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几日不小心又翻到了网易云上的这个热评,高达802赞,这可是一首格律诗啊,难道网络隐藏了很多大师?
细细再读,发现似曾相识的感觉极度浓厚,这不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不可否认,岑参确实是边塞诗里的巅峰,珠穆朗玛那种,能引起这种蹩脚的模仿也自然是可以理解,但总是会有一点让人不舒服。
此刻,我多么希望这是一个小学生,至少要是一个初中生,我多希望他只是第一次拿起近体诗的笔杆,不然原本的可笑就会被无限地,没有边界地放大。
就算我们可以跳脱出全篇抄袭的固执看法,但说诗本身,要格律没有格律,要平仄没有平仄,就连内容,也是狗屁不通,我甚至可能怀疑作者自己都不知道要表达些什么吧,好在,还有人为他翻译。
这种作品——它说贵州又刮起了海风,它说阴雨时会有雾凇,它说月光下的大地漆黑。它语流不连贯,甚至不符合客观的真实,它意象杂糅,甚至让人摸不着头脑,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我臆想这是出于小学生之手,因此包容了他起承转合的生硬。
但是事实是,它仍是一条802赞的高赞评论,在这种畸形审美下我们能看见什么?大众的审美确实,看见所谓生僻,便如马哈鱼溯游般追捧?还是作者的一知半解,没有领悟古诗的真正内涵?我觉得我们还应该反思的是初衷,如果他想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真挚情感,大可以献出几百字的感悟,那是自己擅长的白话语流,可是却选择了古诗,我甚至这样想——他一开始就是为了成为热评而做一条热评。
那么,驱使那么多人追捧古诗词的心理是什么呢?在不了解的情况下仍然奉若圭臬,观众们小心翼翼呵护的古风爱好者的形象在点赞的一瞬间轰然崩塌,他们喜欢苏子,喜欢江海寄余生,同样会为这种热评点赞,他们根本不知道这是一篇没有文学价值的诗,而在他们所喜欢的东西,不置可否地存在着某种共同点——生僻,因为我们平时不说这种话,所以高级。
那我是不是就可以认为,人们喜欢高级的东西?
而人们为什么喜欢高级的东西?我定义这种心态就叫装逼。我不懂,不了解,但是你不能否认它至少看上去就很厉害,我喜欢它,至少你看我也同样厉害,终于在这个时刻,我变成了高级的一份子了。如果你这时候还说这不是装逼,那这算是什么?
2
越来越多的人盲目追捧高级,就像前几天抖音上比较火的一句话:万物皆可supreme。其实还有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supreme,他们不知道这是一个滑板品牌,甚至可能还在向身边朋友夸耀:“看!我今天穿了一件super me!”
别搞笑了,朋友。
人们不知不觉开始喜欢往自己身上摞砌一些昂贵的东西,至少要是看起来昂贵那种,比如在胸前特别显眼地横一条supreme,而根本不知道它的意义。supreme,汉语意思:至高无上的,这无疑与人们的追捧达成一种诡异的协调,但实在是太嘲讽了。
更嘲讽的是,你甚至可能为了追求“至高无上的”标签,放弃一个月的晚饭或是榨干本不富裕的家庭,甚至开始堂而皇之地选择假货。而你,真的热爱么?你真的是滑板文化的狂热分子么?你真的看不清那些你追捧的海外品牌正不遗余力地榨干中国市场么?
你一定知道的,但是你不得不这么干。
几天前,一个不算太生分的朋友向我炫耀他的新鞋,一双Lv联名的Air Jordan1,这看着真的很耀眼,走在街上一定是最闪的那一个。
“看我新鞋帅么?联名款的。”
“帅。”
尽管我奉献了违心的夸赞,但作为多年的sneaker,我如何不知道这双鞋是全球限量发售,仅数百双那种,朋友,他真的有可能穿上一双真的联名么,那可是上万的价格啊!
3
那个朋友为了装逼,不假思索选择了一双他根本承受不起的假货,为了身边人的一句夸赞,成了真正内行眼中的白痴。
还会有人继续穿着“至高无上的”的衣服,用着“至高无上的”的手机壳,却没有至高无上的思想和灵魂。
那条802赞的热评一直都会待在那,等待第803,804……甚至更多的赞,把自己的可笑与笨拙包裹纯洁的外衣,展示给普罗大众。
还会有人继续盲目追捧高级,如果死在黑光灯下的飞虫,这一切都是性外激素的错。为了装逼,他们依然会继续如此,为了装逼,他们可能不止如此,为了装逼,我们还有什么不能去做?
如果明天就会有人指责我的思想,驳斥我的文章,我都会感激,为了装逼,我也可以做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