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天》:人活一生,最重要的不是虚无缥缈的爱情和富贵,而是

都说母爱如水,细腻绵长;父爱如山,厚重深沉,父爱远不如母爱亲切。

而余华在《第七天》塑造了这样一位父亲:他在21岁的年纪突然成为了一名父亲,从此以后既当爸又当妈的。

在该结婚的年纪,为了孩子拒绝了婚姻,一辈子不结婚;在孩子生母找上门时,希望儿子有个好家庭,好前程,让儿子回到原本的家。

身患病症后,不想拖累儿子,又独自离去。

他是杨金彪,是一名铁路工人,捡到儿子之后将他抚养长大。

书中,余华用温情朴实的笔触,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善良伟大的伟岸形象。

“父亲”的身份,在杨金彪这里,不是天赐,不是义务,而是一次次主动的、沉重的、不容反悔的选择。

让我想到一段话:

人活一生,最重要的不是虚无缥缈的爱情,也不是虚幻易逝的富贵,而是亲人的相伴。

NO.01
爱是人间最亮的底色


杨金彪是一名铁路工人,一次,在铁轨工作时意外看到一个婴儿。

婴儿出生时浑身紫红,肚子上缠绕着一截脐带,啼哭不止。

随着啼哭声越来越弱,杨金彪意识到婴儿正处于饥饿之中,可惜没有奶水,夜晚商店婴已经关门,没有奶粉。

杨父就抱着婴儿到同事家里,请求同事的妻子给婴儿喂点奶水。

自此,杨金彪在21岁的年纪里,第一次当了父亲,并给婴儿取名杨飞。

杨金彪每天出门工作前,会将奶粉倒入奶瓶,放在自己的胸口的衣服,让自己的体温为奶瓶保温,抱着婴儿到工作地。

同时随身携带两个包裹,一个包裹里塞满干净的尿布,一个准备装上涂满排泄物的尿布。

杨金彪从一个粗糙年轻人变成一个新手爸爸,变得心灵手巧。

杨金彪家里不算富裕,现在有了孩子,学会了自己裁缝和织毛衣,杨飞的衣服是他一针一线缝的。

不仅如此,还会根据婴儿的饥饿声和口渴的声音,分辨出是饥饿还是口渴。

都说父爱如山,远不及母亲温柔体贴。

杨金彪虽未说过爱,但他的每一处都藏着爱。

曾看过一句话:

世界上大部分父亲不善于表达,但他们不是不爱,他们把爱藏在生活中的每一处。

因为爱是最亮的底色。

NO.02
生恩之大,养恩也弥足珍贵


杨金彪其实不是杨飞的生父,而是养父,但他对杨飞的爱毫无保留。

在杨金彪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他相过亲,但他希望他的另一半能够接受杨飞的存在。

杨金彪的最后一次相亲,他喜欢上那位姑娘,也有意与她组成家庭。

可姑娘觉得如果他们真的结婚,杨飞应该在孤儿院。

他们以后会有自己的孩子,况且家庭也不富裕,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杨金彪对姑娘的话犹豫不决,一方面确实喜欢姑娘,另一方面,杨飞是他的儿子。

刚开始确实丢弃过杨飞,将他留在孤儿院门口一天一夜。

在他们结婚的第二天,杨金彪心里放不下杨飞,决定找回杨飞,同时放弃结婚,并从此不再结婚,只和杨飞一起生活。

甚至当杨飞的生母找上门时,希望杨飞回到自己的家庭,没有生气,都是为杨飞而高兴。

曾听过一句话:养恩不如生恩。

可杨金彪为了儿子,拒绝了婚姻;为了儿子能够体面地见生母,拿出自己全部的积蓄,给儿子买一套名牌西装。

连儿子的生母也一直夸他是个好人。

血缘的呼唤固然强大,但养育之恩早已刻进骨髓。

在北方那个“父亲还能在处长位置上4年”的家庭里,杨飞看到的只有无休止的争吵:

“哥哥和嫂子吵架,姐姐和姐夫吵架,生母和生父吵架,有时候全家吵架”。

而在养父杨金彪的小屋里,只有“清贫而温暖美好”的宁静。

因为真正的亲情不在血脉或地位,而在日复一日的守护中。

NO.03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杨飞在亲生父母身边住了二十七天,就回到了养父身边。

在那个家里,经常出现争吵,杨飞觉得是自己的原因,提出回到养父的那个家。

在养父家里,他没有骂过杨飞,也没有打过杨飞。

当杨飞做错时,也只是轻轻责备,或者是责备自己。

原本杨飞认为自己和养父能一直生活下去,没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消息传来——养父患上了淋巴癌。

治疗费用过于庞大,为了治疗养父,杨飞卖掉了父亲的铁路宿舍,辞去工作。

在医院附近买一个小店铺,在店铺外出售日用品,以此维持日常的生活。

为了不拖累杨飞,养父拖着所剩无几的生命,不辞而别,走得无声无息。

杨飞为此常常自责自己的疏忽,父亲生病时没有发现,父亲离开时没有留意到,甚至曾经抛下过父亲。

苏岑曾说过一句话:

“世上奢侈的人,是肯花时间陪你的人。”

谁的时间都有价值,把时间分给了你,就等于把自己的世界分给了你。

在爱情中,比情话更重要的,是陪伴。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到最后,陪伴也成了一种习惯。

就像书里杨金彪说的一句话:

“我不怕死,一点也不怕,我怕的是再也见不到你。”


在余华笔下那个“死无葬身之地”的荒诞世界里,杨金彪与杨飞这对父子,没有墓地,没有墓碑。

婚姻同样没有美满,但他们拥有的东西更为珍贵。

那就是无数个日夜的陪伴共同浇筑的父子深情。

这份情,足以照亮黑暗。

它告诉我们:爱的真谛,不在于血缘的必然,而在于选择的坚守;

不在于物质的丰寡,而在于付出的纯粹;

不在于言语的华丽,而在于陪伴。

人活一生,最重要的不是虚无缥缈的爱情,也不是虚幻易逝的富贵,而是到老都有亲人陪伴。

写在最后:

写作写了两年了,从不会写作到轻松写出一篇,从被割韭菜到赚到人生中第一笔稿费,其中的艰辛只有自己知道。

不管是做账号,还是投稿,都是一件长期的事情,只要找到方法,持续写,都能获得流量和收益。

正确的方法+坚持=成功

只要愿意行动,就已经成功一半。

白天全职上班,副业写作,已经实现了两条腿走路,如果你也想通过写作创收,可以加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