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看到很多文章在讨论上大学的意义,因为自己也是大学生的缘故,所以点进去看了一下。
说实话,我从来没有否认过上大学的意义,也没有怀疑上大学这件事本身有用。自己切切实实上了一趟大学,也会因为院校落差而失望,会因为专业课的无聊教学而灰心丧气,会因为低质量人际关系而倍感孤独,有对未来的迷茫,有关于学业的焦虑……
从前,我是臭骂中国高校教育的愤青;如今,我学会了缄默无言,吞咽不满。因为渐渐看清一自己无力改变的一些事,也渐渐看轻一些事,并学着改变自己。
曾经迷茫焦虑、失望落寞的我,总期望自己积极乐观一些。经历过一些事,我也明白了一些事。
在此写下,算是自我总结,也算是交流、分享。
2.被窝是青春的坟墓,宿舍是大学的坟墓
室友四人,去了图书馆的三人约另外一人去图书馆。那一人拒绝了,她说你们去了我就可以大声读书了。她一个人霸占寝室,也是一个好的自习室。
诚然,她有可能自制力很强,加之一想到另外努力的三人从而安分学习。可是我从来就不相信宿舍是一个适合学习的地方,那里有无线网、电源、有电脑、有零食、有床,还有一个随时可能被干扰、无心学习的大懒虫。
记得最开始来大学,平日里在宿舍也会看看书学习一下。可是渐渐发现会有如此的论调:“哎呀学霸,又在学习啊,我好有压力啊。”言辞之中或许没有太多恶意,但全然都是讽刺。
偶尔在宿舍看一下书,恰好遇到正在追剧、刷八卦的室友大叫:“哎呀,好帅啊…”“天哪,某某明星发生了啥事…”遇到这种情况,你的思绪会被打断,另外八卦对人的吸引力不是一般地大,其次你还得为了避免尴尬做出一些回应。如此看来,你还有心情继续专注看你的书吗?
这便是宿舍的残忍之处,即使你能控制住自己你也休想控制住别人。所以不要指望自己的室友都是大圣人,也不要责怪他们都是自私鬼。只是人各有志,我们不能期望更好的别人,我们只能做更努力的自己。如果你有你的追求与坚守,就学着对自己负责,为自己找方法。
如果说被窝是青春的坟墓,那么宿舍绝对就是大学的坟墓。如果你不想葬送自己的大学,一定要走出宿舍。
3.如果大学有圣殿,那一定是图书馆
同学曾以戏谑的语气对我说:“你干脆把家搬到图书馆去。”
我笑答:“巴之不得!”(心里一万个我愿意啊!)
我最喜欢的学校建筑是图书馆,除却建筑本身,我喜欢里面的书籍,更喜欢其中的人文氛围。
我的大学很普通,可是在图书馆的阅览室以及自习室里,依旧可以看到很多努力的身影;在那些楼梯间的拐角处,可以看到很多坐在台阶上复习读书的人;在一些空屋子里,可以隔着玻璃看到那些练舞的人…
或许没有所谓的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更多的人都是埋头苦干,默默努力。但一个人沉默着努力,总比一群人嚷嚷着玩乐要好。
不上课时,我会在图书室里找一本小说沉浸其中,我会在自习室里整理笔记、做书本架构,我会在某个楼梯间背背英语单词…
从早上出宿舍到中午回宿舍,室友们都待在床上。早上她们没醒,中午她们已经午休。我从来不奢求她们的陪伴,因为我享受一个人的孤单,我也喜欢着那个认真生活的自己。
每当看到图书馆里那些努力的人,虽然彼此不相识。但那个时候即使是一个人去的图书馆,也不会觉得孤单。因为我明白,在这个世界上、我的身边,还有这么多为了未来坚持、努力着的人。
我告诉自己,我要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而不是待在宿舍里追剧睡觉的那一类人。
大学的学习全靠自觉,但自觉的人需要自制能力的同时也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
一个人塑造不了环境,一群熟悉的人塑造的可能是嘈杂的环境,一群有着不同目标却共同为未来而努力的陌生人更有可能塑造一个互不干扰、无声支持的世界。
有人说:“如果有天堂,那一定是图书馆的模样。”大学里的图书馆可能功用不全在于读书阅览,可是那里有成千上万的书籍,有无数个埋头努力着的追梦人。
如果你的精神还在流浪,何不去寻找一个自由翱翔的天堂。
4.学会在大学里形单影只,不要迷失自己
大学伊始,我曾问一个学长学校里有没有那种可以一个人安静待着的地方。他说目前没有发现,然后我失望地笑了笑。
当时问这个问题的我是想为自己找一个写文的地方,可是渐渐地我发现如果可以找到这样一个地方,我还有太多太多的事情要去做。
我要朗读一些喜欢的句子,我要背诵英语单词,我要练习英语口语,我要练习笛子,我要录自己的电台,我要同一个成熟的大叔聊聊政治、聊聊人生,聊聊我这个小愤青对大学生的鄙视、对大学教育的失望,聊聊我独自努力的悲愁与寂寞。
这些能在公共场合吗?能被我的同学们听到吗?他们能接受这个思想迥异、爱胡思乱想、瞎操心的我吗?他们难道不会在心底骂我是一个装逼狗吗?
我时常会觉得一个人时有些落寞,可是同一些没有共同语言的人,虚假地嬉笑怒骂更令我自己作呕。
后来我学会了早早地背起书包,在上第一节课前找一个没有人的教室;我学会了早早地起床,在清晨找寂静角落的亭子;学会了一人一书,找一条长椅;学会了在餐桌上铺上报纸,找一个无人的餐桌;学会了塞上耳机,在偌大的操场奔跑…
在大学校园里,你可以轻易找到一起吃喝玩乐的伙伴,你可以尽兴地陪一群人狂嗨呐喊,可是你很难找到志同道合、一起努力的伙伴。
一个人的努力会让你感到孤独,可是一定要学会一个人沉默着努力,学会拒绝低质量社交,学会高质量地独处。
你要明白,在大学里形单影只,只是为了不迷失自己!
5.大学生活,从兼职这件小事说起
周末时,我们会约上两三人去探索一座城市的繁华热闹;生日时,我们会约上好友去某个餐馆大吃一顿;假期时,我们会逛偌大的商场;部门聚会,又会在某个KTV唱得声嘶力竭;电影上映,又会去附近的影院吃着爆米花消费一两个小时…
当代大学生,在校园里容易麻木不仁、颓废堕落,在校园外纸醉金迷、醉生梦死。
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少不了社交,也需要适当的娱乐。可是城市里的商场那么多,小吃店那么多,你没去过的地方那么多,这个世界那么大,每天都有电影上映,KTV每天都会开门,每天都有因为寂寞而渴求约会的闲人…
如果仅仅就为了这些,你走出了宿舍,走出了校园,你会不会在狂欢之后觉得有那么一丝一毫地疲倦、焦虑、后悔、愧疚、懊恼…
你有没有想过在周末找一份兼职,去某个陌生的学校听一场宣讲会,参加某一个校外的联谊活动,选择一些自己觉得有意义地真正想参加的活动。
我自己体验最多的其实是校外兼职,最多的还是发传单、促销。很多人会说这类工作意义不大,可是我想说我通过工作可以解决一个星期的生活费,我的一个同学可以完全不用向父母要钱了。
兼职的意义有很多,我只知道出去工作两天绝对比窝在宿舍刷两天视频要有意义,通过自己的努力挣钱总比从来只会向父母伸手要好,每天哭着喊要吃土的嘴脸其实一点都不可爱。
或许有人会说,工作的时间也可以用来学习啊,可是平日上课都不一定认真听讲的人,怎么可能在本该休息的日子里埋头学习。
或许你会鄙视,几天兼职也挣不了多少钱。我也承认,确实挣不了多少钱,而且多是体力活。可是我只知道,在这座城市干一天抵得上我父母在家乡干两天。我又何尝不知道家教挣钱多、活轻松,可是我一个大学城里、普通大学的学生,谁会要我教呢?
一个人跑错过地方,搭错过公交,蹭过餐馆的位子,饿过肚子,流过汗,腿站到酸疼,扫楼发传单被抓,遭遇过拒绝,受到过白眼…
这些经历算不上什么大苦难,但一定程度上还是磨砺了我。我做这些又苦又累的兼职,只是为了能靠近父母经历过的那些苦与累。我偶尔会觉得有些累,但我庆幸自己能一路坚持下来。
兼职可能不是大学的必修课,但可以作为一门选修。况且,上这门选修你修的是人生的学分,获得的是心性上的成熟。
走出校园,尝试不一样的校外生活;给自己多一种选择,不要为自我的大学生活设限!
6.
高三毕业时,我还是个对未来充满信心、对大学充满期望的热血青年;经历了真实的大学生活,我只能庆幸自己没有被大学的层次决定,没有被不那么积极乐观的同学影响。
大学是人生的一个过渡阶段,大学也是每个人踏入社会的一个跳板,可是我更相信大学是我的另外一个起点。
大学那么薄情,可是我们要温情地对自己;大学体制难以改变,可是我们可以在偌大的体制内挣扎。
曾经看到一句话:谁终将声震大地,必将长久缄默。
我没有声震大地的豪情壮志,我只想在这个薄情的世界里温情地活着;可是我也学着长久缄默、沉默着努力,因为我明白唯有进步才能让自己欢喜。
在大学这个薄情的半社会里努力,不是为了以后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