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啊?”我看着手机弹出来的消息呆滞了好一会儿。并不是说这个问题有多难回答,而是刚刚被手机吵醒的我,需要一个反应的过程。
一般刚睡醒的时候心情都很糟糕,如果说是因为外部刺激而造成的醒来,那心情会更糟。所以一般睡觉的时候都会把手机关机或者静音的,然而总有意外,一个小时前大概是忘了关机了。
发来消息的是H,一个在某作家微博评论区认识的南方姑娘。记得当时我是突发其浪,在评论区写了一段文言文评论。后来就被这个谁看到然后就聊成了现在这样。
事实上除了H之外,以同样的方式“认识”的朋友还是有一些的,比如简书友。这些朋友可以概括为——网友。是的,网友!
当我们通过某个契机认识某个网友之后呢,我们的话题就开始不在局限于这个契机本身了。开始天南地北,云里雾里的聊天,有时甚至会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油然而生。仿佛对方就是你一直苦寻多年的知音。那感觉,比身边的真人还要亲密。
为什么会这样呢?
屏幕另一端的那个人,你真的认识吗?
之前曾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段话,说两个人聊天看起来是两个人,其实是六个人。真正的你,真正的他,你以为的你,你以为的他,他以为的你,他以为的他。
而我们和网友之间的交流大多都属于,你和你以为的他的交流,或者你以为的你和你以为的他。
通常而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同时包含信息和情绪两大因素。信息顾名思义就是谈话的内容,而情绪的表达方式就比较多样化,表情,手势,语气,语速等,都能够表达情绪。
而微信和QQ显然在传递了信息的同时隔绝了情绪的直接表达。这样就使得我们的聊天对象有了很大的可塑空间。我们又总是会利用一些可塑空间把对方想象成美女帅哥,洪荒神兽。
这就是为什么网友会让你感觉比身边的人更懂你的原因。事实上不是网友更懂你,而是网友可塑空间更大,简单说就是YY的余地更多。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连对方的名字都不知道。说来奇怪,很多时候我们反倒更乐意和这些人说真话。
手机紧接着弹出了一连串的表情显示着H在刷着存在感,我从睡意中挣脱出来,在键盘上敲下“差不多就雷锋那样的吧”然后按下发送。
我们是网友,你可能不知道我是谁。但是如果你愿意,可以把你的快乐悲愁都讲给我听,我会是个好的听众。我也会给你讲我的故事,我的现在,和我计划的未来。我也不会吝啬自己的赞美和幽默感,只希望你能有美好的一天。
你不必知道我是谁,我也不担心你会某一天突然不告而别从此销声匿迹。我们就像行走在刀光剑影里的侠客,相识于武林,相忘于江湖,感觉也蛮酷。
那天骤雨初歇,阴云尚未散尽。空气中弥漫着阴冷与肃杀的气息。竹林中两人相向而立,一人握刀,一人抚剑。
敢问兄台……
在下……
致完开场白,两人抄家伙就砍。后来刀砍废了,剑砍折了。两人就哈哈大笑,尴尬而不失礼貌的退场,从此你我江湖永别后会无期,道别的话多说无益,只祝彼此无边落木萧萧下、西出阳关无故人、雨淋白骨血染草、月冷黄沙鬼守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