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那个被爆下跪求增加排片的《百鸟朝凤》!
从一开始的不屑一顾,到最后的泪眼婆娑。
唢呐,受到了当代洋乐器的冲击,人力和电力自然是比不了的,可是从来都不是谁嗓门高谁就更好,不是?但这就和我们看到金发碧眼的洋人一样,想想看:某个村庄出现了洋人,会引起怎么样的好奇与围观?当大众评价不来某个人或者某个物的时候,就会拿标签来看:某某先进,某某CEO,某某奖,成为了眼前这个人或物的代名词,就等价于他的身价,我们见到的这种事例还算少吗?我们又有多少深受其害或者见人深受其害?所以评价体系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这就是坐标系!
话说回来,看看电影传达的几个讯息
影片里的真实——建筑风格,风土人情最能引起西安人的共鸣!说话风格当爹的那句:“狗日的……”和他崽子的那默不吭声,是最真实的乡下普遍群众老子教训儿子的模样,影片刚开头,焦师父看看太阳,天鸣他爹慌忙不迭掏出火的样子,想想是不是很像小民众讨好村官的模样?
影片里的情感——还记得刚来那会的天鸣喝稀饭时滋啦啦的响声么!哎哟,叫一个没礼貌的,师娘默不作声,只给了那么个眼神,做了个示范,天鸣学下来了。这里面师娘的智慧慈母风范,可见一般!那日下雨,平时严厉的焦师父慌忙不迭给天鸣披上蓑衣的样子,让人突然感受到了原来师傅是关心我的。
再看看电影里的几处对比:
吹出了鲜血……,肺癌晚期。
有没有牵动你的内心?
看看大对比:
评价人数也是观影人数的一个反应,由此可以看出,两个电影的观影人数都不在一个数量级。
数量上:短评+长评=79172+1631=80803
评价所占观影比:80803/179902=0.449
长评所占观影比:1631/179902=0.009
数量上:短评+长评=38542+2790=41332
评价所占观影比:41332/81014=0.51
长评所占观影比:2790/81014=0.034
影评很能反映一些问题,你说呢?
回到开头:如果你是排片的,你会选哪个?
如果你是导演,你会选择哪个电影拍续集?
如果你是投资者,你会投资哪部电影?
看看八音影评对《百鸟朝凤》的评论:
首先致敬中国第四代导演的领军人物吴天明,做为执导生涯的绝唱,任何一个进影院的人都应该非常认真地观赏这部电影。即使是一天只有两场,一场不超过十个人,旁边还不时传来美国队长的喧嚣。
《百鸟朝凤》和唢呐其实是一样的,电影中唢呐作为一个时代的标志物已经逐渐被历史淘汰,作为一个文化传承的记忆,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遗憾。
影片讲述了一位老唢呐师傅传承自己技艺,而交到徒弟手里的唢呐班逐渐被时代所淘汰的故事。
影片的上半部分,重点表达了师徒之间的传承,我觉得略有一丝平淡,焦三爷收徒、传艺讲述的并不是非常精彩,尤其是唢呐的魅力没有很好地表达出来,一曲百鸟朝凤只在影片后面稍微露了一下,就和焦三爷一起消失了,让人感觉意犹未尽。另外电影中人物的一言一语包括动作表情,仍然80年代的表演的特征,我觉得在这一点上并不符合这个时代的需求。
而影片最值得探讨的是无论是表现唢呐技艺还是师傅徒弟之间的交流都给人一种表面文雅的感觉,之所以用表面文雅是我觉得,这些民间的乐器以及各种风俗习惯通常会表面给人一种土的感觉,而骨子里是极文雅的。比如在我的老家办白事称呼来帮忙的四邻八舍用的称呼最能代表这一点,称之为“效劳”的。虽然用豫北本地话说起来好像是很土,但是如此书面化的并且文雅的词大概只有现在在欧洲皇室电影电影才经常出现。
所以我觉得如果用更原生的方式来表现唢呐的魅力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
影片最精彩的地方大约开始于从焦家班变成游家班的那一刻,在这之后唢呐技艺从不被村里人接受到不被身边人接受,到不被自己人接受,被自己的好朋友在婚礼上冷落,不行请师礼,到别人的婚礼上被西洋乐队所排挤,接着就是没有人来邀请唢呐班参加红白事,再往下是师兄弟们各奔生计。这的的确确是真实而冷酷的。
而焦三爷和游天鸣面对这样的变化,除了对个别人发泄自己的无奈外,毫无办法,焦三爷用尽最后的力气吹上一曲《百鸟朝凤》作为自己一生的告别,也许还能带着年轻时辉煌的记忆离去。而作为年轻人的游天鸣在面临巨大生存的压力下,连生活都无法坚持下去的他,如何能肩负把唢呐技艺传承下去的重任?在影片中游天鸣是迷茫的,是无力的!
哪怕是影片最后,官方机构来找到游长鸣录制唢呐班,让我们以为唢呐班可能会有一丝回暖的迹象,也被现实击的粉碎,被城市化和工业化压榨的农民工们已经失去了回家乡生活的能力。
有些东西过去了就是过去了,唢呐也许以后就只能存在于影像和人们的记忆当中。(我不同意!)
“吹唢呐也是一门匠活!”——焦师父
而我,想留下这个时代的印记,想感谢《百鸟朝凤带来的思考》谨以此文,特此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