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高六李娟丽/分享1681天2024.07.21周日/共1622场(累计641场/本周 1. 2.3.4.场(咨询)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导论》——第十四章 实务应用。
*** 读书,这件事我是认真的:晨读是一种习惯,焦点解决读书社如每天的朝阳,不见不散。夜读是一种陪伴,聆听文字旋律的高级助眠。感谢相遇,感谢伙伴们一起读书,——— 每天一点点收获,期待积水成渊。
案例。
焦点解决取向之服刑人员的回归与过渡计划。
司法系统通常对罪行施以惩罚,因个人的一些经历的原因从少年短暂入狱到成为律师的经历告诉我司法系统需要变革,应将焦点放在如何使人改过自新及对犯下严重罪行如何找到和平而有建设的解决办法。案例所呈现的是一个为服刑人员设计的回归与过渡计划,帮助违法人员增强法律意识,采取合乎法律的行为修复,其犯罪行为和服刑事实给亲属及他人带来的伤害。这个项目以团体工作方式进行,并且运用焦点解决和修复司法的取向。
修复性司法的思考聚焦于:如果人们要从罪行中得以复原,那他们需要些什么。本质上和主流司法体系有很大区别修复性司法让涉入特定犯罪事件当事人有机会思考自己需要做什么修复伤害,并让他们有机会去诉说自己的故事。一般调解促进会议,通常要有受害者、加害人以及社会公众的参与,然而修复司法可能并不需要其他相关人员出席就能成功的为人们带来理解和疗愈。虽然焦点解决取向和修复性司法来自不同领域,但两者很多相似之处都看着有能力的人,并且相信他们知道自己的需要和欲求,对人持乐观的态度,并且两者都假定:无论受害者还是犯罪者都足以解决他们经历中所遇到的伤害,在任何可能的时候人们拥有能力去为自己建立更好的关系和更美好的未来。焦点解决取向和修复司法一起提供一个自我导向的治疗历程,他帮助服刑人员修复期因犯罪行为和入狱服刑而受损的尊严。
回归与过渡计划并不依赖主流犯罪司法体系执行,因为主流司法体系价值根源与责备、报复,并使用律师、法官和陪审团等控制结果。焦点解决取向与修复司法的过程给服刑人员一个机会表达他们需要做什么修复,以犯罪事件及入狱服刑所造成的伤害。一些地方罪犯改过自新的概率很低,超过50%的刑满释放人员在释放三年内有重返监狱的可能性,特别令人烦恼的事,虽然超过90%服刑人员被自己的罪行感到内疚,且近50%的暴力犯罪发生在加害人和受害人彼此认识的情况下,司法系统中的人不鼓励进行调解,甚至十分忽略犯罪受害者的要求,特别是犯罪者所爱之人。书中提到的项目是在茵素老师指导下,于2005年开始在一所男性监狱施行之后,也在夏威夷州的女子监狱中试行,到2010年在监狱系统支持方案的情况下在更多监狱实施。
———学习、分享
——共时性
共时性有时也叫同步性。它是指两个或多个毫无因果关系的事件同时发生,其间似乎隐含某种联系的现象。生活中常有许多类似的例子。 俗话说,说曹操曹操到。还有你正在想某件事情,某件事情刚好发生了。你正想某个人,某个人就来了。或者做梦见什么,醒后发现你做梦那个事真的发生了。这些想象和真实之间看上去并没有什么因果联系,也没有什么必然的原因,但是真的就这么巧合地发生了。有人称此为第六感。既然存在一定是合理的。我们要做的,不是否认,掩耳盗铃,而是尊重、接纳,看淡、放下!
———咨询(约练)打卡
2024.07.21//约练咨询打卡:
1. 咨询中敞开信任是建立咨访合作关系的首要基础。咨询源于互相的信任,不仅是来访者对咨询师的信任,才能有真实感情的呈现。咨询师专注聆听不断确认来访的知觉,来访想聊的话题目标,小心求证,达成共同理解基础,不一定一次性解决很多问题,或是彻底解决问题,更注重一小步的行动和微小的变化,重要的是能不能建构出解决之道。咨询需要更安全更轻松的氛围,所以环境对咨询也有一定的影响,要学会调整和适应。
2. 自然而然的微调,不把自己推到风口浪尖上,生活时时处处需要微调,一切都在于自己怎么选择。平衡、选择,平衡一下选择什么?选择怎么做?每个人都会随着身边环境,年龄等等一些变化,自然而然找到舒适区。
3. 咨询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咨询的方向,但同时咨询的目标也是不断确认澄清、不断移动的过程。所以当事人说到目标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会顺着目标往下走,但往往有时候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支线故事,并且搜集到很多相关资料时会发现目标不一定是良好的目标,所以要对目标进行评估,如果符合良好的目标,我们就继续聊,如果说不符合良好的目标则可以做一些调整。我们在咨询中一般不做隔山打牛的事情,但是生活中又处处充满着隔山打牛的事情,这就给我们造成了很多的困扰,怎样去权衡处理呢?落脚点最终要回归于当事人做点什么可以对身边人或系统有正向的影响,也许选择绕道而行也是一种尝试,让当事人有一种现实感,目前的想法和做法是否具有现实的意义,以及可实施的可能性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