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饭时,儿子拿着一支笔,对我说:“爸爸,明天到你本年了,送你一件礼物吧!这笔看似中性笔,其实是打墨水的,比钢笔好用。”
说实话,多年来,给长辈、晚辈的礼物很多,给我的礼物还真没有,谢谢懂事的儿子!
01
说到礼物,就想到过节,就想到红包,也有一些众说纷纭的事情!
前几天就有一例,作文的材料是“红包教育”,也算一公众事件吧!按照设题意图,大多人会否定老师做法,说有违教育的初衷,让教育染了“铜臭”,我的预想也大致如此。
偏偏有同学旁逸斜出,支持这种做法,他说:这红包就几块钱,亲友之间都可互发,只要不违背原则,师生之间未尝不可,又能和谐关系,又有课堂亲和力。更何况,孔子都还有“束脩”之礼呢?
关于“束脩”之礼,出自《林敬南敬师》。原文是这样的:闽县林琴南孝廉纾六七岁时,从师读。师贫甚,炊不得米。林知之,亟归,以袜实米,满之,负以致师。师怒,谓其窃,却弗受。林归以告母,母笑曰:“若心固善,然此岂束脩之礼?”即呼备,赍米一石致之塾,师乃受。
“若心固善,然此岂束脩之礼”的意思是:这份心当然是好的,但你这个样子哪里是去送束脩之礼的样子。
林琴南是大文人,孔子是大圣人,可具说服力了吧!如此一说,大家的热烈掌声,倒颠覆了我的预想。
02
来而不往非礼也,师生间礼尚往来,在我看来,也属正常。
那天,学校组织党员看红色电影。遇到职中一老师,感到面熟,自我介绍后,他说叫宋栓强,说是我学生,我还请他到我家吃过饭呢?
他一提醒,我终于记起来了。当时,一姓杨学生家庭困难,家在农村,周末没有回家,我就让他两人来我家的。小宋描述了当时的情形,很详细很动情,说吃的是饺子,很香的,我孩子还小,他们还一起玩耍了。我来自农村,知道农家孩子上学不易,也经常帮助农村来的亲友的孩子,特别是家庭困难的,请吃一顿饭,送几本书,平时的诸多关照,是经常的事情。时间长了,学生多了,这样的事情好多都忘了,亏他还记得,难得他有这份感激之情。
平常在外面,遇到过去的学生,叫错过名字,很尴尬了几回。后来我就很小心,遇到熟面孔,又不敢肯定名姓,说上几句话后,就想起来了是谁了。好多学生体谅我,知道老师忘性大,就先自报家门,很懂事,很真诚,下次保证忘不了。
有一次,我跟学生开玩笑:你到我这岁数,忘性可能和我差不多吧!
03
我也常常感动于学生的感恩之心。
09年布局调整,鼎新的高三整体搬入我校,我上语文课。农村学生淳朴本色,课堂秩序出奇的好,看似卯足劲和城里娃拼一拼了。一月之后就是教师节,我去上课,课堂有两个意外。走进教室,我居然看到,振升主任在后面听课,有些紧张。走上讲台,起立坐下,一学生突然上前,献上一束鲜花,祝我节日快乐。说实话,就几秒钟的时间,搞得我措手不及。好在课是我准备好的,我很快调整了情绪,同学们听得认真,效果也不错。那节课的内容,是冯友兰的《人生的境界》,我很难忘记的一节课!
还有一次是2012年,在高三15班上课,元旦前一天。进教室后,我照常打开投影柜,准备播放幻灯片。我发现,同学们都看着我,眼神很特别。我也有些奇怪,低头一看,上面一个纸袋子,里面有一个耳帽、一双袜子,还有千纸鹤。纸条上有每个同学的祝福语,整理得很漂亮的,字写得很公正。听到他们“老师好”时,我很感动,也很激动。
下课后,办公室老师拍了图片,发在QQ空间,很热闹了一番。几年了,办公室的老师还津津乐道呢!
04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能得到长辈的一件礼物,是一种荣耀,是一份亲情,让人刻骨铭心。
学柱叔是老家邻居,我两家比邻而居,将近60多年了吧。他家兄弟四人,他三个弟弟都是我的好朋友,每天晚上,我就到他家做作业,有时住在他家,反正就隔一堵墙,我奶奶喊一声,我就能听到的。那些年当兵是很光荣的事,学柱叔就去当兵,戴大红花,坐手扶机,敲锣打鼓,挺隆重,挺热闹的。他复原的时候,我正上小学,他送我一个笔记本,军绿色的,封皮很硬,也很精致。扉页上写着“庆阳地区华池县人民武装部警察中队”的字样。从此,我就对“华池县”影响特别深刻。现在每每回家,我就去看看他,他心胸开阔,凡事不计较,是旷达之人,他好机械,早年开拖拉机,后来开货车,现在种地经商两不误。
我又想起一个人,就是彦忠叔。这得从家族说起,到我儿子辈,我家就四代单传了,而且一直是本家长房。我爷爷的上辈,弟兄7人,由于战乱,只剩老三流落酒泉,爷爷晚年思亲心切,直到82年才与酒泉本家联系上。亲人的到来,是认祖归宗,是骨肉亲情,是那些年我家一件大事。彦忠叔,思路开阔,见多识广,家族观念重,很豪爽重感情之人。初次见面,他送我一支钢笔,英雄牌的,黑色的,精致的很。他语重心长地说:“大侄子,咱家门单薄,你要好好学,为弟妹作好榜样”。
那时我年龄虽小,但大叔的谆谆教导,当时谈话情形,和那一支钢笔,我牢记在心。我知道,这里面融入了他对亲人、家族的血脉亲情和忠贞守望!
04
元旦前一天,学生自主研读《祭十二郎文》。
我给学生讲:韩愈是文坛宗师,他写的得最多、最好、最有感情的是祭文。学生觉得奇怪!我又说:人的一生,也许你满腹经纶,也许你目不识丁,但总归有一篇文章,会和你有关,那就是临终的“祭文”。也只有这一篇文章,才是最具人气,最接地气,最真实的文字,这也是韩愈的伟大之处吧!年岁渐长,你们以后慢慢体会吧!学生们非常认同我的看法!
生活让我明白,爱心是一种阳光心态,是一种品质修为,是一种生存艺术。将爱心永恒传递,你的人生才会如此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