后印象派画家们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