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思考金钱观的一些问题,发现这段时间我开始有了一些金钱观上的转变。
1. 匮乏
小时候家里虽然不算富裕,但与同龄小伙伴比起来还是有些优越感的。只不过因为父母的不安全感,我们家里总是在不断地省钱。
除了必需品,什么都不会买。
我没有零花钱,想吃零食只能跟父母说。但是父母很少会买,所以我只有在逢年过节才能吃上一些零食。
想吃糖只有过年才有,还不能无限制地吃,只能是父母给多少就吃多少。
导致我长大后很长一段时间对糖都没有抵抗力,只要身边有一袋糖,我就会忍不住要把它们吃完才能罢休。
2. 囤积
长大后我继承了父母的消费观念,买东西依然只买必需品。但是我会忍不住觉得很多东西对我来说都是必需品,我都想拥有。
所以我囤积了很多物品。每一件都是选的最实用的,最便宜的。
比如买橡皮,我不会去买那个我觉得最好看的,我会买那个最便宜的橡皮。
因为对我来说,钱只能花在有用的地方、必需用的地方,也就是花在擦笔迹这个作用上。
至于是不是好看,自己是不是喜欢,这都是不值得花钱的。
就这样,我买了很多很便宜很实用的东西,我的周围充斥着物品,却没有什么是我喜欢的。
很多东西买来之后就搁置了,根本不想用。
3. 断舍离
后来看了《断舍离》那本书,决定不再轻易地往家里买更多东西了。
才发现,原来以前我那么疯狂地买很多东西,只不过是为了弥补小时候的亏欠。
而我在消费观念转变之前,只会和父母一样买那些尽可能便宜、实用的东西,以此来减少我买东西的罪恶感。
这样下来,买来的很多东西都并不是我喜欢的。
于是,我开始在想要买东西的时候,仔细思考,这件东西是不是我真正想要的,是不是我喜欢的?
还是我只是看见别人拥有,就想自己也拥有?
我对这件物品的真正感觉是什么?
在放下弥补自己的执念,但对自己到底喜欢什么还不太敏感的时候,我经历了一段没有欲望的时间,好像突然就没有了购物欲,什么都不想买了。
4. 改变
慢慢地,我在买东西时越来越重视自己的感觉了。我越来越知道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了。
我开始愿意为我喜欢的东西花钱,哪怕有些东西并不是实用的。
但是,我的喜欢、我的开心,就值得我为它花一份钱。
我想吃什么就会买什么,不再考虑这个东西是不是贵。不会为了省钱就用便宜的食物去替代我当时最想吃的东西。
我会愿意花钱去买一些视频软件的会员,为了及时看到自己想看的电视剧或节目,为了减少广告的干扰,有一个更好的观看体验。
我会买自己想要的衣服。当然,我不会为了虚荣心去买很多奢侈品,因为有些奢侈品根本不符合我的审美。
我判断自己是否想买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我是否喜欢。
我喜欢的东西可以是很便宜的,也可以是很贵的。
当然,同样的物品,我会货比三家,花最少的钱得到我想要的东西。
我发现,不把金钱作为前提和限制,只以自己是否喜欢为出发点,让我明白,我值得拥有我想要的美好。
5. 分化
现在的我,和父母的金钱观已经完全分化了。
我的父母依然践行着他们省钱的消费观,因为只有省下钱,对他们来说才是最安心的。
他们会买最便宜的火车票,不管车速快慢,不管是否舒适,因为在他们眼里,是没必要为节省时间和提高舒适度多花一份钱的。
我知道我无法强迫他们改变他们的消费观,他们也可能很长时间都无法理解我的消费观念,因为我从他们的金钱观转变到现在也花了不少时间。
我们在彼此的消费观念里活得舒适就好。
只不过不同的是,我的父母觉得省钱很重要,而我觉得花钱更重要。
我相信我有挣钱的能力,如果花钱花得很爽,又何愁没有挣钱的动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