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明月写作训练营第6课 文笔三要素之新鲜感

图片发自简书App

作业点评:瑶

庭院深深,深深有灯,灯声远远沉沉; 车声噔噔,却不过门,只剩枣树昏昏;茶水温温,孩子啃啃,叹息亦真真;年华腾腾,闺人恨恨,等等又等等;翠鸟哼哼,杨柳嗔嗔,碧草嫩嫩,岁月澄澄,离人早纷纷;无奈一声,流年怎怎,怎怎算是人生。

王佳:

我的家乡在一个偏僻的小镇上,污染少,平房多,天朗气清,视野开阔,因此是晚霞绝佳的观景地。每每暮色渐合,只见一簇簇胭粉色的云叶在墨兰的长空里穿引、俯仰、流转,不知牵动几番回眸,招致多少遐想。天空底下,一排排高树枝干却乌漆漆的,沉默寡语,庄严静穆。

云文

静夜,螳螂山,象一具墨青的大提琴横卧在地平线上。明月,高悬,星星点点清辉为琴身披层银白薄纱。细听,传出隐隐绰绰如细丝线般剪不断的呜咽。那是风。

罗艺丹

午后,乘着回县的大巴,阳光晃眼,悠悠地把帘子拉上,睡着。与外面的燥热相比,空调大巴自带一身凉爽。不知怎地,阳光撩开了窗布一脚,一侧光直接打在双目上,眯起一条儿缝,看见——灼辣的日光射在河面的水纹上,二者相遇,激起点点银光,在河面上闪烁,似苍穹之上的银河,流动,安静,壮阔,远看是星海,近看一捞是虚无。大巴车一个转弯,我的宝库留在了身后。

一条鱼水里

傍晚时分,斜阳垂边,絮云染血,天壁是一块巨大的鸡血原石,没入山腰的半轮桔日,恰似转动的木铊,将天壁不断抛光,发出红焰焰且诡异的光晕。人站在底下,天很低很低,伸手就能触到鸡血石角,翻身就能搭上浮云血间,乘风飘去,坐日归来,翻一个筋斗,就是尽头。桔日只余一弯,镶在拔地苍松的梢上,像一只迷蒙的眼,隐在浓密纤长的睫下,要睡了。晚风梭云,四野阒然,人摇了摇蒲扇,太阳的眼已睡去,山涧的睫仍曳影,星星挂上夜幕的帐子,道晚安。

写景要有新意,不能套路。不能陈词滥调。“文似看山不喜平”。杜甫:“诗清立意新”、“清新庾开府”。

词汇量需要丰富,毕竟语言的学习是一种自然主义的手法,需要通过不断的量的积累来达到质变,打造金句不是无米之炊。

通感: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最典型的例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
其实古诗文中也有,比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还有《阿房宫赋》中的“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再比如,“你笑得很甜”,这就是通感。“甜”是用来形容味道的,这里却用形容味觉的词来形容视觉,就是通感。


高阶技能,属于语感的技能。《鸟》,台湾时报文学奖、联合报文学奖。

视觉、听觉以外加一个触觉、身体感觉。

地是用煤灰铺的,弯道那里的线被踩得很模糊了。他白色球鞋浸染成莫名的灰色,脚掌能感觉到尖利摩擦,身体倾斜,却不至于跌倒。脚踝,小腿,膝盖,大腿,整个人……该怎么数步伐,只能瞧见操场转角几株夹竹桃已预备要开出一树粉色的花,将对着黑色土地倾放毒气。这样吐出来的大概会是肺或者心脏吧,于是他把嘴里粗砺的那些东西都咽下去了。

坐爸的车,眼睛才得闲有用武之地。头顶太阳从杉树里滚落而下,在眼眶里转来转去,变成莫名的气泡眼泪,很快蒸腾掉。

他平举树枝,快步走回家,嘴里还学着自行车铃铛叮呤叮呤。鸟儿在枝子上的每次跳动都传到手心里,催化着从指尖到耳后的一阵酸涩感。糖蒜、辣白菜、咸青菜轮番于胃中滚动。奇异的,孤单的感觉。

通感:存在感很强的修辞,适当使用。

凉茵茵的华缎像蓝色多瑙河。

红杏枝头春意闹。(视觉变听觉。)

天河夜转漂回星,印浦流云学谁声。

如同黎明里的鸟叫声一般,行人成团成簇地从阿吉身边经过。

写作就是一种哗众取宠,文不惊人死不休,文贵奇,真正的艺术家的觉悟,无止境的推陈出新,进化需求,鼓励拓展生命空间。

1、新鲜感的层次,最基础的避免重复,修辞上、意义上不能重复。

作文气:价值观、思想敢想过于正面积极主旋律。

               形式过于整齐。 段和段的结构过分一致,毫无新意。

王文兴 《玩具屋九讲》

先说丽儿,她是大个子,长得普通,满脸雀斑。她上学穿的外衣是博内尔家的绿色斜纹桌布做的,再用罗根家的红丝绒窗帘拼接出两个袖子。一顶成人帽盖在她的大脑门上,帽子本来是邮政局长莱基小姐的,后沿向上翻卷,还插着一根猩红色的大羽毛。老气横秋的,谁见了她都没法不笑。她的小妹妹,“我家艾尔西”,套了一件长袍,其实说睡衣更合适吧,还穿着双男孩子穿的长筒靴。可“我家艾尔西”无论穿什么都很奇怪。她精瘦的,短发平铺在头上,有着严肃的大眼睛,活像一只小小的白色猫头鹰。——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玩具屋》

平行的叙述,写相同的内容,平中有奇。必须在其中富有变化,避免拘谨的重复。

《琉璃瓦》大女儿:淡白的鹅蛋脸,虽然是单眼皮,而且眼泡微微的有点肿,却是碧清的一双妙目。

  二女儿:曲曲比铮铮高半个头,体态丰艳,方圆脸盘儿,一双宝光璀璨的长方形的大眼睛,美之中带点犷悍。

三女儿:乌浓的笑眼,笑花溅到眼睛底下,凝成一个小酒窝。

2、声东击西。段子。

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3、新瓶装旧酒。

肥肥猫的

1)期望值管理能力(下马威,先降低期望值。)

2)阈值自控能力(贪欲)

3)时空扭曲的应对能力(重复,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复述受众审美偏好。)

陌生化:俄国形式主义,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的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

Art is a way of experiencing the artfulness of  an object;the object is not important.

对象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怎么去说它,方式表达。

《暴走大世界》日漫张怡宁比赛

  用荷马史诗写水浒。

4、行文跳脱,让读者猜不透,否决以往所有的认知。

大咕咕咕鸡。

我老家,加利福尼亚丛林深处的一个小村子。安第斯山脚下,叶尼塞河入海口。终年云雾缭绕。每家都有很大的一块地,靠农业为主。首先我们种上“bobo”,这是一种速生的草本植物,三个月左右成熟。果实粉红色,足球大小。表面光滑。每株能结两到三枚。采摘的时机在夏天的某个夜晚,云层低沉,风从北边刮来。我们举着火把在田间守候。当月亮升起到最高点的时候,成年雌性土拔鼠们会聚集在bobo树下,深情合唱加利福尼亚民间歌曲“一个没有骆驼的人”,这时村里的海豹们迅速爬上树梢,用双手有节奏的交替敲击果实根部,与歌声对位。歌曲结束时bobo果愉悦的脱落,被守候在树下的村民用网兜提留走。一定要在太阳升起之前完成采摘工作,bobo果见光会长出粗壮鸡腿,向南方逃逸。速度极快。

 接下来我们给田里注稀释过的咳嗽糖浆,撒糖醋鲤鱼鱼苗,种上水稻。一种南加利福尼亚特有的品种。植株极大,参天,浓荫,阳光从叶面间漏下,扎入水中。糖醋鲤鱼们顺着光柱攀爬,在林间嬉戏。而年轻的人们会划船在水面幽会,捕捉糖醋鲤鱼,互诉衷肠。那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刻。

 成熟的稻子被用来祭祀。在秋天的最后一个晚上,日落后人们闭门不出,熄灭所有火光。等待大片的黑甲虫涌入,洪水般席卷稻田,等待黑色吞噬黄色,瞬间将水稻连根采摘干净。等待离去。

 然后我们迅速把水排干,种上棉花。

 在冬天我们结伴打猎。雪地里有一种野生老王出没,成群。一月底是最肥美的时刻。老猎人集体,套大皮袄子,扛双开叉弹弓。牵大狼一个狗。

 狩猎冬天。

写作技巧:1、没人指导怎么办?

精读加不断的专项训练演示。跟着老师一遍遍走。

2、如何避免文章流水账?

把所学方法运用到写作上。

3、如何仿写?

读和写要同时进行,有感觉立刻仿写。

4、有必要的话可以每天进行仿写。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