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宗教法器
法门寺出的典型铜法器也较少,主要是现身于地宫之中鎏金浮屠(塔)和鎏金锡杖。而最夺人眼目者莫过于鎏金铜浮屠,通高53.5厘米,座宽28.5厘米,刹高23.5厘米。自上而下为基座、三层月台、浮屠、宝刹。最底层月台的栏杆上有宝珠、如意云头、葫芦形装饰;中层月台呈四级叠涩,栏杆四周中部树立一对“望柱”,柱顶有蹲狮;最上层月台侧面各有四个桃形壶门,柱顶饰宝珠。铜浮屠面阔、进深均为三间,四方攒尖顶,柱头斗拱、补间人字拱、额枋、蜀柱俱全。当心间件设门两扇,门上有三排门钉,门中部有插杠,门外设置金刚力士一对,两侧间开直棂窗。从最底层月台到当心间有左、右阶,中间以丹墀分隔。攒尖顶上有须弥座,座上为宝刹。宝刹下端有六枚相轮,相轮上置华盖。盖上有十字相交的火焰背光,其上为双轮新月与日轮,刹尖高耸,最上为摩尼珠。
铜浮屠工艺精湛,细节精美,纤毫毕现,加之外施鎏金,尽显唐代阁楼式木構佛塔的华美壮丽风采。现存的法门寺塔重建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重建塔的外型上选择了此前坍塌的明代法门寺塔的样式,为较古老的“窣堵波”和密檐式的组合结构。窣堵波原自印度,高僧埋于塔下,塔顶修覆钵状窣堵波示意坟墓,窣堵波其上有巨大的相轮、摩尼珠等组成塔刹。但随着佛教在中国的深入传播,为了适应国人对于死亡的避讳和审美的要求,塔的外形将中国楼阁建筑和佛教建筑结合在一起演变为鎏金铜浮屠的风格:塔顶飞檐,塔刹缩小,外形得当,比例适宜[1]。法门寺创建于东汉,自后多经毁坏重建,有关碑碣铭文和佛典记载在唐太宗、高宗的先后修建,形成了耸立寺院中的雄奇、庄重的四层木塔,但真容难窥。经与敦煌唐代壁画中佛寺之塔比较,竟可发现法门寺鎏金铜浮屠与其有惊人的相似,因此有研究认为唐建法门寺木塔当是此样式,也可以说鎏金铜浮屠就是唐塔的微缩模型。
法门寺博物馆还藏有万历三十五年铜舍利塔一座,塔高64厘米,重16.63公斤,圆锥形,共七级,两层八卦形底座,第一级为鼓形,上开盾形壶门,葫芦形塔刹,四——六级断裂,底座有残损。内藏铜盾形牌和锡牌2件。同为法门寺博物馆所藏,比起唐代精美绝伦的鎏金铜浮屠,形式为喇嘛塔的明代舍利塔相对暗淡的外形和简约的工艺,都隐约的昭示着明清时期佛教在陕地的式微。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另一类重要法器为锡杖,共三件,其中一杖为铜质——鎏金单环六轮锡杖。杖首高43厘米,轮宽27厘米,杖执长30厘米,杖鐏长30厘米,总重3.55公斤。杖首为桃形单轮,两侧各有杖环三枚,轮顶端有如意宝珠。八棱杖首杆顶端有双层仰莲座,座上置四层宝珠。杖首下端有鼓形圆箍,便于嵌入木杖与杖执相连。杖鐏圆鼓状,上接八棱铜管。
锡杖原为僧人叩门或防身的用具,而后因佛教仪礼高度发展完善,演变为佛法无量,彰显功德的礼仪法器。鎏金单环六轮锡杖虽不及其余两枚金杖巧致绝伦,花纹繁复精美,但形体宏大,明显为高僧持握之实用法物。更兼杖柄刻铭:“僧弘志、僧海云、僧智省、僧义真、僧玄依、僧志坚、僧志共、沙弥愿思、弟子李甑、薛氏父王惟忠、母阿李为从实。”可洞悉此杖实为僧俗众人共同奉献给佛祖的供养法器,敬教崇佛的拳拳之心,令人思之动容。
钵,作为佛教重要法器,在法门寺地宫中仅有金银质地出土,未见铜质。但临潼庆山寺舍利塔[2]出土的鎏银钵弥补了铜钵在法门寺缺失的遗憾。庆山寺出土的鎏银钵高3厘米,口径7.5厘米。因出土年代久远,未见关于此钵的详细描述,幸有扶风县博物馆馆藏错银铜钵,让我们得以一睹精美的铜钵风采。错银铜钵高4.7厘米,口径8.8厘米,腹深4.2厘米,重0.2公斤。平底碗形敛口,腹微鼓,小平底,腹周饰错银产缠蔓牡丹纹,外底饰错银竹林观音图。观音造型丰满,体态婀娜,神情恬淡安适,组合以汉地传统的竹林意象,颇得盛唐人物造型之精髓。大约是因为有了贵重金属作为装饰,钵的体积也不再是人们经常以为僧人手持的堪称“巨大”的铜钵,而成为可堪一握,贵重精致,欣赏价值远大于实用价值的佛教供奉品。
还有一类法器为铜菩提树,虽非法门寺出土,但临潼庆山寺出土4株菩提树足也可让我们窥见一斑。相传佛祖释迦摩尼在菩提树下悟出佛法,因此,菩提树在佛法中又有智慧树之称。早期大乘佛教出于尊重和敬畏并不描绘佛祖的具体形象,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皈依佛法,开始逐渐将佛祖形象概念化,如使用脚印、菩提树等,到了后期吸收了小乘佛教特点,才将佛祖形象具体化。由此可见菩提树与佛的联系由来已久,庆山寺菩提树为释迦如来舍利宝帐二重檐四挑角饰物,铜质枝杆,银质为叶,残高已达51厘米左右,又有精巧的银质树叶状似蝴蝶,随风翩跹,灵动挺拔,富有生命力。
在佛教中,不独菩提树代表智慧,佛偈有云“钟声闻,烦恼轻,智慧长,菩提生”,因此佛钟不但是智慧的象征,也是重要的法器。在宗教活动中,钟一般用来通报时辰,召集僧侣,而在中国文学作品中,钟则代表了一种宁静悠远的意象。“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那一声声孤寂绵长的钟声不知敲乱了多少游子的心绪。然而钟声并非一开始就能够如此远距离传播,在印度,钟是木制的,后来为了达到声音洪亮的目的才采用铜质,并将结构设计为体型巨大,下部和钟唇加厚外张,以利于钟声的传递。西安碑林博物馆钟亭所悬景云钟,堪称唐代法器的杰构,通高达247厘米,腹围486厘米,口径165厘米,重6000公斤。因钟为唐代景龙观而作,原名“景龙观钟”。开元以后改景龙观为“迎祥观”,又称“迎祥观钟”。因钟铸于景云二年,今称“景云钟”。
钟为铜、锡合金的青铜器铸成。体呈上锐下侈形。口为六角弧形唇。铸模共分五段,26模。蒲牢(即钟钮)及圆形帽部共一模,蒲牢周有四乳。第二段共六块模,上狭下宽,随钟体而曲,铸有浮纹飞天,翥凤并配有缭绕的瑞云。其余三组中心为浮纹菱镜形,兼饰射线达四角,射线空处各饰乳钉纹。第三段共六模,铸有浮纹飞凤和独角牛(为后补铸),四角各配有瑞云。其余四组浮纹,中为菱镜,四角射线配乳钉纹。第四段共六模,铸浮纹走狮、飞凤、飞龙并各配缭绕的瑞云云朵。其余两组中为菱镜,四角射线配四乳钉。另一组为铭文所占。第五段共六模,为钟下唇部,各组纹饰相同,铸带状蔓草浮纹,带纹相交处铸有高浮兽面纹。铭文为唐睿宗李旦自撰亲书,共18行,行17字,空格14字,共292字。此亦为该钟增色不少,自是价值不菲的珍贵文物。铜虽然是制造钟最好的材质,而因铜资源的相对稀缺以致后来铁钟却成为铸作的主流。
[1]文军:《净土宗祖庭:香积寺——香积寺与净土宗文化》,三秦出版社,2009年。
[2]临潼县博物馆:《临潼庆山寺舍利塔基精室清理记》,《文博》1985年第5期。